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護理安全概念大全11篇

      時間:2023-06-01 15:57:03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護理安全概念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護理安全概念

      篇(1)

          1.調查對象:隨機選取醫學院校3年制高職護理專業一 年級(第二學期末)學生80名(均為女生),平均年齡20歲。

      2.調查方法:設計并印發統一的生物安全防護知識調查 問卷。通過不記名答卷的形式當場填涂并回收問卷,回收80 份問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答卷77份,取消3份填涂不 合格問卷。

      二、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護理專業學生僅對六步洗手法、醫院感染 概念較為清楚,認知率分別為92. 2%、1% ;而對標準預防的 概念、職業暴露后的處理方法、醫療廢物的處理方法、生物安 全防護概念等認知率較低,結果見表1。

      篇(2)

      近年來,患者安全問題已成為全球醫療衛生行業的突出問題。患者安全是衡量護理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而提供高質量的衛生保健服務是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根本宗旨。安全文化建設可有效減少或避免差錯及意外事件發生,建議醫療機構通過安全文化測評促進其現狀的積極轉變[1]。本研究對患者安全文化及其相關研究進行綜述,希望為我國護理安全管理提供新的視角。

      1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一詞是在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調查中提出來的,隨后在高風險行業的安全管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2]。由于其概念抽象且內涵復雜,目前學術界對安全文化的定義尚未達成統一。英國安全健康委員會將安全文化定義為:個人和群體的價值、態度、觀念、能力及行為方式的產物,決定了對組織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的承諾,以及該組織的風格與熟練度。美國衛生文化和衛生安全專家凱澤教授將安全文化定義為:個人或機構行為的一種整體模式,以共同的信仰和價值為基礎,不斷努力,將服務過程中可能引起的患者傷害降至最低[3]。安全文化是將文化的所有內涵向以安全為目的的方向推進的一種統一的組織行為,以及機構內所有人員對待安全的共同態度、信仰和價值取向[4]。不論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還是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安全文化都是根本。

      2患者安全文化

      2.1患者安全文化的概念

      Singer[5]于2003年將安全文化引入醫院管理中,提出患者安全這一概念,即醫護人員或醫療機構以共同的信仰和價值為基礎,將服務過程中可能引起的患者傷害降到最低。其核心內涵可以理解為希波克拉底誓言:無損于患者為先(Firstdonoharm)。可以看出,安全文化就是將文化的所有內涵向以安全為目的推進的一種統一的組織行為[6]。

      2.2患者安全文化提出的背景

      美國醫學研究院在1999年發表的“ToErrorIsHuman:buildingasaferhealthsystem”報告中指出:美國每年因可預防性醫療錯誤導致4.4萬~9.8萬人死亡,居死亡原因的第八位,國家醫療總成本損失達170億~290億美元[7]。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各國醫療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3.2%~16.6%,全球約1/10的住院患者蒙受過因醫療不當而造成的不必要傷害,這種風險在發展中國家更高[8]。該報告引起了世界各國對患者安全的高度重視。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醫療差錯的發生是系統問題,發展安全文化是加強患者安全的潛在戰略[9]。衛生保健機構逐漸意識到通過改變組織文化來提高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2.3患者安全文化的組成要素

      目前,關于患者安全文化的構成要素仍存在爭議,但有些要素被認為是必不可少的:(1)領導層重視患者安全,并采取積極行動。對于保障醫療安全而言,領導屬于基本因素,所以建立安全文化的首要步驟是確保領導和整個組織都認識到關注患者安全的重要性[10]。(2)能及時報告錯誤,并對系統做出改變,而不是懲罰個人。美國醫學研究所指出,構建更安全的衛生保健體系最大的挑戰就在于改變懲罰性文化,把錯誤作為改進系統,從而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的機會[11]。(3)崇尚學習型組織,注重教育和培訓。向管理者、醫生、護士及其他員工提供安全科學的教育和培訓[12]。(4)良好的團隊合作以及有效的溝通交流。患者安全文化的重要構成因素之一是發展有效的團隊,包括團隊合作訓練以及改善溝通與交流等。另外,協作和交流的范圍還可以延伸至患者及其家屬,鼓勵他們參與到疾病的治療和護理當中[13]。

      2.4患者安全文化測評工具

      目前公開發表的用于患者安全文化測評的問卷有5個:(1)醫院患者安全文化調查表(HospitalSurveyonPatientSafetyCulture,HSOPS);(2)安全態度量表(SafetyAttitudesQuestionnaire,SAQ);(3)安全氛圍刻度表(SafetyClimateScale,SCS);(4)斯坦福/患者安全咨詢中心文化調查表(Stanford/PSCICultureSur-vey,Stanford/PSCI);(5)醫院病室安全氛圍調查表(TheHospitalUnitSafetyClimateMeasure,Husc)。其中SAQ、HSOPS是目前美國醫療機構中應用最廣泛的兩個問卷。國內關于患者安全文化測評的研究較晚,2008年,陳方蕾[14]在SAQ基礎上漢化修訂形成中文版患者安全文化測評問卷(PatientSafetyCultureAssess-mentScale,PSCAS),Cronbach’sα系數為0.72~0.88,重測信度為0.70~0.90。2009年,李漓等[15]漢化HSOPS,形成中文版醫院患者安全文化調查表,總Cronbach’sa系數為0.89,內部一致性較高。雖然對于患者安全文化的測量已有數種量表,但現有量表的成熟度不一,應根據我國文化和國情研制本土化測評工具。

      3患者安全文化感知的影響因素

      在大多數衛生保健環境中,與患者接觸最多的是護士,有研究證明護士是可以阻止患者發生錯誤的人[16]。通過回顧文獻,本研究總結歸納了個人及機構兩方面可能影響護士對患者安全文化感知的因素。個人因素主要為護士一般資料,機構因素主要為醫院不良事件上報制度及專業護理實踐環境。

      3.1護士一般資料

      護士一般資料包括受教育程度、職稱、職務、年齡、工作年限等,這些均被證實與患者安全感知有關。肖晶晶等[17]對武漢市4所三級甲等醫院急診科97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工齡、不同職稱護士對患者安全態度感知存在差異。李倫蘭等[18]的調查顯示,護士長安全文化量表條目同意率大多高于責任護士和主班護士,外科護士條目同意率大多高于其他科室護士,急診科護士條目同意率最低。

      3.2專業護理實踐環境

      Zelauskas和Howes將護理工作環境定義為:通過授權使護士擁有更多自主性、對工作的控制權和責任感的工作環境。研究中也經常使用專業實踐環境或護理實踐環境概念。專業護理實踐環境是美國“磁性醫院”的關鍵特征,能對護士的態度和專業護理實踐行為產生顯著影響[19]。Leiter等[20]研究發現,對護理工作支持度高的環境,可使護士有更多的工作投入,進而患者獲得更安全的護理。田敏等[21]的研究顯示,護士工作環境是影響患者安全的重要組織因素。護士對工作環境的感知與對安全文化的感知顯著正相關,護士工作環境感知是患者安全文化感知的預測因子[22]。因此,管理者應為護士提供更多支持,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提高患者安全文化感知,保障患者安全。

      3.3不良事件上報制度

      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對于促進安全文化建設、加強患者安全意義重大,但護理不良事件高發生率與低報告率的矛盾也引起了各國重視[23]。有研究表明,良好的醫院患者安全文化能促進不良事件報告行為[24]。周珺等[25]對安徽省內69家醫院的217名護士長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護理不良事件報告障礙的3個維度中,懲罰性文化維度得分最高,且懲罰性文化維度與醫院患者安全文化水平呈顯著負相關。尹小兵等[26]對上海市3所三級醫院65個科室766名臨床護士的調查顯示,護士不良事件認知總體正確率為84.2%,報告流程維度正確率最低為64.7%,無懲罰的醫院安全文化與不良事件報告行為呈正相關。由此可見,建立完善的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和安全文化測評機制,有助于提高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率,營造積極的醫院患者安全文化。

      4小結

      患者安全文化的研究為我國護理安全管理和預防護理差錯事故提供了全新視角。但目前該類研究多為描述性研究,且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不論是理論研究還是測評工具都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因此,我們還需加快研制本土化測評工具的步伐,進一步揭示患者安全文化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并在實踐中驗證和推廣患者安全文化理論。

      作者:陳參參 胡艷麗 劉真亞 魏萬紅 單位:1.鄭州大學護理學院 2.黃淮學院

      參考文獻:

      [1]KohnLT,CorriganJM,DonaldsonMS.Toerrishuman:buildingasaferhealthsystem[D].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iesPress,2000.

