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探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1引言
實踐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創新能力,所以,目前的高校越來越重視實踐教學。近年來國家出臺的有關高校教育改革的相關政策中也強調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的,實踐教學就理所當然的成為其核心的教學內容。
2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理念沒有受到足夠重視
高校的相關部門和相關專業人員,對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尚未達到深層次的理解和實行。雖然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環境、條件以及基礎設施等因素有局限性,但是教師對實踐教學的認識有限,積極性不高,觀念守舊的現狀也是十分明顯的。很多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師只重視理論學習,不重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對理論教學的要求遠遠高于實踐教學。
2.2客觀條件的局限性對實踐教學有很大的限制
實踐教學需要有一定的物質環境的支持,比如,案例教學、實習、實訓,都需要外界客觀條件的依托。傳統的教學模式只需要黑板、粉筆,而實踐教學需要的是情境、示例等,這就造成了目前的教學設施不能滿足教師實踐教學的需求的矛盾。其中還包括,實訓模擬場地不健全,案例教學不充分,實務展示不明了等等。這些客觀存在的困難就又成為了教師教學改革的絆腳石。
2.3校外實習基地大多都是形式主義
目前,很多的校外會計實習基地大都流于形式,不是、也不能夠滿足實踐教學的要求,而只是為了完成工作要求而已。高校特別是一些民辦高校在實踐教學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十分有限。再加上會計專業會涉及企業商業機密的特殊性,會計專業的學生進入到企業的財務部門實習,不僅了解到了企業的財務狀況,涉及了企業的商業機密,又不能真正的替企業工作,這就造成了實習基地建設的困難性。
2.4會計專業教師隊伍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
會計專業的教師除了對自身學歷的要求以外,其專業特點還要求會計專業的教師具有一定的會計實際工作操作經驗。調查表明,很多高校會計專業的老師不會操作會計電算軟件,并沒有真正從事過會計工作,由此可見,高校會計專業的老師高學歷,低實踐的現象還是非常普遍的。
2.5教學課時不足實踐教學的部分無法實現
在目前的應用型高校的會計專業的教學任務中,理論教學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動手操作的遠遠不夠。
3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對策分析
3.1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基礎的會計實訓和會計認知實習,可以讓會計專業的一年級本科學生完成;會計專業課程設計、專業實習,讓會計專業二年級本科生完成;會計專業課程設計、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讓會計專業三年級本科生完成;畢業實習、創新和創業模擬,讓會計專業四年級本科生完成。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讓會計專業的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和實踐,更好的融會貫通專業知識,畢業后能夠更快的適應本職工作。
3.2建立仿真模擬實驗室
會計專業的課程對技術操作要求較高,這就要求學生必須上崗培養實踐能力,但是很多單位又不太接受學生實習,所以,建立校內仿真模擬實驗室就很有必要。主要是要訓練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總之,仿真模擬實驗室要能夠成為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場所。
3.3建立穩定的實習、就業基地
會計專業的學生實習基本都是自己聯系單位,自己去單位實習,缺少教師的現場指導,實習效果不好。針對這種情況,高校可以出面跟會計事務所或者其他相關企業簽訂實習基地共建的協議,將穩定的實習基地提供給學生,在此過程中再請專門的師傅教,專業教師指導,實習效果會大大提高。
3.4強化實踐教學能力培養
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實踐教學的效果,也負責實踐教學的組織和指導。所以,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師不僅要有會計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豐富的會計實踐經驗和實踐操作經驗。高校應該積極創造會計專業教師再教育的條件,讓教師盡可能的適應實踐教學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