<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大全11篇

      時間:2022-04-19 10:13:42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篇(1)

      教學難點

      掌握在原豎式進行驗算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投影片)

      4+9 9+4 7+8 6+9 3+7 40+10+10

      30+70+10 50+60+10 800+500+100 200+300+100

      2.堅式計算例3:809+3764

      3.豎式計算,把例3中兩個加數調換位置相加.

      4.計算下面各題,然后再調換兩個加數位置相加,從中發現什么?

      使學生明確:調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5.同桌同學編題練習,說一說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使學生明確:用調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計算,可以知道原來計算得對不對.

      教師說明:為了使我們知道計算是否正確,就需要檢驗.我們可以調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如果兩次計算結果一樣,說明我們計算的正確,這種方法在數學上叫做驗算.板書:加法的驗算.

      今后我們進行加法計算時,要用這種方法進行驗算,養成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出示例4.

      (2)教師板書豎式,并注意鞏固計算法則.

      (3)提問:要檢驗加法算得對不對,怎樣驗算呢?(啟發學生說出驗算方法.)

      (4)要求學生根據上面的結論調換加數位置并列出豎式計算.(一人板演,全班齊練.)

      (5)引導學生比較兩次運算的結果.指出:如果兩次運算的結果相同,說明計算正確;如果兩次結果不同,則需要重新計算一遍.

      在驗算時,要注意調換加數位置后,一定要重新算,不能照抄前次的結果.

      2.認識用原式進行驗算的方法.

      (1)向學生指出:在題目沒有要求驗算時,可以利用原來的豎式把每位上的數從下往上再加一遍,看得數與計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

      (2)教師口述利用原豎式從下往上的驗算方法.

      3.教師小結加法的驗算方法及要求.

      驗算加法,可以用調換加數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檢驗,也可以利用原來豎式從下往上加一遍的方法檢驗.

      做練習的時候,要養成驗算的好習慣.題目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就用原來的豎式驗算.

      4.反饋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

      (三)全課小結

      教師明確:今后做練習時,要養成驗算的好習慣.題目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要自覺地驗算,可以在原豎式上驗算.

      隨堂練習

      1.新華書店運來一批故事書,賣了326本,還剩547本,運來了多少本?

      2.學校體育組購進27個足球,購進的小皮球比足球多135個,購進小皮球多少個?

      3.填空.

      4.在下面的方格中填上合適的數.

      5.在下面同樣的圖形中,填上同樣的數字.

      篇(2)

      更多關于教學工作計劃的內容請點下方鏈接

      五年級語文下冊《清貧》精選教案

      小學三年級下冊《面積》精品教案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范文大全

      小學數學教研組工作計劃

      小學三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位置與方向二》教案范文一教學目標:

      (1)能繪制平面示意圖,通過制作平面圖的過程,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2)通過繪制平面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教學目的

      一、復習引入

      合作繪圖、練習鞏固

      目的是通過看圖回答問題,復習、鞏固有關圖上方向、角度、距離等知識,為下面自己繪制平面圖作準備。

      (1)停車場在廣場的 方向,距離大約是 米。小紅家在廣場的 偏 方向,距離大約是 米。

      (2)地鐵站在廣場東偏南45度方向,距離廣場100米。你能在圖上標出地鐵站的位置嗎?并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學校的錄相或圖片

      問:學校中有哪些建筑?現在有一些數據,能根據這些數據將這些建筑物在平面圖上標出來嗎?出示數據: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體育館在校門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活動角在校門的東偏北15度方向50米處。

      2、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么完成任務?有什么問題要解決嗎?

      3、小組匯報完成平面圖繪制的計劃,教師進行梳理:

      (1)繪制平面圖的方法: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道,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

      (2)小組合作完成,可以怎樣分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

      4、小組活動,繪制平面圖。

      5、展示各組繪制的平面圖,集體進行評議。

      (1)評價繪制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說一說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后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教師小結: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2)比較各個平面圖,為什么有的圖大,有的圖小?

      小結: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圖的大小也不同。

      練習:

      1、完成書上習題21頁3、4題并訂正。

      2、在紙上設計小區,并說明各個建建筑的位置。

      老師提供給學生一些建筑物的圖片:如醫院、學校、商店、銀行、郵局、藥店等。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位置與方向二》教案范文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學會通過測量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置。

      3.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根據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置。

      教具準備:直尺、量角器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交流例題1中有關臺風的消息。

      ⑴同學們聽說過臺風嗎?你對臺風有什么印象?