      [2]劉泰華.安全文化概念與應用研究[J].勞動保護科學技術,1995,15(4):11-14.

      [3]HirschRR,NicoleLD,MarkAC,etal.Theroleofleadershipinin-stillingacultureofsafety:lessonsfromtheliterature[J].JournalofHealth-careManagement,2004,49(1):47-59.

      [4]DeilkasET.Patientsafetyculture-opportunitiesforhealth-careman-agement[D].Oslo:UniversityofOslo,2010.

      [5]SingerSJ,GabaDM,GeppertJJ,etal.Thecultureofsafety:resultsofanorganizationwidesurveyin15Califomiahospitals[J].QualityinHealthCare,2003(12):112-118.

      [6]譚琳玲,李亞潔,李洪亮,等.構建醫院安全文化保障患者安全[J].護理研究,2006,20(4):856-859.

      [7]InstituteofMedicine.ToErrIsHuman:BuildingaSaferHealthSystem[M].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icsPress,1999.

      [8]WorldHealthOrganization.10FactsonPatientSafety[EB/OL]..

      [9]VogusTJ,SuteliffeKM.TheSafetyofganizingSeale: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abehavioralMeasureofsafetycultureinhospitalnursingu-nits[J].Med-Care,2007,45(1):46-54.

      [10]韓光曙.醫院的安全文化與醫療安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20(3):129-131.

      [11]InstituteofMedicine.Crossingthequalitychasm:Anewhealthsystemforthe21stcentury[M].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yPress,2001.

      [12]SummersK.Castingyournetwide:Aninnovativeprocessforclosingthelooponriskmanagementreporting[EB/OL].http:///Depart-ments/legalmed/jnrm2004/ummers.pdf.

      [13]WeingartSN,PagovichOBA,SandsDZ,etal.Whatcanhospitalizedpatientstellusaboutadverseevents?Learningfrompatient-reportedinci-dents[J].JournalofGeneralInternalMedicine,2005,20(9):830-836.

      [14]陳方蕾.醫院護理人員病人安全文化評價的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08.[15]李漓,劉雪琴.護理人員對醫院患者安全文化的評估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4):304-307.

      [16]SorraJ,KhannaK,DyerN,etal.Exploringrelationshipsbetweenpa-tientsafetycultureandpatients’assessmentsofhospitalcare[J].JNursAdm,2014,44(10):45-53.

      [17]肖晶晶,張青,杜麗.急診科護理人員病人安全態度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4):51-54.

      篇(3)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0.172

      快速康復外科是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而發展的一種外科護理理論, 它將外科圍手術期間的多學科醫療措施給予綜合, 以通過選擇最優的護理干預路徑, 促進患者術后早運動、早康復、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目的[1]。本文通過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引入膽囊切除術患者, 通過比較術后患者下床活動時間及排氣時間, 評價該方案對患者術后康復和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因膽囊結石需行膽囊切除術患者42例, 根據入院病歷號奇偶數分為對照組(奇數組)與觀察組(偶數組), 各21例。對照組年齡35~54歲, 平均年齡(42.2±6.1)歲;男17例、女4例。觀察組年齡37~52歲, 平均年齡(41.3±5.4)歲;男18例、女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標準 入院診斷為膽囊內結石, 具有臨床手術切除指征, 病程不限, 不伴有其他系統性疾病;年齡18~60歲;所有患者均了解病情并同意治療方案;所有病例均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1. 3 排除標準 患者不能按照預期研究方案完成護理內容。

      1. 4 護理方法 對照組按照臨床常規護理內容給予護理干預, 主要內容包括:①術前護理:禁食>6 h、禁飲>2 h。術前告知患者手術方案及處理預防。給予術前心理護理干預以減輕患者對手術產生的負面不良情緒, 并在術前做好胃腸道準備護理工作。②術后護理:術后給予患者舒適護理干預, 保持病房干凈衛生、通風良好, 溫濕度適宜, 做好各種導管的護理工作, 密切觀察引流量和導尿量。術后根據患者疼痛程度適當給予疼痛藥物干預。常規鼓勵患者于術后12 h后進行床上適度活動。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措施基礎上根據快速康復外科概念給予相應處理, 具體措施如下:①不再常規給予患者術前腸道準備, 保持術前患者胃腸道的水喝電解質的平衡狀態。②不絕對要求患者禁食、禁飲的時間。但應以易消化或高能飲料為主, 避免食物的胃腸道殘留。③不再強調排氣后再進食, 術后第1天可以以少量清流質性食物開始進食, 如胃腸道條件允許可在術后第4天以后開始改進半流質飲食, 盡量減少靜脈營養液體的輸入。④盡量減少術中常規放置的導管留置時間。⑤強調對術后疼痛的持續止痛。可預防性給予患者疼痛護理干預, 不必等待患者對疼痛無法忍受后再給予止痛措施干預。

      1. 5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下床時間、排氣時間, 同時記錄術后是否發生不良反應及并發癥。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下床時間及排氣時間 對照組下床時間(14.2±4.2)h, 排氣時間(38.1±6.6)h;觀察組下床時間(5.7±4.2)h, 排氣時間(22.4±5.7)h。兩組下床時間、排氣時間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術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情況 兩組患者術后均未出現不良反應及并發癥(如皮下氣腫、膽漏、術后出血等), 兩組術后均取得良好手術效果。

      3 討論

      快速康復外科概念是在2001年由丹麥外科醫生Kehlet首次提出的[2]。近年來, 快速康復外科概念在歐美一些國家受到了極力的推廣與應用。且國內也能看見較多報道。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夠降低手術應激, 是安全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方式, 同時能夠降低手術并發癥[3]。但是由于傳統觀念和現行的醫療措施應用的不當, 造成了快速康復外科在外科圍手術期間應用的局限性[4], 使得快讀康復外科有進一步的發展和提升的空間。快速康復外科要求以減少手術應激及并發癥, 加速患者康復為目的, 通過一系列措施協同完成圍手術期的醫護內容, 主要內容包括術前宣教、選擇最優麻醉方式和給藥途徑、強調術后止痛減少術后應激反應, 強化術后患者康復。快速康復外科的有效實施, 不但要求醫護人員能夠對快速康復理念有充分的認識, 同時也需要患者和家屬能夠積極配合協同完成具體治療內容。

      本文將快速康復外科概念引入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患者護理方案。通過比較分析認為, 在常規外科護理干預措施基礎上配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內容, 并在護理實施過程中注重快速康復外科的核心理念, 提倡早活動、早康復的快速康復理念, 結果顯示與傳統護理措施相比較, 該方案能夠取得滿意的臨床護理療效, 且該方案的臨床安全性與傳統護理方式在術后并發癥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說明該方案具有安全性, 值得臨床護理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江志偉, 黎介壽.快速康復外科――優化的臨床路徑.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12, 15(1):12-13.

