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商務英語英文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2.比較教學法
在商務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詞匯、術語、句子、文體等進行語義的比對,從而領悟更深刻的學習規律。以外貿函電中的詞匯為例。首先要告知學生,同一單詞在基礎英語和外貿函電中常用的含義不同?!癊nquiry”一詞在基礎英語教學中的常用詞義為:詢問,調查,查詢,問訊處。而在函電中,該詞義為“詢價、詢盤”。例如:貴方詢價將立即得到處理。Yourenquirywillbedealwithimmediately.再如“Order”一詞,常用詞義為:次序,規則,命令;函電中意為“定貨(單)”?!八絣evel”在商業英語中引申為價格,如Wecannotclosebusinessatyourlevel.我們不能按你方價格達成交易?!癮tone’slevel”為“按某人的價格”之意。再者,商務英語行文用語精確、嚴謹,在用詞方面力爭精確無誤。通用英語中的詞匯know,tax,buy,explain對應在外貿函電中則用learn,tariff,purchase,indicate。例如:請報實盤并說明最早交貨期。Pleasemakeusafirmoffer,indicatingtheearliestdeliverydate.句中的“說明”一詞我們不翻譯為“explain”,而是選擇更加正式和書面化的“indicate”。有比較才有鑒別和體會。通過對比教學法,有利于學生系統學習具有鮮明的語言特征的商務英語詞匯,將生詞與已知詞匯相關聯,實現對生詞的記憶和掌握;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基本商務知識的理解,充分發揮想象力,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
二、商務英語師資團隊培養途徑
1.建設商務英語師資梯隊所謂師資梯隊建設,就是當現在的師資正在發揮作用時,未雨綢繆地培養該批人才的接班人,當這批人才變動后能及時補充上去和頂替上去,而這批接班人的接班人也在進行培訓或鍛煉,這樣就形成了水平不同的師資隊伍,仿佛站在梯子上有高有低一樣,形象地稱為梯隊。商務英語師資的梯隊建設中應該包括有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實踐教學的精英;包括不同年齡層,不同職稱,不同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各有特長的混合師資。這樣的安排有利于相互取長補短,知識、經驗上能互通有無,避免師資隊伍中出現斷層現象,形成合理的穩固架構。
2.開展校本培訓,挖掘現有師資潛能校本培訓是指以各高校自身為單位,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內容以學校的需求和教學方針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商務英語專業的語言類教師可以先行安排到經濟與管理學院或者商學院去學習中文類經濟課程。懂得了基本的商務知識后再自行鉆研英文類經濟課程?;蛘呓浌茴惤處煹酵庹Z學院學習語言,不斷提升復合性,逐漸發展為商務英語的合格師資。亦可通過邀請知名商務英語專家給從事商務英語教學的教師講解商務類課程,然后根據各自的興趣選擇自己專攻的商務方向,如有些教師主攻國際貿易,有些教師主攻國際金融。商務類教師和語言類教師相互學習,互幫互助,不斷挖掘各自潛能是商務英語師資隊伍建設的一個既經濟實惠又卓有成效的培養方式。
三、商務英語師資培養實施戰略
1.鼓勵商務英語教師附國外商學院進修。以筆者所在的高校滁州學院為例,我校商務英語專業為了大力加強商務英語師資建設,鼓勵并優先派遣商務英語類教師出國進修。滁州學院與美國康州的布里奇波特大學是友好院校,雙方的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每年滁州學院外國語學院都會抽調六名左右的教師去該校參加培訓,其中主要是商務英語類師資。此類交流學習不僅能打開商務英語教師的眼界,更能使他們學習國外的先進商務英語教學經驗。
商務英語所使用的文體大都十分正式,因此經常會使用一些書面詞匯,比如在簽訂合同、條約、公函或相關的法律文件時,都會使用一些特定的書面詞匯。商務英語的書面詞匯一般使用的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生僻詞匯來代替日常詞匯,比如在“Agreementshallautomaticallyterminateuponthebankruptcyorinsolvencyofeitherofthepartieshereto”一句中,就用“terminate”代替了“end”,又如在“Everythingconcurredtojackupthepriceintheinterna-tionalmarket”一句中,用“concur”代替了“cometogether”,顯得更加正式;另一種是用復雜介詞來取代口語化的介詞,比如在“Cashinadvancetiesupthebuyer’scapitalpriortoreceiptofthegoodsorservices”一句中,用“prior”代替了“before”,顯得更加書面化,經常出現的復雜介詞短語有inlinewith(accordingto)、withreferenceto(about;inconnectionwith)、forthepurposeof(for)、withaviewto(withtheaimof)、withrespectto(concerning)等。書面詞匯的特點在于,能夠提供更多的參考和規范用語;缺點在于,書面詞匯比較固定,與日常用語存在差異。當下的商務英語并不是完全以庶民啊詞匯為主,很多詞匯都是根據固有詞匯和日常工作衍生出來的,此時就必須把握好商務英語以及書面詞匯的標準,實現更好的交流。
(二)專業詞匯
商務英語中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十分清楚準確、沒有歧義、也不帶任何個人感彩、不需要聯系上下文來進行理解,因此其在國際上具有通用性。專業詞匯通常應用在合同、條約以及各類單據中,這是因為這些文體都需要詞匯的表意清楚準確,比如在“Soybeanproductfuturesclosedwithbigadvance.Liquiditymanagementisakeyelementintheevaluationofcapitaladequacy”一句中,分別用到了futures(期貨)、closed(收盤)、Liquiditymanagement(對清償能力的管理)、capitaladequacy(資本充足程度)等專業詞匯。商務英語中的一些專業詞匯是由詞根合成和派生的,還有一些來自于法語和拉丁語,不少專業詞匯的前綴和后綴都是一樣的,可以準確地表達出含義,比如“defactoconvertibility”來源于法語,意為實際可兌換性,“advaloremduty”來源于拉丁語,意為從價稅(關稅)。
(三)專業縮略詞
