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醫院護理管理中電子信息技術研究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完全改變了民眾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從基礎上全面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這在某種程度上讓在相對特殊環境下需要改變的工作狀態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優化。醫院護理系統雖然從表象上來看并不屬于比較惡劣的工作環境,不過由于其直接關系到病患的生命健康狀態監護,需要一個相對較為穩定的工作基礎架構,所以全面引進電子信息技術是完全有必要的。
一、電子信息技術的基本內容與特點
客觀地講,盡管人們經常將電子信息技術作為一個名詞掛在嘴邊,但是如果細分到某一個特定行業的時候或許很少有人能夠十分清楚地解析出電子信息技術在這個行業中的工作內容。從宏觀上來說,電子信息技術在醫院護理管理體系中的應用泛指借助計算機多媒體設備對醫生及護士的工作狀態進行輔助的一個過程,從微觀上來說,電子信息技術在醫院護理管理體系中的應用目前已經極為廣泛,甚至說從病患入院一開始,醫生給患者進行信息登記之初,電子信息技術就已經在整個護理體系中發揮作用了。小到患者的“二維碼信息手環”,大到患者的術后體征監測等都需要信息技術發揮功效。由于醫院的電子信息技術基本上都是采用獨立互聯網模式進行操作,所以從工作原理上來看電子信息技術的運行比較穩定,能夠將病患的所有基本信息比較及時地提供給醫護人員,尤其是作為危重病人以及容易存在術后并發癥的重點護理對象,電子信息技術都能夠結合不同電子設備的運行來評估其身體狀態,按照設定的預案來為醫護人員提供精準、縝密且科學的醫護建議。
二、電子信息技術在醫院護理管理體系中的應用優勢
電子信息技術與水平的不斷提升,讓醫院護理管理的基本水平也得到了強化,不僅使得相關的信息精確程度全面得到了改觀,而且其指向性也越來越明顯,從而使其成為醫護人員及時調整患者診療方案的關鍵性理論依據。
1.對病患可以做到精準護理
即便是工作狀態最佳的專業醫護人員,在采集病患基本信息的過程中都可能因為病患對身體狀態的描述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以及對病情的客觀狀態認識不足而產生誤差,這樣不僅會直接影響到病患診療方案的進一步實施,而且還在某種程度上容易造成其護理方案的基本方向存在錯誤。而透過電子信息技術,將病患的所有病理樣本進行定期或者抽樣分析之后,能夠讓醫護人員結合其病情真實狀態及時地調整護理方案。例如,患者A,62歲,患急性腦梗入院后經過急診監測血壓為70-155,屬于具有卒中風險的高危病人,但是由于其腦梗發作之后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其語言功能,并不能完整地向醫護人員表述其身體情況,因此只能夠透過CT檢查的靜態信息與24小時不間斷的心電圖動態信息來分析其溶栓劑的基本使用情況。從而為患者的術后護理提供一個比較完善的方案。
2.最大化減輕醫護人員非操作性工作強度
醫療資源緊張所形成的公共醫療水平參差不齊以及分配不均衡在當下的確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一些三甲以上的中心醫院,一個病區一個班次的護士所人均所需要護理的病人都能夠達到16-25人以上,如果再加上急診以及臨時假裝病人,那這個數字還會增加,專業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可想而知。而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一部分工作都是非操作性工作,護理人員完全可以借助護士站的主控制系統在平臺上完成操作,如此一來不僅全面地提升了護理工作效率,進一步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工作強度,而且還最大程度上減少了因為人為因素的存在對于護理檢測數據客觀性與真實性所造成的影響。
三、電子信息技術在醫院護理管理體系中的應用劣勢
然而,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盡管電子信息技術在醫院護理管理體系中的應用極為廣泛,也得到了專業護理人員的一致認可與好評,但是其工作中的應用缺失也不容小覷。
1.傳輸信號受干擾情況較為普遍
除了一部分獨立的護理設備需要借助有線條件來進行數據和信號的傳輸之外,大部分護理設備基本上都是借助獨立的信號頻譜設備進行數據信息的記錄和依托無線網絡進行傳輸,由于這些醫療設備的靈敏度極高,能夠比較敏銳地捕捉到病患生理特征的異動,所以相對來說其對工作環境的穩定性要求也比較高。然而,由于當下電子產品的應用極為普遍,特備是手機、移動互聯網終端產品在工作狀態中所有的上傳、下載都存在著數據的波動,會對電子護理設備產生影響,因此其基本傳輸信號在運行的狀態中受干擾的情況極為普遍,對于病患的實際病情監測產生了不小的誤差。
2.與醫生診療系統銜接存在技術障礙