      [2] Kehlet H, Wilmore DW. Multimod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surgical outcome. Am J Surg, 2002, 183(6):630-641.

      篇(4)

      醫療(護理)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1]。護理差錯:凡在護理工作中因責任心不強,粗心大意,不按規章制度辦事或技術水平低而發生差錯、對病人直接或間接產生影響,但未造成嚴重不良后果者稱為差錯[2]。護理差錯分為一般差錯和嚴重差錯。一般差錯是指未對病人造成影響,或對病人有輕度影響,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嚴重差錯是指護理人員的失職行為或技術過失,給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延長了治療時間。護理缺點(陷):在臨床工作中,最常見的是雖然有某一環節的錯誤,但被發現后得到及時糾正,并未發生在病人身上(如錯抄醫囑,但未執行)的現象,稱為護理缺點[3]。護理缺點往往是構成護理差錯的危險因素,而護理差錯又是構成護理事故的危險因素。因此,對護理差錯、護理缺陷的有效管理是防范、杜絕護理事故的重要手段。

      1.2國外相關概念

      國外沒有與之完全對應的概念,但有幾個概念與之密切相關。錯誤(error):是沒實施原定正確的計劃或采取不正確的措施去達到目標。錯誤不一定都導致傷害后果[4]。未遂過失(nearmiss):在醫療過程中,的確存在了某些錯誤或異常事件,由于有意或無意的實時介入,錯誤的結果并未真正發生于病人身上[4]。臨床異常事件(clinicalincident):任何對病人、探視人員或工作人員導致傷害、或有傷害可能的事件,或任何導致設備或財產的功能障礙、損害或丟失的事件,或任何可能導致投訴的事件[4]。

      醫療不良事件(medicaladverseevent):是指非有意的傷害或并發癥導致病人出院時的失能(disability)、死亡或住院時間延長,它是由醫療衛生處置而非病人的疾病過程所導致的[4]。可以看出,國外所指的未導致病人傷害后果的錯誤、因醫務人員的錯誤導致的對病人有傷害可能的臨床異常事件、未遂過失等則可以稱為醫療差錯。有傷害后果的錯誤即為醫療不良事件,也就是我國所定義的醫療或護理事故。值得注意的是,國外對護理錯誤及相關內容的管理范圍大于我國的護理差錯、事故等。這是我們進行護理安全管理時應考慮的問題。

      2國外差錯事故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2.1護理差錯事故管理的理論基礎

      對差錯如何進行管理取決于人們對差錯原因的認識。英國心理學家Reason[5]提出了兩種不同觀點,即個人觀(person-alapproach)和系統觀(systemapproach)。個人觀認為錯誤主要是個人原因引起的,是由于人們的心理失常如遺忘、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積極性、粗心大意、疏忽、輕率等。因此,防范錯誤的對策就是處罰犯錯誤的人,如點名批評、教育、罰款、甚至威脅等,以提醒當事人和其他人更加小心,減少個人非正常行為的發生。而系統觀認為,是人就會犯錯誤,即使最好機構內的最優秀的工作人員都有可能犯錯誤。錯誤的原因主要在于系統的問題而非人的行為失常。這些因素包括工作環境中錯誤反復發生的隱患以及引起這些錯誤的組織程序。當錯誤發生后,事情的關鍵不是追究誰犯了這個錯誤,而是弄清系統出了什么問題以及為什么出現這些問題。防范錯誤的對策是,從組織機構的角度系統設計防御錯誤的機制,減少人犯錯誤的環境和機會[5]。

      個人觀與系統觀在對錯誤發生的原因與處理方法上的觀點是截然不同的。個人觀注重懲罰犯錯誤的人。它有兩個主要弊端。其一是將個人的錯誤與整個系統的問題隔離開來,事實上,很少有錯誤完全是個人的原因引起的。若不重視對系統問題的分析和改進,即使懲處了錯誤的當事人,同樣的錯誤可能會再次發生。另一弊端是犯錯誤的人因害怕受責備或羞辱,便有可能將大量可以隱瞞的錯誤都隱瞞下來,這樣使相關部門或管理者失去了從差錯中進行學習的機會。因此,很多高風險行業如民航、核電等在錯誤管理方面就采取了系統觀[6]。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病人安全專家Leap博士[7]提出,發生差錯后擔心被懲罰是當今醫療機構內病人安全促進的惟一最大障礙。在醫療機構內,很多錯誤重復發生,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們管理的方式存在問題。

      2.2國外護理差錯事故管理的實踐

      2.2.1基于錯誤管理系統觀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個人和群體對待安全及安全管理的價值、態度、觀念、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總和。醫療機構應改變傳統的“責備與羞辱”的文化,構建積極的安全文化。積極的安全文化包含四個方面:報告文化(reportingculture)、公平文化(justculture)、彈性文化(flexibleculture)和學習文化(learningculture)。如果一個機構具有積極的安全文化,就會在組織內形成一種氛圍,人們都愿意報告異常事件及未遂過失并從錯誤中進行學習[8]。“針對系統+非懲罰性環境”是醫院先進安全文化的一個重要標志。積極的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靈魂,是安全管理成功與否的一個決定性因素[8]。

      2.2.2不良事件或臨床異常事件報告系統。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或地區,已建立了不同類型的醫療不良事件報告機制。它包括內部報告和外部報告;外部報告報又包括自愿報告與非自愿報告[9]。自愿報告是目前大力提倡的。病人安全報告的形式有多種,包括網絡報告、電話報告、書面報告等。報告者可以報告自己發生的問題,也可以報告所見他人發生的問題。自愿報告系統采取了匿名的形式,對報告人嚴格保密。所報告的資料不得作為法院官司的證據。有關部門對報告的人給予鼓勵甚至獎勵。一些地區建立了異常事件自愿報告系統,如:某醫院護理事件的報告包括藥物不良事件通報系統、針刺傷通報系統、跌倒通報系統、管道滑脫通報系統、不明發熱通報系統、給藥異常通報系統。報告系統鼓勵對涉及到病人安全的各種事件資料的收集,并組織專業人員對所報告的資料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給相關部門及臨床提供反饋,必要時提供及時干預,減輕事件后果的嚴重性。

      2.3不良事件或臨床異常事件報告系統實施后的效果

      實施病人安全通報系統的國家或地區,所通報的醫療不良事件數量都有很大增加。如美國某醫院在實施這種新的報告制度后,第1年的錯誤報告率增加了60%。這樣使原來一些隱藏在冰山一角下面的錯誤浮出水面,便于進行分析和改進[9]。美國健康服務組織認證聯合委員會(JCAHO)的前哨事件報告項目將易致人死亡的高濃度氯化鉀撤出了護士治療室[9]。澳大利亞病人安全基金會建立的臨床異常事件報告系統(clinicalincidentreportingsystem),2年內醫務人員報告了280起病人跌倒事件。作為對跌倒事件的反應,人們設計了一個跌倒危險性評估表,對每一位65歲以上的病人住院時進行跌倒風險性的評估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由此,病人在醫院因跌倒而致骨折的人數得到了明顯降低[10]。

      3我國護理差錯事故管理現狀

      3.1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

      我國護理差錯管理方式仍遵循1982年衛生部頒布的《醫院工作制度和醫院工作人員職責》的相關規定。主要內容有“各科室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由本人及時登記發生差錯、事故的經過、原因、后果。護士長及時組織討論與總結。差錯、事故發生后,按其性質與情節,分別組織全科或全院有關人員進行討論,以提高認識,吸取教訓,改進工作,并確定事故性質,提出處理意見。發生差錯、事故的單位或個人,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后經領導或他人發現時,須按情節輕重給予處分。”[11]對于醫療(護理)事故的報告,以我國2002年9月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三、十四條關于醫療事故報告制度的規定為主[2]。從有關規定可以看出,護理差錯或事故的報告仍為強制性的,至少是非自愿性的。對差錯的處理以找出責任人為主,對責任人或科室進行相應的處理。處理方法包括檢討、批評教育、罰款、、降職、停職、甚至吊銷執業證書等。不難看出,處理的原則還是找出犯錯誤的人、弄清其責任的大小并對個人或科室進行批評處罰。醫務人員、醫療機構因為害怕受批評處罰、害怕曝光等,只得報告那些不得不報的事件。本質上還屬于責備與羞辱的文化狀態,且現有的通報系統缺乏對上報資料的分析和利用。