由于簡便、經濟的原則,商務專業縮略詞被大量使用,其涉及到運輸、貿易價格、結算、支付以及保險等各個領域。這些商務專業術語通常以大家熟知的縮略詞形式出現,具體形式也略有不同,主要包括六種形式:(1)首字母拼音詞,如中國遠洋運輸公司的縮略詞為COSCO(ChinaOceanShippingCompany);(2)首字母縮略詞,如國民生產總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提單B/L(billoflading)、付款買單D/P(documentsagainstpayment)等;(3)半首字母縮略詞,如電子商務e–business(electronicbusiness)、長期國庫券bond(treasurybond);(4)截短詞,如廣告ad(advertisement)、傳真fax(facsimile);(5)拼綴詞,如外匯forex(foreignexchange)、高技術hi–tech(hightechnology);(6)混合型縮略詞,混合型縮略詞主要是指由原型單詞、字母、符號以及數字等混合而成的縮略詞,縮略成分必然包含字母縮略,而數字和符合既可以是縮略,也可以是原型,如商家至商家縮寫為B-to-B(business-to-business),其中原型詞是to,此縮略詞還可進一步縮寫為B-B或者B2B。(四)新詞匯。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各種新產品、新文化和新理念都被提出,這些變化都可能會體現在語言詞匯的運用上,從而產生新的商務詞匯。比如interactivead(互動廣告)、hi-techindustry(高科技產業)、holidayeconomy(假日經濟)、cyber-payment(電子支付)、cybereconomy(網絡經濟)、e–money/cash(電子貨幣/現金)、jobseekers(打工)、onlineshopping(網上購物)等都是近些年來才出現的詞匯,都是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的。
二、商務英語詞匯教學中語料庫的應用
近些年來,我國許多學者都對語料庫的建設和應用進行了研究,其被廣泛應用于語言教學的各個方面,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我國已經將BEC作為商務英語語料庫,同時建立了BEC的關鍵詞詞表,通過專業的Wordsmith4.0檢索工具在語料庫中檢索詞項,從而獲取其語境信息和出現頻率,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來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類比研究??偟膩碚f,語料庫在商務英語詞匯教學方面的應用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一)詞匯的搭配研究
詞匯的搭配一項都是語言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同樣也是語料庫語言學研究中最為重要的領域之一。詞匯搭配就是指相鄰詞語直接的組合關系,是詞匯與語法的交叉點。其實英語中許多詞匯組合都是有限組合,而詞匯搭配研究所關注的也是這種有限組合,比如“launch”這個詞,根據語料庫的研究顯示,其在被當做動詞使用了18次。某些動詞如“make”,其組合能力很強,可與friend、trip、tea、coffee、decision、arrangement、appointment、mistake、guess等許多名詞組合。詞匯的搭配研究,日后應進一步深化,從語法和語句形態的角度出發,提供更多的商務含義,促進商務英語詞匯的發展和健全,在實際工作中,提供更多的幫助。
(二)詞頻的統計研究
由于語料庫中本身就存儲了海量的文本資料,因此只要對這些資料稍加整理和統計,就可以知道每個單詞的使用頻數和頻率。詞頻統計研究實際應用價值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詞頻表的編制,通過詞頻表可以將詞匯劃分為不同等級,從而為學習詞匯提供方便。因為對于初學者來說,龐大的詞匯學習起來若沒有主次則顯然會變得十分困難,而可以根據詞頻表來明確哪些是常用和常見詞匯、哪些是較為生僻的詞匯,從而提高學習詞匯的效率。有學者統計,常見的2000個詞匯通常占一個文本內容的80%左右,由此可見,只要初學者有針對性地學習常見詞匯,大部分文本的內容都可基本理解。
(三)對詞匯語境的判斷
眾所周知,有時必須結合語境來判斷某個詞匯的具體含義。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對方法的研究不勝枚舉,但對于如何讓詞匯在學習者腦海留下深刻印象的研究則是少之又少。許多教師在課堂中通常通過例句來表達詞匯的含義,但卻沒有讓學習者能對詞匯有足夠深的印象,因此效果并不理想,而通過語料庫就可改善這種情況。教師可從語料庫中選取有些真實的語料作為例句,然后結合例句對詞匯進行充分講解,以此來加深學習者對詞匯的印象,讓學習者產生聯想記憶,從而提升教學效果。此外,對于商務英語中經常出現的一詞多義或者舊詞新義情況,教師也可以結合語料庫來精確區分出不同詞匯的不同語體特征,從而讓學習者能夠把握住詞匯語義變化的基本規律。
三、對語料庫與商務英語詞匯的思考
(一)融合生活的商務元素
語料庫與商務英語詞匯的進步,依賴于日常商業用語和市場專業術語的交流。因此,在日后的教學當中或者是詞匯研究工作中,應不斷的融入更多的商業元素,滿足教學需求,同時發揮出商務英語的積極作用。首先,應對固有的語料庫進行調查和分析,了解語料庫的不足,之后才能加入更多的詞匯;其次,商務英語詞匯不同于一般的英語詞匯,在使用商務英語詞匯時,特定場合具有特定的詞匯,畢竟英語沒有漢語那么復雜,日后應加強商務英語詞匯的語法和規范,結合客觀實際,避免在交流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問題。第三,融合生活中的商務元素,并不意味著對語料庫或者是商務英語詞匯做出徹底革新,而是結合目前的經濟發展與商場交流,來增加詞匯,便于日常交流和商務英語的發展,總體上的尺度要把握好。
一、商務英語翻譯的原則對于商務英語翻譯的原則,無論是嚴復先生的“信、達、雅”,還是彼得•紐馬克的交際翻譯法都無法完全套用,但均可適當借鑒。
眾多翻譯家和從事商務英語翻譯的學者對此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張新紅、李明認為,商務英語翻譯“譯者除了要精通兩種語言及其文化以及熟悉翻譯技巧之外,還必須熟悉商務方面的知識,了解商務各個領域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法”。常玉田談到翻譯的原則時說:“翻譯的最基本任務不是轉換語言,而是傳達‘意思’、‘信息’和‘內容’”。劉法公先生提出的“忠實、準確、統一”的商務英語翻譯原則從根本上適應了商務英語這一特殊性。所以,商務英語翻譯不同于文學翻譯和其他文體的翻譯,它必須強調語義的對等或等效,做到“地道、準確”,讓讀者有專業化的感受,而不是一般的語言描述。
二、商務英語語言的專業性及翻譯策略商務英語涉及商務理論和商務實踐等方面,其語言具有極強的專業性。
商務英語的詞匯都是專業詞匯,其中包含大量專業術語、具商務含義的普通詞或復合詞,以及縮略詞等。如常用術語CIF到岸價,CP現時價,B/L提貨單,FP期貨價,L/C信用證,bluechip績優股,A/C(account)賬戶,ENCL(enclosure)內附;FYI(foryourinformation)供你方參考,I.R.O.(inrespectof)關于,afirmoffer實盤等等。不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是根本無法了解這些專業的商務英語詞匯的內涵的。商務英語翻譯除了要精通兩種語言文化以及翻譯技巧外,還必須熟悉商務方面的知識,熟練掌握專業術語的特殊含義,多分析具體的上下文,多了解相關專業知識,多查相關專業詞典,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道的做好商務英語的翻譯。