由于醫院的OA行政辦公系統、診療及護理檢測系統和病患個人信息系統這三個獨立的信息系統都是以完全獨立狀態進行運行的,因此盡管其中有些信息可能是重復的,但是也因為其用途的差異根本不能夠實現互聯,從而導致了相互銜接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信息錄入或者傳輸所造成的誤差現象存在。盡管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較小,但是因為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一旦發生之后容易造成不可逆的情況發生,所以也應當引起高度地重視。
四、電子信息技術在醫院護理管理體系中的優化措施
梳理電子信息技術在醫院護理管理體系中所存在的問題可以發現,從表象上來看是因為技術條件的不足所致,然而究其本質就會發現,其實與工作人員對于如何在信息時代完成從傳統醫護理念到現代科學化醫護工作的轉型認識不清晰所致。考慮到這其中的確有一些歷史遺留因素的原因,處于對醫護工作以及病患的責任心,必須有的放矢的加以解決。
1.強化護理病區的信號管理
在整個醫療機構的辦公區完全屏蔽電子信號的存在顯然是不現實的,要想最大程度上降低非工作電子信號的影響,應當采取分區管理的方式來強化病區的信號管理。一方面,強調重點工作區的無線信號屏蔽。在ICU、腦科病區以及一些危重病人的術后護理過程中,的確需要所有電子設備都必須嚴格保持穩定工作狀態,所以必須要在醫院中加強特定工作環境中的電子信號屏蔽,杜絕其它信號可能會對醫療器械所造成的干擾以及影響。另一方面,強調非重點工作區的無線信號管理。在普通病房盡管相應的醫療設備應用較少,但是工作人員也不能降低對無線信號的管理,及時聽取醫護人員的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開展無線信號管理工作。
2.借助“云服務器”完成跨系統技術對接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快速地優化和發展,之前在終端設備上以獨立狀態所運行的所有系統,在技術上已經滿足了在云服務器上的跨系統信息對接。也就是說,對于醫護人員來說,病患的相關信息只要是完成一次錄入之后,所有的系統都能夠按照預設的分類和管理模式來進行自動檢索,所有的信息異動都能夠及時地在云服務器中顯現出來,極大地提升了電子信息技術在醫院護理管理中的工作效率。例如,患者B,27歲,男性,患急性闌尾炎從社區醫療單位轉診到市中心醫院,在醫生進行闌尾炎手術的過程中經過腦CT監測發現其存在腦供血不足的病癥,需要在術后完成最少72小時的腦電圖監測,所以最后在腦科病區進行術后護理。在這個過程中,患者的基本護理信息其實是完成了三個重要的轉換,第一步,從社區醫療單位向上級醫療機構轉診的過程中,相關的信息就已經從基層醫療單位向上級醫院完成了對接,能夠讓院方在第一時間完成對患者基本病理狀態的分析和研判,節省了急診患者的就診時間;第二步,在闌尾炎手術的過程中所檢測到的腦電波異常,已經借助跨系統對接,向腦科發出了問診要求,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病患在診療過程中的意外狀況發生,及時有效地遏制住患者病情的惡化;第三步,在術后護理過程中,按照醫護工作的優先等級系統對其病癥進行了綜合地研判,盡管其實按照急性闌尾炎入院的,但是由于的確存在著卒中的風險,最終仍然需要在腦科病區完成基本日常護理,只不過在這個護理的過程中,病患的所有護理信息腦科和外科是共享的,醫護人員對病患的實際情況以及醫囑來有針對性地調整藥物使用情況。
五、電子信息技術在醫院護理管理體系中的展望
信息技術在高速地發展過程中,隨著5G網絡的投入運行,電子信息技術在醫院劥管理體系中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接下來除了要完成患者基本信息的采集、登記與管理過程中信息完整性和真實性的甄選之外,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可以嘗試遠程端的實時動態護理信息共享甚至會診,這樣就能夠在相對減少醫護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的基礎上提升醫院的醫療護理水平了。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醫院護理管理體系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已經屬于常態化工作的一個狀態,但是如何有效提升其工作效率顯然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認知,立足于醫生職業道德素養的層面上來說,既不能完全依賴電子信息技術,同時也需要結合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與優化來完善日常管理、護理工作中的缺失與不足,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地提升日常醫療護理、管理水平。
作者:賈錚 單位:鄧州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