      ⑵教師敘述有關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

      2.導入新課

      現在臺風的確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確定物置的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一)]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學題例1

      1.小黑板出示例1的相關內容。

      學生從圖中提取信息?

      (啟發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置在哪里。)

      2.交流確定臺風中心具置的方法。

      ⑴讓學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置。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

      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東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結確定位置的方法。

      提問:如果只有一個條件,能夠確定臺風中心的具置嗎?

      引導學生得出:要確定臺風中心的具置必須知道兩個條件,即物體所在的方向和物體在這個方向上距離觀察點的距離,簡單地說就是要用“方向+距離”的方法來確定物體所在的具置。

      3.組織計算:

      師:現在我們知道臺風中心所在的具置了,那臺風大約多少小時后到達A市呢? 學生獨立計算,組織交流。

      600÷20=30(小時)

      4.練習:教科書20頁做一做。

      三、作業:練習五的2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關鍵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

      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一)

      確定觀測點

      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位置

      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第二課: 位置與方向(二 )

      教學內容: 教材第20、21頁相關內容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1.學會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畫出物體的具置,掌握畫圖的方法。

      2.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根據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置。

      教具準備:直尺、量角器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名師點撥第二題。

      二、教學例題2

      1.教師敘述例題2中一段文字,并小黑板出示題目。

      提問:在例題1的圖中,B市、C市的具置應該標在哪里呢?請你在例題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具置。

      2.嘗試畫圖。

      ⑴學生獨立思考怎樣標出B市、C市的具置。

      ⑵小組交流作圖的方法。

      ⑶嘗試畫圖。

      教師巡視交流,參與部分小組討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3.組織全班交流。

      展示學生完成的作品。

      組織交流和評議,通過交流明白在圖上標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確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點與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線與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離,用1cm 表示100km,B市距離A市200km,在圖上也就是2cm。

      C市:先確定方向,直接在圖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C市距離A市300km,在圖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臺風到達A市后,移動速度變為40千米/時,幾小時后到達B市?

      200÷40=5(小時)

      5.總結畫圖的基本步驟。

      交流:你們認為在確定物體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總結:

      (1)確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2)確定觀測點。

      (3)根據所給的度數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4)根據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6.練習

      教材第21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進行畫圖。

      三、作業

      練習五7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在平面圖上標明物置的方法是先確定方向,再以選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來確定距離,最后畫出物體的具置,標出名稱。

      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二)

      確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確定觀測點。

      根據所給的度數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根據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第三課: 位置與方向(三)

      教學內容: 教材第22頁相關內容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1、能用語方描述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描述畫出具體的路線示意圖。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用語方描述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描述畫出具體的路線示意圖。

      教學難點:能根據觀測點的變化靈活描述路線。

      教具準備:量角器、三角尺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

      同學們,在上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知道了要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哪幾個條件?分別讓學生說一說。

      (確定物體相對于觀測點的方向;確定物體相對于觀測點的距離。)

      2.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位置與方向的相關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三)]

      二、探過新知

      ㈠教學例題3。

      1.出示臺風的大致路徑圖。

      (1)讓學生在路徑圖上分別找一找:臺風生成地、A市、B市、路徑圖上的方向標。(2)指名匯報。

      2.提出問題。

      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臺風的移動路線嗎?

      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進行如下適當啟發:

      臺風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動 km,然后改變方向,向西偏北 方向移動

      了km,到達A市。接著,臺風又改變了方向,向 偏 30度方向移動了 km,到達B市。

      3.組織交流。

      指名匯報,其他學生進行補充。

      通過交流活動讓學生明白臺風到達一個新的位置后,要以新的位置作為觀測點來判斷臺風運行的方向。

      4.小結描述路線的方法。

      描述路線時要講清楚“從哪里出發”“沿什么方向”“移動多少距離”“到達哪里”。

      (二)出示教材第22頁“做一做”。

      1.提出要求。

      根據下面的描述畫出路線示意圖

      2.小組討論畫圖方法。

      ⑴學生小組討論怎么樣畫圖。

      教師巡視,參與個別小組討論。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位置與方向二》教案范文三科

      數學

      年級

      六年級

      教學內容

      位置與方向1

      備課人

      袁友平

      教材解讀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學會通過測量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置,并會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畫出物體的具置。

      3.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掌握畫圖的方法。

      4.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根據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置。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 過 程預習

      導學案

      預習

      引導

      自己理解臺風的有關知識,知道在播報臺風消息時,是怎樣播報的?