三、商務英語語言的正規性及翻譯策略商務英語語言正式、精煉,用詞嚴謹。
由于涉及到雙方或幾方面的利益,商務合同、文件或一個條約所給的定義、條款和內容必須精確。為了做到準確無誤,不產生任何差異,用英語擬訂、書寫這些文件、合同時,除用詞恰當外,還經常使用結構復雜的從句、復合句、介詞、倒裝句、被動語態等來修飾或限定其內容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句子結構錯綜復雜,但句意完整、嚴密,不會出現歧義。例如:PleasedtoinformyouthatourcountersamplewillbesenttoyoubyDHLbytheendofthisweekandconfirmitASAPsothatwecanstartourmassproduction.(很高興通知您,我們的回樣將于本周末用特快專遞給您,請盡快確認,以便我們開始大批生產。)這個句子中用作inform一詞賓語的除了人稱代詞you還有that從句,從句中又帶有由sothat引導的目的狀語從句。商務英語中還常用一定的格式和套話。如:Yourearlyreplytoourspecificinquirywillbehighlyappreciated.(如蒙早日答復我方的具體詢價,將不勝感激。)這是商務英語外貿應用文中詢價函電中常用的句型之一。另外常見的表示感謝的套語有Thankyouforyourorder(謝謝您的定單),Weshallappreciateyour...(若能,我們將甚為感激)等。表示歉意的套語有Ioweyouanapology(我應該向你道歉),Pleaseacceptourmanyapologiesfor...(我們深表歉意)等。商務英語的這一正規性特點決定了我們在做商務英語的翻譯時應正確地將原文語言的信息用譯文語言表達出來,不苛求語法與句子結構的一致,但要求信息內涵上的相等。
盡量做到措辭嚴密,選詞要準確,概念表達要確切,物與名所指要正確,數碼與單位要精確。譯文所傳遞的信息同原文所傳遞的信息要保持一致。商務英語翻譯與貿易、合同、保險、投資、貨運、金融等領域的文字相聯系,所涉及內容嚴肅而具體,不允許譯者在翻譯時隨便表達,翻譯過程中譯名、概念、術語在任何時候都應保持統一,不允許將同一概念或術語隨意變換譯名。套話的格式都是固定的,句式也是很正式嚴謹的,翻譯時同樣不可以隨意而為。
四、商務英語中一詞多義性及翻譯策略商務英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很常見。
在不同的領域和專業,作為該領域或行業的行話和專業術語,同一個詞往往具有多重含義。針對一詞多義性,翻譯時首先要判斷該詞在文中的詞性,考慮到詞與詞的搭配關系,根據專業內容來進一步確定其詞義。我們以floating一詞為例,下面兩個例子中都用到了floating一詞,但其含義截然不同,第一句為Floatingpolicyisofgreatimportanceforexporttrade;itis,infact,aconvenientmethodofinsuringgoods(統保單對出口貿易至關重要,它實際上是貨物保險的一種便利的辦法),第二句為Itisnotsurprising,then,thattheworldsawareturntoafloatingexchangeratesystem(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各國又恢復浮動匯率就不足為奇了)。第一句中的floatingpolicy指以承保多批次貨運的一種持續性長期保險憑證,常譯為“統保單”;而第二句中的floatingexchangerate為“浮動匯率”,即可自由漲落,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綜上所述,為了真正做好商務英語的翻譯,我們必須在打好英語語言基礎的前提下,加強商務知識的學習,遵循一定的翻譯原則,采用一些翻譯策略,不斷地學習最新的知識,積累實踐經驗,擴大知識面,才能使商務英語的翻譯真正達到信、達、雅的境界。
參考文獻:
[1]常玉田:ef="整理提供經貿漢譯英教程[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
二、繼續教育學院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體系滯后。目前我國各大高校繼續教育學院開設的商務英語專業,其課程體系與社會發展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不能順利銜接。英語語言基礎課與商務專業課比例失調,英語與商務相輔相成的關系沒處理好。有的繼續教育學院在設置課程時,只在原來的英語課程里附加了國際貿易實務、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談判等幾門商務類課程,總體的課程體系零散籠統,學生難以習得系統規范的商務知識,商務英語實踐類課程少。有的繼續教育學院過分強調商務專業知識,沒有重視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還有的繼續教育學院,以理論教學為主,學生實踐的機會少,實訓資源也很短缺。
2.教材內容滯后。繼續教育學院選用的商務英語教材大多側重英語而非商務,教材中的練習一般從英語詞匯、短語、句子和漢英或英漢翻譯出發,強化語言點,沒有體現商務英語的實用性特點。很多學生學會了匯票、本票、支票、保單、提單等商務常用單據的理論知識,卻不知道在現實商務實踐中如何運用。另外,繼續教育學院選用的商務英語教材內容也相對滯后,理論性強,應用性弱,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變化,無法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性。
3.教學方法單調。目前我國繼續教育學院的商務英語教學大多采取以教師授課為主、以內容教學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法,理論講解為主,實踐實訓為輔。有的繼續教育學院由于條件限制,甚至沒有商務英語類的實踐實訓。商務英語教師基本都依托學校指定的商務英語教材,零星地講解商務理論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師生互動少,課堂沉悶,學習效率低下,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4.師資隊伍匱乏。目前,大多數繼續教育學院的商務英語教師良莠不齊,很多是從英語語言類教師轉型而來,精通英語語言,但欠缺商務知識,更缺乏具體的商務工作經驗,盡管可以使用英語授課,但涉及商務領域的內容只能照本宣科。因此,這樣的商務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無法深入、系統、透徹地講授商務專業知識,實踐教學能力更是嚴重匱乏,使學生難以真正掌握商務理論知識和商務實踐技能。一方面,商務英語教師中“雙師型”教師比例明顯不足;另一方面,學校的重視也不夠、投入不足,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力度不夠。此外,針對商務英語教師的進修和培訓機會也比較少。
三、基于成人教育視角的創新商務英語人才培養