      3.2護理質量控制中對護理差錯事故管理的有關規定

      護理質量管理標準中提出了不同等級醫院嚴重護理差錯、護理事故發生的次數規定,如三甲醫院百張床年嚴重差錯次數不超過0.5次,事故為零[12]。這顯然是注重終末管理而非過程管理。不排除為了達到這一標準,科室有意減少上報差錯次數的情況。從過程管理的角度來講,應該是錯誤暴露得越充分越好,差錯報告的次數不代表病人安全的程度。相反,它反映安全文化先進的程度。

      4對我國護理差錯事故管理方法的改進設想

      改革傳統文化,重視對系統的改進而非對個人的處罰,建立有效的病人安全事件通報系統是護理差錯事故管理改革的方向。

      4.1改進安全管理質量評價標準

      安全管理要將重點轉移到過程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并實施。不能以差錯報告的次數來評價病房安全管理的水平。

      4.2改進對差錯事故管理的方法

      篇(5)

      選擇選修本門課程的護理學專業本科生作為調查對象。選修《護理與病人安全》的護理本科生共112人,其中一年級38人,占33.9%;二年級70人,占62.5%;三年級4人,占3.6%。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

      病人安全教育采用專題講授、學生分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例如在“用藥與病人安全”這個專題,提前公開討論題目,由學生小組搜集相關材料,設計制作PPT,并由學生匯報討論,從多個角度闡述問題。

      1.2.2調查方法

      在開課前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統一發放問卷,30min后回收,發放問卷103份,回收有效問卷103份,回收有效率100%。課程結束后對學生再次進行問卷調查,統一發放問卷,45min后回收,發放問卷112份,回收有效問卷112份,回收有效率100%。

      2結果

      2.1開課前調查

      在開課之前,有24%學生未聽說“病人安全”這一概念;62%學生認為護理職業屬于中度風險,38%學生認為護理職業屬于高度風險;學生普遍認為醫護工作中洗手很重要,但對手衛生的正確理解不足10%。對什么是差錯事故,等級是如何劃分的,發生差錯事故后應該怎樣處理,回答正確率不足20%。

      2.2課程結束后調查

      課程結束后,學生對病人安全知識掌握程度有了很大提高。除護士被HBsAg陽性病人使用針頭扎傷時的職業防護措施、醫療差錯事故發生的原因、不良事件分級之外,其他題目的回答正確率都超過50%以上。見表1。

      3討論

      2008年,WHO病人安全聯盟啟動“醫學本科生病人安全教育”項目[1]。2009年初確立11個課程指南題目,包括病人安全基本概念,人體工程學因素及對病人安全的重要性,醫療系統復雜性對病人的影響,如何成為團隊中的有效成員,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如何處理臨床風險,質量改進方法介紹,病人參與病人安全活動,加強感染控制、降低院內感染,病人安全與介入性診療,提高藥品安全[2]。2010年WHO病人安全聯盟在全球11所醫學院校試行醫學本科生病人安全教育指南,旨在促進醫學本科生病人安全教育在全球范圍的推廣和普及,從源頭遏制或減少醫療差錯的發生,最大程度地促進病人安全。

      3.1病人安全教育的目標要求

      保證病人安全是醫護人員的首要任務,也是所有醫學類本科生都應具備的能力。相關研究表明,教育和培訓是達到這一目標的關鍵,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確病人安全的重要性,將“病人安全”的意識整合到今后的專業課學習過程中以及醫療和護理服務的各個環節,使其在學習和工作中能夠自覺地掌握并執行安全的醫療護理行為、規范和程序,為服務對象提供優質的健康維護,防止和減少傷害病人的事件發生,正確地對待醫療不良事件,構建積極安全文化管理對策[3-4]。圍繞醫學模式轉變和倫理、法律的要求,培養學生主動尋找護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懂得關注、關懷和關愛病人,保障個體生命價值,讓學生在潛移默化、持續的教育中鞏固生命珍貴、病人安全第一的理念[5]。

      3.2病人安全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按照醫學類專業本科生病人安全教育課程指南的要求,結合我國醫療衛生工作和醫學教育實際,我院開設的《護理與病人安全》課程共設9個專題的內容,包括病人安全影響因素,手衛生與病人安全,安全用藥,病人安全文化建設,臨床工作中的病人安全,職業防護,病人安全目標解讀,醫護行為的倫理與法律、差錯事故防范,病人安全教育[6-10]。這些內容與WHO關于“醫學本科生病人安全教育”課程指南題目的內容相對應。每一專題主要圍繞該專題對于病人安全的重要性、現狀、目標要求的理論和實踐層面進行闡述。每一專題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例如,病人安全因素分析這一專題,我們通過醫學發展史、醫學模式轉變、目前社會公共衛生和醫院病人安全現狀,闡述影響病人安全的因素,介紹保證病人安全的新理念、新技術,同時還闡述了和諧的醫患關系、良好的溝通策略是確保病人安全的重要因素,系統介紹了循證護理學應用對保證病人安全所起的重要作用。有關病人安全課程的教學方法應特別注意兩點:一是理論講授與視頻資料觀看、案例分析討論結合,積極創建以問題為基礎、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形式,生動的案例,有視覺沖擊的視頻資料,眾多學生參與、多角度的討論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課程的內容講授與專業思想教育、護理人文理念教育相結合。由于低年級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定,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臨床護理專家通過經驗分享,注重言傳身教,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能鼓勵學生牢記職業責任,把病人安全放在第一位。教師精心準備每一堂課,注重材料收集、課件制作、內容講授等每個細節,對學生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篇(6)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7526(2012)12-0106-01

      1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餐桌飲食質量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經逐漸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頭號殺手。心血管疾病是血管疾病和心臟疾病的統稱,具體還可以表現為腦血管疾病和肺循環疾病等多種形式,其中最常見的為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同時也是危險性和突發性最高的兩種,下面就心血管護理的安全管理進行簡單的介紹。

      2 心血管護理安全管理簡介

      2.1 護理安全管理的概念:在護理安全管理中護士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處的位置極為重要,主要原因有護士是患者進行自主護理的協作者和教育者,同時也是患者與醫生之間的代言人以及整個患者群體的管理者,總得來說護士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不僅要負責患者的安全,同時還要負責對患者的安全進行管理,是一個肩負著管理研究與改進的雙重角色。而護理安全管理是指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針對可能引起或導致患者發生法律和相關規章制度允許外的機體結構、心理或功能上損害、缺陷或死亡等的管理活動,其不僅包括護士的執行安全,同時還包括保證患者享受到應有的良好服務和護理等。深入的分析和概括護理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不安全因素,不僅能夠為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理論基礎,同時還是有效的減少醫患糾紛和加強整個護理工作的水平。

      2.2 護理安全管理中隱患分析:在護理過程中首先應該注意的是環境因素,包括患者床位的穩固性、周邊物品擺放的合理性,室內光線的強弱,地面是否濕滑造成跌倒等;其次是藥物因素,在使用藥物之前首先應該了解患者是否具有不良反應或者過敏癥狀,而對于鎮靜劑、心血管擴張劑及強心劑的使用應該嚴格遵守相關的規范和標準且對患者進行宣傳教育,避免造成不良傷害;最后是由于患者自身的協調功能差導致跌倒、墜床或燙傷等,此外由于心肺功能較差或者情緒低落導致的自殘、自殺等心理不安全因素也是應該重點注意的方面。