      第三課時教 學 設 計

      學習小組

      活動設計

      學情設計

      (必須手寫)

      學習案

      激趣

      利導

      1.交流例題1中有關臺風的消息。

      ⑴同學們聽說過臺風嗎?你對臺風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關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

      2.導入新課

      現在臺風的確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確定物置的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一)

      “四互”悟導

      ㈠教學題例1

      1.投影出示例題1。

      學生觀察情境圖,交流從圖中信息?

      (啟發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置在哪里。)

      2.交流確定臺風中心具置的方法。

      ⑴讓學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置。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

      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東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3.小結確定位置的方法。

      提問:如果只有一個條件,能夠確定臺風中心的具置嗎?

      引導學生得出:要確定臺風中心的具置必須知道兩個條件,即物體所在的方向和物體在這個方向上距離觀察點的距離,簡單地說就是要用“方向+距離”的方法來確定物體所在的具置。

      4.組織計算。

      師:現在我們知道臺風中心所在的具置了,那臺風大約多少小時后到達A市呢?

      學生獨立計算,組織交流。

      600÷20=30(小時)

      (二)教學例題2

      1.投影出示例題2。

      提問:在例題1的圖中,B市、C市的具置應該標在哪里呢?請你在例題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具置。

      2.嘗試畫圖。

      ⑴學生獨立思考怎樣標出B市、C市的具置。

      ⑵小組交流作圖的方法。

      ⑶嘗試畫圖。

      教師巡視交流,參與部分小組討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3.組織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學生完成的作品。

      組織交流和評議,通過交流明白在圖上標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確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點與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線與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B市距離A市200km,在圖上也就是2cm。

      C市:先確定方向,直接在圖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C市距離A市300km,在圖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臺風到達A市后,移動速度變為40千米/時,幾小時后到達B市?

      200÷40=5(小時)

      5.總結畫圖的基本步驟。

      交流:你們認為在確定物體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總結:

      (1)確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2)確定觀測點。

      (3)根據所給的度數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4)根據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關鍵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在平面圖上標明物置的方法是先確定方向,再以選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來確定距離,最后畫出物體的具置,標出名稱。

      習得

      固導

      1.教材第20頁“做一做”。

      這道題物體所在的具體方向和距離都沒有直接給出,需要學生自己測量和計算。

      ⑴讓學生獨立進行測量、計算、填空。

      ⑵組織交流。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測量方向的,怎樣計算距離的。

      2.教材第21頁“做一做”。

      ⑴學生獨立進行畫圖。

      ⑵投影展示,組織評議。

      ⑶交流畫圖的方法。

      作業案

      長江作業本相應練習

      板書案

      板書設計;位置與方向(一)

      確定觀測點

      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位置

      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反思案

      第二課時

      學科

      數學

      年級

      六年級

      教學內容

      位置與方向2

      備課人

      袁友平

      教材解讀

      教學目標

      1.能用語方描述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描述畫出具體的路線示意圖。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

      能用語方描述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描述畫出具體的路線示意圖。

      教學難點

      能根據觀測點的變化靈活描述路線。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 過 程預習

      導學案

      預習

      引導

      我們知道了要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哪幾個條件?

      第三課時教 學 設 計

      學習小組

      活動設計

      學情設計

      (必須手寫)

      學習案

      激趣

      利導

      1.復習。

      同學們,在上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知道了要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哪幾個條件?

      分別讓學生說一說。

      2.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位置與方向的相關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二)

      “四互”悟導

      (一)出示主題圖。此次臺風的大致路徑如下圖。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臺風的移動路線嗎?1.分段描述,理解移動路徑。

      (1)師:從臺風生成地到第一站,臺風是怎么變化的?

      師:沿正西方向移動,你是怎么判斷出來的?

      師:移動了540 km,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師:從臺風生成地到第一站,我們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

      生:把臺風生成地作為參照點,發現臺風向正西方向移動了540 km。(PPT課件演示:臺風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動了540 km)

      (2)師:到了第一站之后,臺風改變方向了。(PPT課件演示:然后改變方向)。它是怎么改變方向的、移動了多少距離呢?