顧名思義,成人教育是專門為成人提供的教育和培訓,作為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人教育不但能為更多社會從業人員增加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而且能提高他們的職業能力和接受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因為成人的年齡、閱歷、社會經驗、文化素養、職業領域等方面的差異性,成人教育具有獨特的規律和特點,其教育形式、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成效等具有自己的特點。因此,基于成人教育特點的創新商務英語人才培養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展開:
1.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創新應用型課程體系。課程是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的重要載體,在人才培養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繼續教育學院的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應用型課程開設太少。因此,我們要緊密結合“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有特色、善創新”的國際型人才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適當增加應用性和商務實踐類的課程,重視商務專業知識和人文素養的輸入,把課程體系與職業需求的實際結合起來,增加研究型、討論型和自主學習型課程,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獨立思考。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商務專業知識,而且可以通過模擬商務環境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組織能力、協作能力、應變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以提高職業能力為目標,及時更新教材內容。合適的教材是成功學習的基礎,商務英語類教材內容也應與時俱進。當今風行的電子商務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與此相關的網購方式如團購、秒殺等都要適時地寫進教材。教材內容還要體現概括性,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體系,掌握學科發展的趨勢。與此同時,電子商務形勢下國際貿易、國際市場競爭的方式,商務洽談的形式等也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著變化,這些都要在商務英語教材中體現。再者,在課程目標的設置上,要改變以學歷為目標導向,強調穩固掌握知識點,切實提高職業能力,教會學生去動手、去思考、去創新,真正提高學生的職業層次。
3.根據成人的學習特點,創新教學方法。商務英語課程應該關注學生需求和社會需求,多講對學生真正有用的東西,避免過多不切實際的商務理論。將國際商務活動的真實內容引入教學,強化“三位一體”(即實驗課程、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的實踐教學,讓學習者在習得語言技能的同時,了解最新的國際商務知識,掌握商務實戰技能。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性,多采用引導式和互助式教學,增加案例分析和實踐環節。除了使用多媒體教學和大量援引網上資源外,商務英語教師在教學上的創新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交叉使用分組教學法、情感教學法、跨文化交際法、案例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適合成人的教學方法,盡量保持課堂教學的新鮮感,鼓勵他們參與討論,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會他們自己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授之以漁。
4.根據成人教育的需要,教學手段要現代化和網絡化。在教學中應用網絡信息技術是成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成人教育走向規模化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和電子教案,并放置在網絡上供學生隨時查閱參考,實行開放化的繼續教育體系。同時,通過電子郵件、QQ離線文件傳遞等實現作業的網絡投遞和批改反饋,也可以通過QQ聊天實現答疑輔導,根據學生在網絡溝通中出現的問題,合理科學地安排面授時間和內容,實現網絡化和彈性化教學。
2.以職業技能為導向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商務英語教學就是要在仿真的商務環境中培養學生能夠有效運用英語進行溝通的能力及相關業務的操作能力??梢哉f它既是英語語言教學,又是商務技能和職業素養培養。校內的實訓基地建設必須“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區域經濟為宗旨”的職業教育定位,注重培養語言應用技能、商務實踐能力及職業素養等。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可以從兩方面考慮: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的語言交際能力實驗室。包括:語言實驗室、翻譯實驗室等。培養學生商務操作能力的商務英語綜合實訓室。通過外貿單證實訓軟件、外貿函電實訓軟件、國際商務談判軟件等,根據工作過程設計實訓模塊,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掌握商務相關的業務操作技能,為今后從事商務活動打下扎實的基礎。