      3 心血管內科安全管理的策略

      3.1 入院評估的安全管理:入院評估是對患者進行安全護理管理的首要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不僅要求護理人員對于重癥或者緊急的病人應該安排在靠近護士站的房間以方便搶救和病情觀察,同時還應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合理的安排護理病房的類型及位置遠近等。此外對于需要住院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使用床頭卡、腕帶等等級標示制度,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還可以考慮留院陪伴以最大限度的確保患者的安全。

      3.2 重點患者和重點環節的安全管理:所謂的重點患者是指在治療過程中表現出病情較重或需要特殊照顧的患者,如急性心衰竭、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患者均應安置在重癥監護室進行密切的心理、生活或療效觀察,在保證護理工作預見性和準確性的同時做到全面、準確和及時的掌握患者的情況。此外對于一些年老、行動不便和患病種類較多的患者也屬于重點看護的對象,由于老年患者屬于心血管內科疾病的多發人群及重點看護人群,所以對于這類患者的安全管理也應該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還有就是對于患有血壓病的老年患者極易出現飯后低血壓、性低血壓和藥物性低血壓,所以在進行安全護理時應該盡量安排患者進行臥床休息,在改變或者下床行動時應保證動作緩慢或有專人進行幫助,此外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還應建議家人陪護,如果家人不能陪護的應該簽訂說明病情的協議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醫患糾紛。另外采取簡單易懂的語言向老年人進行護理安全措施的講解,及時進行溝通也是減少和降低安全隱患的重要措施。

      重點環節的安全管理可以分為對于醫院感染防控的重點管理和針對重點區域和時段進行重點管理等兩個方面,其中第一點是指由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為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或老年人,很容易感染流行病毒延誤治療或者加重病癥,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做好病房環境及個人的衛生工作,采用無菌技術進行操作以降低發生感染的可能性。而第二點是指對于廁所、門窗、用水房等容易發生意外的區域應該安排專人進行管理,保證隱患的及時發現和排除。此外重點時段是指在患者就餐或起床的時段應該增加護理人員的數量進行相關的協助工作,而對于患者因起夜時易發生意外的時間應該采取雙板或者倒班的制度。

      3.3 患者出院前的心理康復指導: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反復性和難治愈性等特點,多數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會經歷長時間的恢復和反復治療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極易產生沮喪、不安和情緒激動等影響治愈效果或配合程度的不安全心理因素,所以安全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及時發現和消除其不良情緒,幫助正確的認識和了解患病的本質和特征,在保證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加強患者心理康復的指導。此外還應該向患者或其家屬耐心、詳細的講解相關的日常飲食注意事項或者需要進行進補或調養的環節,這樣不僅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壓力,同時還

      有助于患者身體和心情狀態的同時恢復。

      4 結語

      通過上文對于心血管護理安全概念和相關影響因素的簡單介紹,加深了對安全護理管理的認識以及相關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雖然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安全還存在較多需要改進和分析的方面,但隨著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的不斷提高,一定能夠使心血管內科護理的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篇(7)

      實習護生是護理隊伍中的特殊群體,在臨床工作中面臨嚴峻的職業危險。對職業暴露危害認識不足、診療操作技術不熟練,缺乏臨床經驗和防護知識是實習護生成為職業暴露高危人群的主要原因。本文對2011級185名實習護生的職業暴露相關知識和職業暴露情況進行調查,分析職業危害的現狀和原因,提出采取的對策,以期有效防止職業危害的發生。

      一、對象與方法

      選擇2011級實習期滿6個月的185名護理專科生作為調查對象,對職業暴露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和職業暴露情況調查。相關知識內容包括院內感染的概念、途徑、原因、職業防護的內容、針刺傷的概念、預防、銳器盒的使用及經血傳播的疾病。

      二、結果

      1.相關知識情況

      185名實習護生對知識掌握、熟悉、了解、不知道的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對院內感染的概念、途徑、原因掌握和熟悉的人分別占38.9%、40.6%、28.2%,都不到50%。職業防護的內容不知道的占17.3%、熟悉和掌握的占26.5%。醫療銳器傷的概念不知道占到了8.1%。針刺傷的預防不知道的占10.3%。銳器盒的作用掌握和熟悉只占47.9%,經血傳播疾病了解占40.5%、不知道的占4.3%。在臨床工作中,實習護生每天要完成大量的注射、輸液等護理技術操作,與各類病人、注射器、輸液器及采血針等醫療銳器接觸的機會多,許多實習護生防護知識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增加了職業暴露的機會。

      2.職業暴露情況

      185名實習護生中,被銳器或針頭扎傷手高達16.8%,被患者體液污染皮膚或黏膜占29.25%,被患者抓傷占13.5%,被病房內物品損傷占26%。實習護生已成為院內感染的高危職業群體。

      三、討論

      1.實習護生防護知識缺乏

      學院未設置職業安全防護課程,老師的防護知識不足,實習護生在校學習的知識掌握不牢。實習醫院重點抓學生的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職業安全教育普及和安全管理不到位,對職業暴露疏于防范,是造成實習護生職業暴露重要原因。職業暴露的主要環節:在整理銳器物、拔針、加藥過程中、穿刺過程中、分離針頭、操作后重套針帽等操作過程中。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經驗不足、技術不熟練。另外,實習護生常接觸到各種化學消毒劑、固定劑等,可以通過呼吸道和皮膚的接觸對人體造成傷害。

      2.職業暴露自我防護意識薄弱

      實習護生對職業暴露的嚴重后果認識不足,如抽血、輸液、輸血時,在進行某些具有化學危害性損傷的操作如配置化療藥物、使用某些消毒劑時不帶手套。發生職業暴露問題后, 未按正確程序處理傷口,未進行血液檢測和及時上報,面臨針刺可傳染乙型肝炎等嚴重的職業隱患,個人身心健康受到威脅。

      3.護理環境不安全

      一些安全的護理工具,如利器盒、負壓標本試管采血針等沒有在臨床普遍使用。

      四、對策

      1.加強職業暴露的防護教育

      增設護理職業暴露防護課程,正確講解銳器物、針管等危險物品的開啟、使用及處理方法。實習前開展職業暴露防護的強化培訓,進行系統管理干預,使學生盡早樹立職業安全意識,能有效提高實習護生的職業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職業危害重在防護, 而防護的關鍵則是防護意識、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接受職業防護相關教育非常必要,能降低實習護生銳器傷的發生,是最大限度地減少職業危害的有效措施。

      2.加強職業暴露的防護帶教

      加強對帶教老師的職業防護培訓,提高帶教老師的自我防護意識。帶教老師要告知操作的程序、要點、注意事項及可能造成的職業暴露和防護措施。帶教老師要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職業防護習慣, 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使實習護生自覺接受和培養防護意識,對預防職業暴露是非常關鍵的。

      篇(8)

      [中圖分類號] R473.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1(c)-0137-04

      Anti-fall measures in elderly patients during plasma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test

      YAN Bifei1 JIN Haiyan2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Zhejiang Hospital, Hangzhou 310013, China; 2.Department of VIP Out-Patient, Zhejiang Hospital, Hangzhou 31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nti-fall measures in hospitalized elderly patients during plasma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test. Methods 177 cases of plasma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test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3 in Zhejiang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with 89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with 88 cases randomly.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 were used in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ti-fall measures. FIM scal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aptation and self care ability of patients were tested by ESCA scale. Results ①No fall was found in observation group; 6 cases with falls were found in control group, no fracture was found. ②The differences of FIM scale scores when out of the hospital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FIM scale scores in observation group 3, 6 months after the hospita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③The total score of ESCA, self nursing skills, self nursing responsibility, self-concept and health knowledge level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fter post-discharge of 3, 6 months,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Conclusion Targeted anti-fall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fall accident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during plasma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test.