      生:向西偏北30°方向移動了600 km,到達A市。

      師:西偏北30°方向是怎么看出來的?移動600 km又是怎么知道的?

      師: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了?

      師:同意他說的嗎?再請個同學來說一說。(PPT課件演示:向西偏北30°方向移動了600 km,到達A市。)

      師:我們剛才描述臺風第一次移動時是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的?我們發現兩次移動,描述路徑時,參照點是不一樣的。

      (3)師:到達A市后,臺風又改變方向了,接下來是怎么變的呢?(PPT課件演示:接著,臺風又改變方向。)

      生:向北偏西30°方向移動200 km,到達B市。

      師:同樣他說的嗎?再請同學來說一下。

      師:這次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PPT課件演示:向北偏西30°方向移動200 km,到達B市。)

      師:最后又改變方向了,怎么移?(PPT課件演示:最后又改變方向了,向正西方向移動100 km。)

      2.完整描述移動路徑。

      同桌兩人一組,看著圖,互相說一說臺風的移動路徑。

      全班交流說一說。

      (二)出示教材第22頁“做一做”。

      1.提出要求。

      根據下面的描述畫出路線示意圖。

      2.小組討論畫圖方法。

      ⑴學生小組討論怎么樣畫圖。

      教師巡視,參與個別小組討論。

      ⑵組織交流匯報。

      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畫圖的步驟:

      ①定下出發時的位置。

      ②標出示意圖的方向標。

      ③用量角器量出方向。

      ④確定比例尺,計算出圖上距離,量出圖上距離。

      3.學生獨立畫路徑圖。

      教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4.展示匯報,交流評議。

      交流時分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如何畫的。

      教師要適時指導學生,特別是如何確定比例尺,也就是圖上每一格代表實際的距離是多少。更

      (三)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如何描述這樣的路線圖。(出示課題:描述路線圖。)在描述臺風移動路徑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每移動一次,參照點都發生改變,要根據新的參照點來描述它的移動方向和距離(PPT演示)。

      習得

      固導

      1.教材第23頁“練習五”第3題。

      這道題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測量,體會觀測點的不同,引起方向的不同,從而懂得物置的方向是相對的。教學時可以通過以下步驟進行:

      在中國地圖上找出北京和哈爾濱的位置;

      分別以北京和哈爾濱為觀測點,畫出“十”字方向標;

      (3)連一連,量一量;

      (4)說一說北京在哈爾濱的什么方向上,哈爾濱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5)你發現了什么?(物置方向是相對的)

      2.教材第26頁“練習五”第9題。

      (1)先根據描述,把公共汽車行駛的路線圖畫完整。通過這個小題,讓學生鞏固畫路線圖的方法。

      (2)再根據路線圖,說一說公共汽車沿原路返回時行駛的方向和路。通過這個小題,感受物置方向的相對性。

      作業案

      長江作業本相應練習

      板書案

      位置與方向㈡

      描述路線:從哪里出發沿什么方向移動多少距離到達哪里

      定下出發的位置。

      標出示意圖的方向標。

      篇(3)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自主探索連減和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的過程。

      2.掌握連減和有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地進行混合運算。

      3.在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增強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連減和算式中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先算花了多少錢”的兩個分步算式改寫成一個綜合算式,并認識小括號的意義。

      教學過程:

      【導入】復習引入

      教師帶領學生復習前面學過了加減混合運算和連加的計算。

      40+16+20

      80-75+30

      指名說出上面兩道題的計算過程,并引導學生回憶連加和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從而引出新課。

      【講授】探索新知

      (一)連減計算

      1.出示情境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問:你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指名學生回答。

      2.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列式計算。

      教師巡視,指導分步的同學列成連減算式,留意先算花了多少錢的方法。并提示:看看這道題還有其他的算法嗎?做完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3.匯報交流連減算式的計算方法。

      師:剛才老師看到我們每一個同學都開動腦筋,想出了不同的解題方法。誰來給大家講講,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生:100-56-29

      =44-29

      =15(元)

      (學生說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師:這是一個什么算式?這個算式,我們是按什么順序算的?

      小結:計算連減也要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師:剛才,我們用脫式計算的連減算式,我還看到了別的算法,你來說說還可以怎樣算?