3.以雙贏為原則的校企深度合作在新常態下,中國企業面對經濟發展的變化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傳統優勢逐漸消失,必須從制造向創造轉變,這就需要企業擁有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進行產品創新,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構建這一體系,需要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因此,產教融合和校企協同育人是構建科學有效的商務英語實踐教學的關鍵所在。現代職業教育理念下,無論校內的實訓條件再好,也替代不了行業企業的職業教育功能。要求企業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實現校企一體化育人。通過校外實習基地,學??梢院推髽I深度合作,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并指導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生通過真實的工作環境進行崗位實踐后,了解行業標準和職業規范,并促使其形成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職業態度,為畢業后迅速步入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校外實踐教學可以通過“工學交替”的工學結合模式進行:認知實習。針對具有初步的專業基礎理論和知識的學生,通過參觀、考察、訪問實習單位,對工作性質和簡單的業務流程有所了解,培養學習興趣等,為今后的專業學習打下一定的認知基礎。專業實習。針對已經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生。通過實習,既檢測了學習效果,又培養了職業素養,為頂崗實習做了充分準備。頂崗實習。通過頂崗實習能夠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培養其綜合素質和技能,也是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體現。職業教育“新常態”下構建商務英語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作為應用型復合型極強的商務英語教學,需要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在商務英語實踐教學中常出現以下問題實踐教學目標不明確,缺乏企業行業指導性;實踐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校內實踐教學條件和環境不能滿足實踐教學需求;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不高;校企合作中缺乏制度保障;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缺乏指導和監督檢查作用等。
二、樹立現代職業教育理念
1.提高職業教育認識在教育領域中,“重學術,輕技術”的觀點比比皆是,導致職業教育吸引力不強。社會、家長、學校、學生都認為,只有學習不好的學生才到職業學校學習,技術技能型人才屬于“藍領族”,社會地位不高,不受人重視。應該呼吁全社會改變教育觀念,認識到職業教育強調的是教育類型而不是教育層次,要從“學歷本位”轉化為“能力本位”。同時并不摒棄學歷教育,而是此基礎上,以發展能力為核心,高度重視繼續教育,積極滿足終身教育的需求,重點建構各職業教育間“立交橋”的互通機制。優化校內實踐教學配置,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實踐教學的目標是培養職業能力,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優化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使之科學化、系統化,具有針對性、應用性和連貫性,做到商務與語言、商務知識與技能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的校內實踐教學體系。引導學校的工作重心和資金投入放在校內實訓中心建設,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水平,加強內涵建設,提高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質量。
2.提供校企合作制度保障,調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積極性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總會出現“校熱企涼”“工學”教學模式質量不高、產學結合度不高、校企合作缺乏法規保障、校企合作中缺少政府的監督檢查行為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應盡快制定《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并納入到《職業教育法》中。內容包括:明確政府、企業、學校、師生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引導政府設立校企合作發展專項基金,并明確用途;對具有職業教育資質的企業,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要求,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支持;對于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并爭取其他項目的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等優惠;強化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公共服務保障等。通過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順利進行。
2商務英語課程改革和嘗試
1)教學理念,在國家級以及省級技能比賽方案框架下進行課程的整合和開發,將英語項目技能比賽國賽和省賽的方案融入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前期選擇目前部分科目進行試點,在實踐中檢驗教學效果,實行基于工作場景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前期選擇語言類課程進行試點,逐步推廣到商務英語所有專業核心課程,下面以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正在進行的前期三門語言類課程為例進行說明。開發過程如下:前期研討:商務英語教學團隊以及商務英語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進行研討教學任務包和資源包積累:對三年級三門課程教授內容進行調整(技能比賽方案+工作場景)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形成任務包和教學資源包集體教研:通過集體教研的形式對初步形成的教學任務包和教學資源包進行探討和修訂校本教材:初步形成校本教材并在實踐中檢驗效果,形成“真實任務包”和教學資源包。
2)教學目標上,由注重知識獲得向注重技能操作實踐轉變。課堂教學不再以傳統的課文講解和知識點學習為重點,而是突出提高在真實工作場景中利用英語解決問題的實訓能力,通過討論、模仿和以及實際操作,不斷提高英語實踐的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技能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手段和內容,由傳統教學手段轉向多樣化教學手段,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以及真實場景模擬實訓室的運用。以目前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商務英語教學團隊正在進行的三年級英語語言類課程改革為例:前期將商務英語專業三年級語言類(商務英語閱讀,商務英語聽說以及商務英語基礎教程)課程進行整合為商務英語語言綜合實訓教程。每節課按照情境描述和職場應用以及職場風采三個大的方向來設計和分配任務。