      [Key words] Plasma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test; Fall; Safety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檢驗簡稱高血壓三項檢驗,目前成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分型診斷、治療及研究的重要指標。浙江醫院(以下簡稱“我院”)高血壓中心于2012年5月成立,為浙江省首家高血壓中心。中心成立以來,高血壓三項檢驗大力開展。由于本項檢查從未在我院開展,因此對于在檢驗過程中護士及患者的合作均處于從零開始階段,需要臨床護士嚴格掌握,認真安全地完成項目檢查。由于高血壓三項檢驗需采集2次靜脈血,分別為早晨起床6∶00~8∶00之間1次(要求空腹10 h以上,平臥至少5 h),立位1次(要求間隔3 h,期間可進食進飲)。采血間隔檢查時間達3 h以上,期間從臥位改為立位,持續保持立位要求3 h。人由臥位轉為立位,有500~1000 mL血液瘀滯在下肢、內臟和肺,引起心輸出量一過性減少,增加了跌倒的風險。本研究對行高血壓三項檢驗的患者進行防跌倒綜合干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行高血壓三項檢驗的患者177例,其中男128例,女49例,年齡30~82歲,平均(66.5±12.1)歲,其中>65歲者120例,高血壓診斷明確者155例,合并糖尿病59例,腦梗死99例,冠心病112例,原發或繼發性自主神經疾病40例,其他36例;排除不能配合或無法檢驗情況:體能極度虛弱站立不超過15 min;肢體活動障礙或偏癱;嚴重暈針暈血,其他醫囑不允許的情況。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89例,對照組88例,觀察組給予患者防跌倒綜合干預措施,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比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入院后常規護理措施,包括入院宣教、介紹病房環境及主管醫師等,遵醫囑給予相應護理等級及日常治療、檢查等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防跌倒綜合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2.1 跌倒評估 所有行高血壓三項檢驗患者,責任護士依據我院跌倒評分表對患者進行評分,≥4分為高危患者。包括9項條目:①最近1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經驗:1分;②意識障礙:1分;③視力障礙1分;④活動障礙、肢體偏癱:3分;⑤年齡≥65歲:1分;⑥體能虛弱:3分;⑦頭暈、眩暈、性低血壓:2分;⑧服用影響意識活動的藥物(散瞳、鎮靜、安眠、降壓利尿、鎮攣、抗癲、麻醉止痛):1分;⑨住院中無家人或他人陪護:1分。

      1.2.2 判斷性低血壓 目前沒有公認的性低血壓(OH)的診斷標準,我院采取的是根據歐洲神經病學會(EFNS)OH定義為立位收縮壓下降≥2.6 kPa(20 mm Hg)或舒張壓下降≥1.3 kPa(10 mm Hg)[4]指標。采用立式水銀血壓計和適當的袖帶測量血壓,患者平臥安靜休息20 min后測量臥位血壓,站立后即刻測量立位血壓,1、3 min后分別再測,取平均值作為立位血壓[5]。由于血壓受測量時間及頻率影響,原則上多次不同時間測量更有參考意義。本研究將符合條件者,無論時間次數均劃分為OH危險組。

      1.2.3 簽署住院患者跌倒告知書 跌倒評分≥4分和或OH高危患者,及時告知患者及家屬,由患者或家屬簽署跌倒告知書并于病歷中存檔。

      1.2.4 健康教育 主要針對患者及家屬、陪護人員,采用口頭講解、書面小冊子發放、面對面以身試教等形式講解防治跌倒的安全知識,增強患者對預防跌倒相關知識的了解,從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識。此外,對于行高血壓三項檢驗的患者及時告知檢驗的目的、方法及配合過程、注意事項等,使患者做到更好地配合檢驗。

      1.2.5 警示牌與宣傳窗 跌倒評分≥4分和或判定OH高危患者責任護士床頭懸掛“小心跌倒”牌,做好交接;病區衛生員行病房衛生處置時尤其是在雨天及濕式衛生處置時放置黃色醒目的“防滑倒”告知牌;另外在有坡度/臺階或縫隙銜接門口地面處黏貼防水“小心坡度/臺階”標示;科室護患溝通欄處張貼防跌倒口訣宣傳書,圖文并茂,避免一味地說教并請患者參與制作護患宣傳照片張貼宣傳窗處。

      1.2.6 改善環境 統一采用塑膠防滑地面,病房走廊安裝人性化扶手;采血間隔期,護士應及時將患者活動場所內照明設備開啟,合理安排護工行病房衛生處置的時間,避開患者站立位外出活動,在上午5∶45前完成病房走廊公共場所的地面衛生,告知護工及時保持地面清潔干燥,生活用品應放置在便于患者取用的地方,同時保持通道通暢,減少不必要物品或儀器放置于有礙患者活動的地方。對于高危患者,在立位活動時應有專人陪護。

      1.2.7 患者安全 教會患者正確按壓針眼并協助不便患者按壓;協助患者臥位變立位,動作緩慢,尤其對于OH者,臥位采血后延長臥床按壓針眼時間,待按壓結束后,休息至少半分鐘后再行坐起,要注意“三個半分鐘”要求,無論是否有OH癥狀者,活動幅度都應緩慢,必要時專人陪護。采血間隔期,應穿防滑鞋子,避免穿拖鞋或不合腳的鞋子,鞋帶防止松解,褲管防止過長;夜班護士對于行高血壓三項檢驗的高危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數,加強巡視。

      1.2.8合理使用藥物 老年住院患者服用藥物較多,有降壓、降糖、鎮靜催眠、精神類藥物等,這些藥物的使用不同程度增加了跌倒風險。尤其早晨患者剛剛蘇醒,夜間鎮靜催眠類藥物在血液中還有一定量的藥物濃度,這也增加了安全隱患。護理人員應加強護患溝通,向患者講解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使患者了解藥物性跌倒風險。對使用可能增加跌倒危險藥物,及時評估并和主管醫生溝通,盡可能減少多種藥物合用。

      1.2.9 科學的護理管理制度 根據浙江省護理中心要求,護理部針對患者跌倒的預防及管理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臨床護士由此有依據、有計劃對患者的安全進行科學化管理。

      1.3 觀察指標

      1.3.1 日常生活能力評定 患者于出院時、出院后3、6個月進行日常生活能力評定,評定方法采用獨立測量(FIM)量表[4],FIM量表由6大部分共18個亞項目構成,包括括約肌自我控制、移動、運動能力、交流和社會認知能力等。

      1.3.2 自我護理能力的評價 采用自我護理能力實施量表(ESCA)調查患者的適應與自我護理能力。此實施量表由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健康知識水平及自我概念等4個亞項目夠成,以下再分43個有效條目,評分均采用5分制,其中有11個有效條目為逆向評分,總分共172分,自我護理能力越強者,其得分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8.0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獨立樣本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住院期間跌倒情況分析

      研究期間,觀察組患者行高血壓三項檢驗時未發生跌倒;對照組患者發生6例次的跌倒,但未有骨折等嚴重并發癥。

      2.2 兩組功能獨立性測量量表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出院時FIM量表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出院后3、6個月觀察組FIM量表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功能獨立性測量量表評分比較(分,x±s)