      生:我是用豎式算的。

      師:我們一起看看。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1

      5

      9

      4

      4

      2

      9

      1

      5

      師:計算連減也可以用連續豎式來算。

      (二)認識小括號

      1.師:剛才,我們都是用連減的方法算出了小華還剩多少錢。除了這種方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可以先用買鞋花的56元加上買書包花的29元,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錢?再用小華帶的100元減去85元,就是還剩的錢。

      教師隨生答板書:56+29=85(元),100-85=15(元)

      師:誰也是這樣想的?你再來說說。

      2.師:看來,我們先算花去的錢,再從100元里一次減去花去的錢就是剩下的錢。那,你能把這兩個算式合起來,寫成一個算式嗎?試著在本上寫寫。

      學生寫綜合算式,教師巡視指導,關注寫成100-56+29的學生。

      師:誰來說說你寫的算式?

      生:100-56+29

      師:他是這樣把兩個算式寫在一起的。你們同意嗎?

      生:這樣寫就是100元減買鞋的56元,再加上買書包的29元,應該是減去29元。

      生:這樣列式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算,結果是73元,不對。

      生:這樣列式的運算順序就和分步的想法不一樣了。

      師:有道理。誰還想說?

      生:這樣列式,就不能先算花了多少錢了!

      3.師:大家還是想先算56+29,那……怎么就能先算了?我們能不能創造一個符號把先算的部分表示出來?好,請同學們動腦想一想,動手畫一畫。

      學生創造符號,教師巡視,找到幾種不同的符號,準備展示。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創造出了好幾種符號,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這位同學畫了一條橫線表示先算;瞧,他把先算的部分圈起來了……咦?這是一個什么符號?(先展示學生個性化的創造,最后展示小括號。)

      生:小括號。

      師追問:你怎么知道這個符號叫小括號?

      生:我媽媽告訴我的。(書上看到的。)

      師:我發現,咱們班的同學真會動腦筋,創造出了這么多種不同的符號。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用自己喜歡的符號來表示,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生:誰跟誰的都不一樣,弄不清是什么意思。

      師:是啊,所以在數學上我們使用統一的符號——小括號。

      4.師:(指:100-56+29)誰能給這個算式加上小括號?

      師:這個有小括號的算式怎么讀呢?

      學生試讀。

      師追問:100減去的是什么?你能讀出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嗎?

      生:100減去56與29的和。

      同桌兩人互相讀一讀,再指名學生讀帶小括號的算式,并總結:在一個算式中,如果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讓學生自己將這道題的計算過程補充完成。

      指名說計算過程,教師隨之板書,指出寫脫式時后算的部分要按順序抄下來。

      總結:計算還剩多少錢,我們想到了幾種不同的方法?可以連續減去買鞋和書包的錢,也可以先算一共花了多少錢。

      5.師:剛才,我們像數學家一樣創造符號,并且認識了神奇的小括號。你知道它是怎么發明的嗎?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數學故事。

      (錄音:同學們,你們知道嗎?(

      )叫小括號,又叫圓括號,是公元17世紀由荷蘭人吉拉特首先使用的。在采用小括號以前,人們要用很復雜的文字來說明運算順序。后來,人們曾使用過括線“

      ”。例如60減35與12的和,在35+12上面畫一條橫線,表示要先算35+12。

      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師: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小結:計算時,我們一定要注意觀察算式,如果是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就從左到右依次計算;如果有小括號,就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練習】嘗試計算

      說一說,先算什么,再計算。

      ①74-30-18

      ③74-30+18

      ②74-(30-18)

      ④74-(30+18)

      先觀察上下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弄清運算順序再計算。

      學生完成后指名匯報計算過程,并引導學生從數字、運算符號、計算結果中比較不同。

      【練習】鞏固練習

      1.出示教材練一練第2題。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重點交流運算順序及結果。

      2.出示教材練一練第1題。請學生讀清要求后,再列式計算。集體訂正時,請學生先說一說用100元買了哪兩種商品,再說列式和結果。

      3.數學沖浪:

      下面算式中是否要加小括號才能使算式成立?如果要,怎樣加?

      67-20+25=22

      18+47-35=30

      87-50-21=16

      55-63-43=35

      小結:我們要根據需要添加小括號,改變原來算式的運算順序

      【練習】暢談收獲

      師: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

      主站蜘蛛池模板: 8x福利精品第一导航|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v |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高清在线国产午夜精品|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福利| 免费看一级毛片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第1页|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久久精品成人|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劲|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