4)教學評價上,從傳統卷面測試轉向以工作考核為主的綜合性評定。通過改進教學評價的方式,督促學生增強知識轉化為技能扥能力,同時提高社會交際能力??己说男问蕉鄻踊?,模擬相關企業進行績效化考核。
5)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商務英語教學使用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型教學模式。該模式是按照商務英語專業的專業面向以及英語項目技能比賽的國賽和省賽的方案,將課堂教學過程分為六個階段。教師在全面熟悉國賽和省賽的比賽方案的前提下,充分和人才培養指導委員會中行業專家進行廣泛的研討,針對不同工作任務進行教學設計,初步形成教學資源包和模擬任務包,例如:接聽商務電話、客戶交往、工作匯報、產品推廣和介紹、參加商務會議、商務談判、函電、國際貿易操作等。課堂活動的設計應使學習者能將其語言技能和商務知識運用到商務工作實踐中去。每一次課程都是每一個工作任務的完成過程,每個任務都要經過行業專家的檢查確認后才能寫入“檢驗任務包”通過集體教研和行業研討最終形成“真實任務包”并保持隨時更新。該任務型教學模式可以達成以下目標:圖片描述很多都是工作場景的描述和注意事項,沒有統一的固定答案,學生可以在一定框架下自由聯想和發揮,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诠ぷ鲌鼍暗娜蝿辗峙湟灿欣诎l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最終達成培養社會和企業所需的高級技術人員的教育要求。
二、商務英語核心能力需求
從因子分析的結果來看,商務英語技能、商務英語知識和商務英語情感是商務英語教師核心能力需求框架的主要維度(表1)。派瑞[9]也認為,知識、態度情感和技能是衡量能力的主要標準,是成功完成特定工作所必備的核心能力。調查結果表明,商務英語語言技能(變量1、17和18),學科教學能力(變量3、7、9和26),學科知識面(變量4、33和41),實踐能力(變量2、6、30和42)以及幽默的個性(變量48)對商務英語教師非常重要(M≥3.5)。(1)商務英語知識。本文中的知識是事實性和概念性的陳述性知識。商務英語知識是商務英語教師的“知識基礎”[10],主要包括四類核心知識:①商務英語學科知識,包括商務英語語言知識和商務專業知識;②商務英語學科教學知識;③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及學生特點知識;④商務英語教育環境、教學目標及其哲學和歷史背景知識。統計結果表明,商務專業知識是知識維度的核心,知識面廣博(M=4.12,SD=1.29)對商英教師非常重要。與“知識面”相比,調查對象認為教師是否“精通”某一領域不重要(M=2.18,SD=1.36)。商英教師最好具有“語言學科和商科雙學歷學位”(M=4.48,SD=0.99)。不同層次高校在這些問題上的認識無顯著差異。實踐證明,語言只是一個交流的工具。除了精通英語語言知識,商務英語教師的商務能力非常重要。掌握較廣博的國際經濟、管理、法律等相關學科知識是商務英語教師獨特的能力要素。(2)商務英語技能。商務英語技能是關于“為什么”和“怎么樣”進行商務英語活動的程序性知識。技能側重知識的應用,故與知識不同。本研究中的技能主要指商務英語語言技能和商務實踐技能。語言技能是商務英語教師核心能力的重要維度。調查結果表明,不同層次高校對“語言能力”看法有顯著差異(Sig.=000)。調查對象普遍認為語言能力比較重要(M=3.44,SD=1.38),獨立學院學生則認為“非常重要”(M=3.84,SD=1.19),普通公辦本科學生認為“一般”(M=3.14,SD=1.36),重點院校則介于二者之間(M=3.57,SD=1.40)。訪談表明,各高校對商務英語教學要求不同是導致差異的主要原因。采用“英語+商務”模式的高校對商務技能要求“較高”,而采用“商務+英語”模式的高校則更側重教師的“語言技能”,全英浸泡模式對商務英語技能“要求最高”?;卮稹昂畏N語言技能重要”時,學生普遍認為商務英語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最重要”(M=3.79,SD=1.31)。與之相比,傳統英語基本技能(M=2.87,SD=1.35)略顯次要。此外,不同層次高校學生(Sig.=0.008)均認為商務實踐技能比較重要。調查發現,實踐技能需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實踐經驗豐富(M=3.52,SD=1.15),二是學科實踐教學能力強(M=3.95,SD=1.17)。不同層次高校學生一致認為(Sig.=0.607)“口語和商務溝通能力”(M=3.58,SD=1.13)是商務英語教師的核心能力需求??梢?,與普通英語教師相比,商務英語教師的能力具有獨特性。除了能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商英教師必須具備“運用嫻熟的商務英語語言進行談判等商務活動”的能力。歐洲IBSTPI[11]的調查結果也表明,“商務溝通能力”是優秀教師在實踐工作中應具備的最重要的能力。(3)商務英語情感。情感包括個體的價值觀、態度和意識形態等。[12]情感是能力的表現形式[10],個性是情感的反映。為此,根據瑞士心理學家卡爾的研究,我們把教師的的個性描述為幽默型、機智型、熱情型和嚴厲型四類。統計發現,幽默型教師最受歡迎(M=3.76,SD=1.27)。個性幽默的教師往往集分析型和表現型人格優勢于一身,機智靈活、有創造力;他們注重課堂效率,善于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這種個性對商務英語能力的培養和實現有積極作用。在商務談判中,幽默的談判人員往往更能創造性尋找“替代方案”,靈活運用談判戰略和戰術,營造“雙贏”局面。但幽默不等于課堂娛樂化。商務英語教學應注重課堂信息量、實踐性和啟發性。機智(M=3.33,SD=1.28)、隨和(M=3.11,SD=1.33)和熱情對教師也較重要。嚴厲型教師普遍不受學生歡迎(M=1.31,SD=0.96)。此外,教師的商務英語意識、態度、思維及具有企業家精神也是情感維度的重要方面。
二、學生方面
1.學習態度從學生的學習態度來看,有68%的學生商務英語期末成績分布在60~90分之間,有57%的學生表示較滿意,只有3%的人表示不在乎,說明很多學生對成績態度良好。有30%的學生投入一小時左右時間學習商務英語,而有43%的學生幾乎不投入時間。這反映一部分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強,而很有一部分學生并不主動學習。在課堂學習中,有70%的學生上課認真或比較認真,而完成課下作業的情況卻不理想,有48%的人希望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作業,只有28%的學生認真完成。說明很多學生上課積極性很強,但只有少數人能高質量完成作業,有決心努力學習,但是有惰性,需要身邊的同學朋友激勵。學習目的就學生學習商務英語的動機來說,有56%的學生希望學好這門課程以順利獲得文憑找到好工作,也有45%的學生是為了全面提高自身素質,能以后更好地學習。這說明很多人并不重視商務英語這門學科,只是為了取得文憑,也有一部分人重視這門課,希望學好以全面提升自己。對于是否有考取商務英語證書的打算,48%的學生暫時不考,說明商務英語證書的普及性不強,只有20%的人決定報考證書考試,學生學習這門課沒有真正把它用到實處。