      2.3 兩組患者ESCA總分及各亞項目得分結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院后3、6個月在ESCA總分、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健康知識水平、自我概念等項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三項檢驗在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中對于分型診斷、治療及研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有助于臨床醫師的診療。檢驗中對于的要求直接影響化驗的結果。因此,護士有責任保障檢驗的準確性,而這當中需要護士在履行職責的同時更要兼顧患者的安全。的改變及長時間的站立位增加了跌倒的風險。因此,對于實施高血壓三項檢查中如何預防患者跌倒很重要。周君桂等[6]認為,防跌倒措施的制定要針對患者本身存在的風險及特點才會有效,形式可包括書面材料發放、墻報和護士等專業人員的口頭講解。本研究通過對該類患者進行跌倒評估、OH評估、對患者及家屬、陪護人員進行防跌倒健康教育、改善環境、合理用藥等一系列措施,從環境、患者本身、醫務人員多方面入手后,有效預防了跌倒的發生。

      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概念及基礎之一即使患者意識到自己對健康負有很大的責任,讓患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護理及治療的相關活動中,盡快地承擔起自我照顧的責任,而且一旦自我護理行發揮效果,可有效避免住院過頻,醫療費用可隨之降低,生存質量亦可得到改善。因此,自我護理能力的培養及不斷提高,對患者盡快適應及身心的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本研究的結果,患者住院期間給予護理干預模式,有利于患者盡快地融入正常生活、減輕心理壓力,更加有助于患者回歸家庭、社會。自我護理能力包含4方面的內容:健康知識的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護理的責任感和自我護理的技能。現代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要求護理工作必須更加注重“以患者為中心”[7-9]。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接受護理干預模式后的3、6個月,觀察組在ESCA總分、健康知識的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護理的責任感和自我護理技能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同期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可見,大部分患者在接受護理干預后的自我護理能力有所提高,減少了對家庭的依賴,能夠盡快地回歸社會[10]。

      綜上所述,對住院患者行高血壓三項檢驗中實施針對性的跌倒干預措施,能有效避免跌倒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Robertson D. Orthostatic hypertension:the last hemodynamic Frontier [J]. Hypertension,2011,57(2):158-159.

      [2] 樊曉寒,孫凱,周憲梁,等.中老年高血壓患者性高血壓和性低血壓與靶器官損害關系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1,91(4):220-224.

      [3] Yatsuya H,Folsom AR,Alonso A,et al. Postural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and incidence of ischemic stroke subtypes:the ARIC study [J]. Hypertension,2011,57(2):167-173.

      [4] Lahrmann H,Cortelli,Hilz M,et al. EFNS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J].Eur J Neurol,2006,13(9):930-936.

      [5]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08.

      [6] 周君桂,李亞潔,鐘小紅.老年病專科護士預防患者跌倒的工作模式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3):249-251.

      [7] 郭紅,田軍,萬巧琴.住院腦血管病老年患者陪護人員對跌倒預防知信行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70-272.

      [8] 王曉波,王欣怡.70例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河北醫學,2012,18(8):1163-1165.

      篇(9)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5(b)-0160-02

      護理安全這一概念指的是患者在接受醫院護理時,不出現違反相關法律及法規的身體上、心理上以及器官功能上的缺陷、受損,或是死亡情況[1]。安全護理作為護理工作質量的前提,也是作為優質護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減少工作差錯,降低醫療事故糾紛的關鍵環節。因此,護理安全工作在醫院護理工作內容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探討如何提高護理安全操作具有重要的實際指導意義。該研究主要探討影響護理安全的一些原因,并指出解決方法。

      1 概念

      護理安全在廣義上,其包括了護理工作者的工作安全,也就是在工作時不會遭受到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范疇之外的意外不良影響,以及身體及心理受損[2]。該研究是根據環境因素以及系統因素進行分析護理安全的影響。安全工作管理旨在確保病人的身心健康,并針對出現各種不良影響因素或是潛在原因進行有效、及時控制或是預防。安全管理作為確保病人安全的一個必要環節,能很好的幫助提高護理質量,也是幫助降低事故發生的重要步驟,在消除或是控制不良因素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分析護理安全工作的影響因素

      2.1 護士缺乏廣泛的法律知識

      護士在工作崗位上沒有認真學習與醫療工作內容相關的法律知識,以及規章制度,當患者出現疑問時,不能給予證據說明。在工作過程中沒有慎獨精神,沒有嚴格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護理操作。在工作崗位上發現缺陷時沒能主動上報領導,并采取對應的解決或補救措施。對于患者或是其家屬提出的問題,不經過思考分析或是詢問醫生就隨便提供答案。

      2.2 護理人力資源缺乏

      在護理工作上,病床護士與臨床護理人員在人數之比稍微低于衛生部門規定的1∶0.4比例要求[3]。護理任務多,從而造成護理人員一個人做了幾個人的工作量,使護理質量出現降低,比如巡查病房不及時、護患交流不到位、簡化工作步驟或是縮短時間等。

      2.3 護理管理方面問題

      在醫院實際工作操作過程中,表現出醫院管理制度不系統、不健全,管理質量監控執行力度不強,這是導致護理安全性不高的影響因素。比如,上級領導對下級員工的監督控制工作不強,崗位培訓、專業技能培訓不夠。各崗位護士沒有得到合理編制,造成工作負擔重、壓力大,而且待遇不高。

      2.4 護理設施方面

      隨著醫療技術逐漸發展,新治療措施以及醫療器械在護理安全上也有了不同或是更嚴格的要求。護理設施能幫助更好的完成護理工作,若缺少這方面的硬件設施,或是設備質量性能不佳,會對治療及護理工作產生重大影響。而護理人員如果不熟悉并掌握新型設備的操作方法、設施條件不佳,尤其是急救設備、工具出現故障或準備不到位,都會嚴重影響治療效果。

      2.5 患者原因

      患者因某些原因而不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及護理管理,在治療過程中隱瞞自身身體真實情況,沒有對護士及醫生說明自身真正的感受。無視醫院相關規章制度,并在病室內擅自使用電源,不聽取醫生囑咐要求,沒有向醫生請假就私自外出。

      3 提高管理護理安全工作的措施

      3.1 重視護士法律意識、職業道德意識的培養

      護士應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做到遵紀守法。護理人員從事護理工作時,既要獲得護理工作的從業資格,遵守對應的職業道德規范,還要不斷擴充法律理論知識,規范操作,在工作崗位上做到敬業、認真。醫院應該注重護理工作者的技能培訓,針對不同護理工作類型多開展各種崗前知識教育,從而不斷提高護士的能力水平。培養護士養成全心全意為病人排憂解難的理念,以為病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理念作為目標,提高護理質量,防止醫療事故出現。

      3.2 合理進行人員編制,真正做到關心護士的工作及生活

      根據醫院實際工作情況需要,進行合理安排各崗位工作,避免出現超負荷工作情況,確保護理質量。真正做到關心醫護人員的工作情況及生活水平,并根據各人員能力水平、資歷進行崗位提升,提升員工的工薪待遇,使護理人員真正感受到重視和關懷,進而在工作過程中能投入更多的心思。

      3.3 健全醫療機構管理制度

      制定能有效管理護理安全工作規章制度,建立相應的護理部,并設置“科護士長護士長骨干護理人員普通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小組,做到細化分工操作[4]。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可對應采用PDCA循環理論作調整,然后根據出現的問題制定對應的操作步驟,然后真正落實到位。這樣,在今后再遇到類似問題是就不會出現束手無措的情況,也能更好的解決問題。真正做到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減少差錯情況出現,從而降低醫事故出現。

      3.4 加強護士與患者的交流溝通

      良好的護患交流溝通,能明顯改善病人與護士之間的關系。使患者了解所在醫院的相關規定,從而使其做到自覺遵守這些規章制度,積極配合醫生及護士進行治療及護理。

      4 結語

      綜上所述,良好的護理安全工作管理是醫療機構護理工作管理內容的核心,也是管理護理工作的一個永恒主題,更是患者選擇醫療機構的一個關鍵評判依據,還是醫療健康發展并在社會立足的前提條件[5]。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應不斷加強護士的法律法規知識,提高專業技能,注重學習理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降低護理意外事故的發生幾率,為患者提供安全、科學、優質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 榮偉.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和管理對策[J].全科護理,2011,9(5):1185-1186.

