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如何構建和諧班級文化與優秀班集體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一、營造氛圍,形成共識
開學第一次班會我往往會給學生介紹兩部軍事題材的電視劇,其一是《士兵突擊》,片中主人公許三多是一個傻乎乎的農村孩子,但通過鋼七連隊幾年的錘煉,木訥老實的許三多居然成了袁朗所訓練的A大隊的意志堅韌、技術過硬的出色的特種兵。是什么原因使他產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是鋼七連這個革命的大熔爐,“不拋棄、不放棄”的鋼七連精神深深地影響了許三多,使他能夠在最艱難的時刻苦苦堅持,在最艱苦的環境中磨練自己。第二部是《亮劍》,片中李云龍所率領的獨立團剛開始是一群烏合之眾,但李云龍在獨立團中弘揚亮劍精神,他把獨立團訓練成了一支敢打硬仗,即使倒下,也要倒在沖鋒路上的一支嗷嗷叫的隊伍。他把亮劍精神總結為:古代劍客們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無論對手有多么強大,就算對方是天下第一劍客。明知不敵,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即便倒在對手的劍下,也雖敗猶榮,這就是亮劍精神!我們通過探討兩部電視劇的精神內核,得出兩條重要啟示:即“環境能改造人”“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羊,可以打敗一頭羊帶領的一群獅子。”如果把這個運用到班級管理中,那就是一個好的班主任能創造一個好的班集體,一個好的班集體能最大限度地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其中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一個班級也擁有這種亮劍精神,這個班級也將是無往而不勝的。而班級精神就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因此我們要全員參與,共同來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
二、班級文化構建的具體實施
德育的核心不是強制和服從,而是內化、自主和創造。在德育過程中,班級文化對于德育內化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班級文化是指依托并通過班級這個載體來反映和傳播文化的現象,班級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亞文化,是在社會主流文化、學校教育文化、教師文化的影響下,由班集體中全體成員自己創造出來的獨特的班級生活方式。積極的班級文化能打造出一個優秀的集體,培養出一批積極樂觀的陽光學子。班級文化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不斷升華的過程,需要班主任帶領全班同學共同來構建。我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環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環境文化—————班級文化建設的載體整潔清新、充滿美感的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心情愉悅,會對學生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浸潤和熏陶的教育功能。讓教室的墻壁“說話”,讓班級的環境“說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級組建后,班委會在學生中征集班級環境布置的創意和標語,利用班會課的時候進行介紹自己的設計,最后由大家投票決定班級的環境布置。具體如下:南北兩面墻上的標語分別是: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與人民。———鄧小平(這一條是教育學生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劉備(這一條是教育學生要積小善,遠小惡)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諸葛亮(這一條是激勵學生讀書要能夠靜下心來,要保持淡泊的心境)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這一條是告訴學生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班級后面墻上的標語是:厚德載物,行勝于言。(這是班級精神的核心體現)班級前面墻上張貼著五星紅旗和班級在學校大型活動中獲得的各類榮譽。班級黑板兩側分別安放了兩塊展板,分別是青春驛站和陽光地帶,主要是用于張貼學生的心情心語和國家時事,以便學生及時了解社會,關注自我。此外,班級還創建書香班級,開辟了圖書角,通過圖書漂流的形式,讓“閱讀改變人生”的理念成為大家的共識。制度文化———班級文化建設的保障規章制度、公約、紀律等為內容的班級制度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保障。作為班級文化中層面的制度文化開發的如何,直接關系到班級能否做到規章合理、紀律嚴明、管理科學。學生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制定了一系列的班級制度。具體有:班級公約:求學:要之以恒;做事:要穩重踏實;律己:要防微杜漸;待人:要謙虛豁達;遇挫:要自強不息;任職:要盡責為公。作業收交制度:每天作業由課代表及時寫在黑板上,并及時收交作業,未能及時完成的要進行記載,并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自習紀律制度:自習課要保持絕對安靜,不得隨意走動,不得交頭接耳講話。自習紀律由班級風紀委員負責督促和記載。體育跑操制度:跑操由兩個體育委員負責,其中一個負責領跑,一個負責整隊、清點人數、喊口令等,每天清點人數,請假必須憑假條,一律不得無故曠操。衛生打掃制度。每項工作具體落實到人,力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每天早讀課前和晚自習前各打掃一次,由副班長負責檢查。優評先制度。每個月評選班級之星(勤奮之星、進步之星、勞動之星、關愛之星等),同學推薦,寫推薦詞,張榜公布。班級制度公開化,班級管理民主化。良好的班級制度使得班級管理井然有序,也讓學生明確一切都得“依法辦事”,從而讓制度成為他們行為的準則。精神文化—————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精神文化就是班級文化的重要價值取向,就是有個性的班級文化表現出來的獨特班級精神狀態。積極的班級精神,是班級成員正確地把握班級現實文化和教育文化的結果,是師生在班級生活與價值取向統一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師生共同協商共同創造出來的。班訓:是班級精神部分的集中表現,明確了班級主流文化價值及其追求,班級精神通過班訓得以明確而深刻地展現出來。我們的班訓是“厚德載物、行勝于言”。這則班訓是告誡學生要先做有德之人,然后再埋頭求學,用腳踏實地的行動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口號:班級口號最能反映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我們的口號都是由體育委員負責,先在同學中廣泛征求,然后進行刪選修改,最后敲定。學生自己擬的口號都鏗鏘有力且富有氣勢。我們的口號是:(1)班(1)班,非同一般。王者風范,笑傲武高。我們的口號還會隨著時間和情況的變化而改變,如天冷的時候,我們的跑操口號就改為“天有寒風,我有熱血。(1)班(1)班,迎接挑戰”等等。口號主要用于跑操的時候,或者有時是班級活動或者是重大考試之前等。班歌:學生將《年輕的戰場》改編歌詞,然后教全班同學學唱,這樣我們在大型活動或其他場合就一起唱班歌,以此來激勵士氣。班報:《春暉報》(兩個禮拜一期,反映班級動態、校園新聞,學生佳作和家教指南等)主題活動。開展建設班級品牌、富有創新性的班隊活動。班級品牌,也就是班級特色,是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夸夸我們的任課老師”“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秀我行”等主題班會活動,讓每一位集體成員都參與其中,反映其共同的愿望,呈現自己的風格。同時在樹品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師生的人文底蘊,實現班級管理的教育功能。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構成了和諧的班級文化,增強班集體的向心力和歸宿感,使班級中的每個學生精神振作,身心愉悅,人與人之間緊密團結,高度信任,人際關系和諧,班集體由此煥發出無窮的力量和生機,班集體與學生獲得共同的成長與發展。因此,班級文化成為了塑造學生心靈的棲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