2.主觀需求對于學習商務英語的需求,關于學生是否想鍛煉商務英語的相關能力,有45%的學生有打算但沒有行動,有33%的人有打算,正在尋找機會。說明一部分學生學習實踐的勁頭不足,需要有實踐熱情的同伴來激勵,帶動周圍人一起實踐提高能力。關于商務英語學習的用途,有很大比例的學生選擇了有助于進入外企,提高口語能力,拓寬就業渠道。表明學生學習商務英語,希望提高口語能力和就業能力。在平時的教與學的過程中,應酌情增加練習口語和實戰演練的投入時間,使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教師方面授課方式很多學校的授課方式還是比較傳統,課堂不活躍。在問卷中,有62%的學生希望課堂上多一些情景模擬的演練,有43%的學生建議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課堂學習。因此商務英語老師在授課的時候要根據教材靈活運用各種類型的授課方式,增加情景模擬等和學生互動的環節,幫助學生提高聽說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在商務英語工作中所需要的創新能力與合作能力??荚u方式很多學校對學生的考評方式都是單一而且簡單的,如單詞聽寫、小測驗等,這樣會導致一些學生缺乏對課程的重視,消極對待平時的學習。因此老師在考試的時候要更注重多樣性,進行綜合性的考評比如增加一些場景模擬、辯論賽等的測評形式提高口語及表達能力
三、學校方面
1.師資狀況在我們調查的幾個學校中包括本校在師資力量這一方面都比較薄弱。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老師與學生人數的不均衡,導致老師課業負擔重,因此只有時間和精力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沒有時間去對這門課程做進一步的完善。因此學校應壯大師資力量,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對商務英語老師進行培訓,改善自身的知識建構,滿足學生對商務英語學習的需求。課程設置很多學校的商務英語都只開設一年的時間,而且課程數量很少。因為時間短、課數少,上課的節奏會比較倉促。最終這個課程結束后學生會因為自己的懶惰而對所學內容掌握甚少,不利于證書的考取和將來抓住就業機會。因此我們希望校方能夠安排出合理有效的教學計劃,設置合理的課程安排。
2.啟示與建議關于學生的學習態度,調查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有認真學習的決心,但不夠堅定,需要老師和身邊同學們的支持和鼓勵;也有一部分學生自主學習,克服難題的能力很強,希望這樣的學生可以鼓舞和影響周圍的同學,讓班級的同學把商務英語這門課程學好應用好;關于學習商務英語的動機,只有小部分學生有考取劍橋商務英語證書的計劃,說明這個證書還不普及,希望學校教師多向學生們介紹商務英語證書和考取證書后對從事商務英語相關工作的優勢;關于學生的主觀需求,問卷顯示出很多人希望多鍛煉聽說能力,增強就業能力,因此希望學校和教師在商討設置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時,能更加注重對學生聽說和口筆譯方面培養的側重,提高其實踐工作能力。對于教授商務英語課程的老師,希望能讓課堂更生動,考評方式更多元,寓教于樂,提高激發學生的上課熱情。關于課程設置上,希望調整為每周兩至三節,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視度,也方便督促他們課下預復習;在教材選擇方面,學校應更多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制定選擇與學生需求相適應和能培養當下市場需要的教材。
二、中西方審美觀在廣告審美中的差異
(一)文化層面的審美差異性
中西方人在思維、價值觀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受此影響,對美的評判標準也體現了較大的差異性。西方人崇尚個性,追求事物所體現的個性美;中國人崇尚共性,追求事物所體現的整體美。西方人同中求異,追求變動的美、不對稱的美;中國人異中求同,追求整體協調所體現的穩定的美、對稱的美。西方人崇尚理性,相信具體數字、事例、邏輯推理所表現的真實美;中國人崇尚感性,相信華麗的語言、美麗的形體所顯示的藝術美、朦朧美。西方人注重空間的真實性,強調現實美、細節美;中國人注重時間的久遠性,強調歷史美、經驗美。西方人崇尚個體的平等性,強調個體的特色美;中國人崇尚權威,強調權威的絕對真理性[8]。
(二)廣告審美中的審美差異性
英語廣告“Tryoursweetcorn.You’llsmilefromeartoear”采用口語化的語言表達廣告的內容。口語是一種非常隨意的語言,是個體之間進行平等交流的一種表現,所以這則廣告體現了英語廣告尊重個體平等的美學內涵。這樣的廣告還有很多,如:例4:Focusonlife(Olympus)例5:Fortheroadahead(Honda)例6:Makeyourselfheard(Ericsson)漢語廣告在某中程度上更加注重對稱美,強調語言的藝術性,所以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詩化的語言在廣告中得以應運,例如:例7:與書為友,天長地久(叢書廣告)例8:片紙能縮天下意,一筆可畫古今字(字畫店廣告)從例7、例8可以發現漢語廣告更加注重感性美,崇尚藝術的辭藻。因此,在翻譯英語廣告的過程中,英語語言所體現的非對稱美,需要采用漢語中對稱美進行轉化,否則難以實現功能對等。
(三)中西方美感的差異性
首先,兩種語言的語音美感差異性很大。商務英語通常通過壓頭韻、壓尾韻、壓元韻及語音的揚抑格、抑揚格等來體現語言的美感。例如:例9:NeverlateonFather’sDay.例10:Betterlatethanthelate.漢語通常通過平仄對仗、壓韻、四字結構的抑揚頓挫來體現語音的美感。例如:例11: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白麗美容香皂廣告)例12:除了鈔票,承印一切(復印機廣告)例13:尋尋覓覓無緣分,一見鐘情上華簾(窗簾廣告)其次,英漢兩種語言中有些語義由于引申意義不同,其體現的美感也有所區別,甚至會有截然相反的美感。比如說芳芳在漢語中代表的是一種香氣撲鼻的審美效果,可是音譯成英語FANGFANG后,代表的是一種令人產生恐怖的審美效果,因為FANG是一個英語單詞,其義是“狗的長牙”或“蛇的毒牙”。英語中也有些詞語的意義在漢語中可能產生相反的美感,如“Poison”(百愛神)是一種著名的法國香水,但“Poison”在漢語中代表的是毒藥的意思。再次,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字形差異大,漢語是表義文字,英語是表音文字,所以漢英字形所表現的美感區別也很大。如一則漢語公益廣告由漢字“毒”和“壽”拼湊而成,壽倒寫在毒的上面,其標題是反毒得壽。這則廣告充分體現了漢語廣告的字形美,以及漢字所帶來的語意美。由于英語是表音文字,字形的表義功能大大降低,所表現的美感就遠不如漢字豐富。最后,英漢兩種語言句法差異很大,英漢句子所體現的美感也相差很大。漢語廣告多采用四字結構,常用習語以及家喻戶曉的詩句等句型結構。這些句型結構緊湊,表達的信息量大,聽起來和諧,迎合中國人崇尚感性、尊重權威的審美觀,跟廣告本身所提出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散播最大的信息量、獲取最大的注意力相符。英語廣告則常常采用簡單句、省略句以及短語等句型結構。這些句型結構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體現個性化運用的句型結構,符合西方人崇尚個性、追求平等的審美觀。
三、商務英語廣告中美的傳遞
(一)傳遞美的理論前提
由于廣告審美直接決定著廣告的功利性目的,所以廣告翻譯不僅要傳遞原廣告的信息,而且要傳遞原廣告的美。就美的傳遞而言,譯者可以充分發揮創造力,與原廣告競賽。因此,廣告翻譯是忠實性與創造性的完美統一。忠于原廣告的信息內容是傳遞美的理論前提,發揮譯者的創造力是實現美的傳遞的途徑。
(二)傳遞美的事實根據
廣告美的傳遞是建立在對廣告產品具體情況、文化背景的了解基礎之上的。廣告產品的具體情況為譯者發揮創造力提供了具體的現實語境,而對文化背景的了解為譯者的創造力指明了方向[9]。此外,譯者的主觀因素對傳遞美感也有重大的影響。譯者不僅要有創新思維,而且要勇于創新。創新不僅是企業的靈魂,而且是廣告的靈魂,更是廣告審美翻譯的靈魂。
(三)翻譯廣告美的可操作性手段
目的論和功能對等為廣告美學翻譯提供了理論根據和方法論。通過對大量廣告翻譯事實的研究,可以把廣告翻譯策略分為常規策略和變譯策略兩種形式。常規策略主要是直譯,變譯策略則主要是創造性翻譯。通過使用翻譯策略,可以較好地實現英語廣告的美感傳遞,達到正確理解英語廣告的文本目的,使讀者有種美的享受。
除了具備以上語言特點外,商務英語還具備以下語篇特點:a.較強的語域特征和目的性(Ellis,2002);b.較強的程式化色彩;c.獨特的語篇文體特點。
2目的性原則與商務英語翻譯論文
由德國的萊斯(K.Reiss)、費米爾(H.JVermeer)、諾德(ChristianeNord)等學者提出的譯文功能理論為翻譯理論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他們認為,翻譯是一項有目的的(in-tentional)交際活動,翻譯的目的大致可分為三種:譯者的目的(如賺錢)、譯文在譯語文化中的交際目的(如傳遞信息)以及某種翻譯方法或策略所要達到的目的(如直譯以顯示源語的語言結構特點)。
根據目的性原則,翻譯的過程應以譯文在譯語文化中實現其預期功能為標準。比如在市場營銷這一商務活動中,達到商家的促銷目的是廣告翻譯的首要原則。這一原則決定了譯者在廣告翻譯中應考慮以下三個因素:譯文語體、讀者反應和譯語文化。首先,廣告翻譯要遵循譯入語的廣告語體風格。根據目的論,商務廣告翻譯要符合譯語廣告文體的語言風格,即簡約洗練、有吸引力,盡量做到語出不凡。
其次,廣告翻譯應該以讀者為中心,注重讀者反應。我們可以通過使用地道的語言,特別是套用譯語文化中家喻戶曉的名言、名句對譯文讀者進行情感傳遞。這能幫助譯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實現其預期功能。例如,某國產香煙進入英國市場時,推出了這樣的廣告語:tosmokeornottosmoke,thisisaquestion.這則廣告戲謔地套用了莎翁名言tobeornottobe,thisisaquestion,不僅大大增加了廣告的新奇性,還通過這種原汁原味的語言營造了一種親切的氛圍,使讀者看過之后,不禁會心一笑,產生了消費欲望。
最后,廣告翻譯還應尊重譯語文化,確保許多學者(Dudley,1998;王曉輝,2001;李明,2004)將商務英語的使用和翻譯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加以研究。在總結了商務英語語言特點基礎上,介紹了現今翻譯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三種理論:目的論、順應論和功能對等理論,并通過實例翻譯說明其在商務英語翻譯中的適用作用。
1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和語篇特點商務英語完全具有普通英語的語言學特征。與此同時,商務英語又是商務知識、管理技能和英語語言的結合,因而其本身又具獨特性。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包括:a.具備較強的客觀性;b.使用平實、準確的表達方式;c.具備獨特的行業特點。
除了具備以上語言特點外,商務英語還具備以下語篇特點:a.較強的語域特征和目的性(Ellis,2002);b.較強的程式化色彩;c.獨特的語篇文體特點。
2目的性原則與商務英語翻譯
由德國的萊斯(K.Reiss)、費米爾(H.JVermeer)、諾德(ChristianeNord)等學者提出的譯文功能理論為翻譯理論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他們認為,翻譯是一項有目的的(in-tentional)交際活動,翻譯的目的大致可分為三種:譯者的目的(如賺錢)、譯文在譯語文化中的交際目的(如傳遞信息)以及某種翻譯方法或策略所要達到的目的(如直譯以顯示源語的語言結構特點)。
根據目的性原則,翻譯的過程應以譯文在譯語文化中實現其預期功能為標準。比如在市場營銷這一商務活動中,達到商家的促銷目的是廣告翻譯的首要原則。這一原則決定了譯者在廣告翻譯中應考慮以下三個因素:譯文語體、讀者反應和譯語文化。首先,廣告翻譯要遵循譯入語的廣告語體風格。根據目的論,商務廣告翻譯要符合譯語廣告文體的語言風格,即簡約洗練、有吸引力,盡量做到語出不凡。
其次,廣告翻譯應該以讀者為中心,注重讀者反應。我們可以通過使用地道的語言,特別是套用譯語文化中家喻戶曉的名言、名句對譯文讀者進行情感傳遞。這能幫助譯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實現其預期功能。例如,某國產香煙進入英國市場時,推出了這樣的廣告語:tosmokeornottosmoke,thisisaquestion.這則廣告戲謔地套用了莎翁名言tobeornottobe,thisisaquestion,不僅大大增加了廣告的新奇性,還通過這種原汁原味的語言營造了一種親切的氛圍,使讀者看過之后,不禁會心一笑,產生了消費欲望。
最后,廣告翻譯還應尊重譯語文化,確保的乘客),使那種體現公司和乘客之間的人情味變得蕩然無存,以致大大地削弱了原廣告的廣告效果。賈文波(2000)建議在譯文中使用第二人稱用語(You)代替“guests”來順應英語廣告中“顧客至上的信念”。他把上述廣告改譯為“:Giveyouapleasantridealltheway!”,顯然與原譯相比,預期讀者更樂于接受后者。
4功能對等理論與商務英語翻譯
奈達的翻譯理論“以目的語和目的文化為依歸,以譯文和譯文讀者為中心”(郭建中,2000),其核心即為“等效”理論。作為語言共性論者,奈達主張翻譯是“可譯”的且提出了“動態對等”和“功能對等”。
奈達將“功能對等”定義為“最為切近的自然的對等”(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Nida,1969;2001)充分反映了對于翻譯中不存在像數學中那樣的“完全對等”(com-pletelyequivalent)的認識,而只能是基于各種不同程度的“切近”的“功能對等”。這個“功能對等”應當涵蓋(所指和聯想)意義、語境、文化、文體、信息、認知和經驗等諸多內容?!肮δ軐Φ取奔润w現了翻譯(尤其是文學性翻譯)的“可譯性”,也體現了“可譯”程度的相對性或“動態性”,合理地解決了翻譯中的文化因素、作者與原文讀者及譯者與譯文讀者的關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