      [2] 葉和梅.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及管理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08,12(6):535-536.

      [3] 耿榮娟,陳莉,張俠,等.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分析與管理對策[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11):1408-1409.

      篇(10)

      【關鍵詞】安全文化 ;手術室;護理管理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Security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

      He Xiao-min Li Jun

      【Abstract】Object: Effectiv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security risks in operating room, to ensure the nursing security. Method: To analyz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which effect the security of operating room, reveal the potential crisis, and take a searies of precaution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qualitative of operating nursing. Results: There is rare an operating accident or nursing error during lest 5 years, the incidence of general duty nuring distress is also obviously degrade,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s 95%.Conclusion: The probability of operating accident and nuring error may depress by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security in the operating nursing management.

      【Key Word】Security Clture; O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ment

      近年來,由于患者自主意識的增強,在醫療領域中,患者安全被世界衛生組織(WTO)及歐美國家高度重視,自從1999年美國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發表了題為《孰能無過:建立一個更加安全的醫療保障系統》(To Err Is Human: 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的報告[1],患者的安全問題已引起醫學界、公眾、許多國家政府和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手術室是醫院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檢查、診斷,并擔負危重病人搶救工作的重要場所,隨著外科高、新、難手術的開展,手術室護理人員所擔負的風險系數也越來越高。手術室安全隱患卻無處不在,嚴重影響患者的安全與利益。針對手術室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我院將安全文化與護理管理相結合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手術病人的安全與利益。現將方法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是一所三級醫院,開放床位700多張。手術室現有18人,均為女性,平均年齡26歲。其中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6名,護師7名,護士4名。學歷:本科3名,大專 12名,中專3名。

      1.2 方法

      1.2.1 分析手術室安全隱患的護理管理因素:黃祖瑚認為[2]引發安全事故的管理系統原因有:醫務人員過度疲勞,工作時間延長;工作壓力過大;臨床醫護人力不足;醫療儀器陳舊、落后;醫務人員無危機感,對于危險(患者/器械/制度操作)后知后覺;對患者缺乏安全意識,溝通不足,團隊合作精神不足。主要有安全教育薄弱,安全管理制度措施不健全,業務技術培訓松懈,設備物資管理不完善,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不力等。其中各項規章制度不健全,無章可循或有章不循,不認真執行技術操作規程及各種查對制度,甚至,是目前醫療事故糾紛發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對患者醫療安全的最的大威脅[3]。實際工作中,管理監督不力是影響安全的主要因素[4]。

      1.2.2 防范措施

      1.2.2.1 加強安全文化知識的培訓: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學習安全文化的定義、安全與效益、安全行為和安全心理、人的安全素質、安全人格的塑造、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通過學習讓大家充分認識到護理人員實施的安全護理行為是復雜和動態的,具有多樣性、計劃性、目的性、可塑性,并受安全意識水平的調節,受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支配;同時也受道德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影響;態度、意識、知識、認知決定護理人員的安全水平,因而護理人員的安全行為表現出差異性。通過日常的安全教育手段使護理人員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得到保證和提高。

      1.2.2.2 加強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職業道德的學習:組織科室護理人員觀看《護士行為規范》、《護士職業道德規范》等音像教材,學習《護士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強護士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嚴防護理缺陷的發生。積極參加政治學習及衛生行政法律、法規、醫院各項規章制度的學習。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增強法律意識,嚴格執行醫療護理規章制度及技術規范,使護理人員懂法、用法、依法,把護理安全與有關法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

      1.2.2.3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促進科室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定手術室常見意外事件的應急預案、流程,品、高頻電刀、心電監護儀、C型臂、多功能電鉆、各種腔鏡、微量泵、電凝、顯微鏡、超聲刀、等離子刀、護理人員自身安全等手術室安全管理制度、手術室護理常規。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參加學習、操作培訓、理論考試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未掌握的知識進入下一輪的培訓計劃,對新參加工作,理論知識薄弱的個別護理人員,安排護理質量小組的成員實行一對一的輔導,直到掌握為止。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護理質量控制工作的各個環節,使護理管理者和各級護理人員對護理質量控制更加深入,使管理目標更加明確,也使護理服務的各個環節始終處于受控狀態,從而有效的發揮質量控制中的職能作用。

      1.2.2.4 加強護理質量管理知識培訓:組織護士長、護理質量管理小組的成員學習護理質量的概念、重要性、特點、原則,PDCA循環的概念、特點、步驟等相關知識,制定護理質量管理制度、職責、護理質量標準,使每個護理質量管理小組成員認識到護理質量管理的重要性,掌握護理質量控制標準,掌握護理質量管理的實施方法,掌握護理質量管理內容及細則。

      1.2.2.5 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實行護理部-科護士長-護士長三級安全質量控制網絡,完善護理安全管理體系,使各級人員職責明確,人人有安全管理意識,注重安全前瞻性管理,定期進行護理風險評估[5],做到事前預防,層層阻斷,達到安全管理無死角[6]。成立手術室安全護理質量管理小組、感染控制管理小組、護理文件質量管理小組、專科質量管理小組、急救物品藥品護理質量管理小組。每個質量管理小組設組長1名,各小組成員由科室護理人員擔任,各組負責不同的檢查內容,定期檢查指導。根據手術室風險的種類,結合科室實際,制定相應的控制手段,作到事事有人管,層層抓落實,人人參與管理,使護理工作從被動管理到主動全員參與管理。對高風險儀器設備,設專人負責,有安全操作規程及維修使用保養檔案,并進行定期檢測、定期維護。

      1.2.2.6 加強過程質量管理和反饋:各質量管理小組成員根據護理質量標準、實施方法、內容及細則進行檢查,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每周檢查一次,質量管理小組成員每日對自己的工作回顧分析,每日對分管的護理項目進行自查、自評、自我完善。護士長在科室隨機抽查監控護理質量,重點監控手術室安全管理、專科護理、查對、交接班、危重病人護理、護理記錄、訪視落實情況等。利用護理質量分析會全面掌握護理工作動態,每周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開反饋會一次,評議本周的護理質量情況,評議上周的護理質量問題是否解決,提出整改意見。科室每月召開質量管理分析會一次,以達到持續質量改進的目的。

      1.2.2.7 建立不良事件自愿上報系統: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護理人員發生差錯事故主動上報科室、科室上報護理部,原則上不處罰。為護理人員提供一個發現錯誤并從中學習的機制,鼓勵護士暴露自己的錯誤,形成關心安全的良好氛圍。

      1.2.2.8 彈性排班:根據工作量配置護理人員,同時兼顧護理人員的職稱、各層次護理人員比例,以及護理人員個人的特點,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

      2 結果

      通過營造護理安全文化,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價值取向,提高了手術室人員的安全素質和業務能力,增強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及敬業精神。手術室護理工作特殊,護理人員壓力大,容易產生疲勞,人體一旦過度疲勞,不僅降低了護理工作效率及質量,還容易出現不安全護理行為,我們通過成立護理管理質量管理小組,應用PDCA循環等手段,相互發現問題,指出對方工作的不足之處,并給予及時的幫助指導,及時糾正了不安全護理行為,從而杜絕差錯,保證了護理安全。既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發現缺陷、解決安全隱患的能力,又增進了護理人員團結協作的精神,形成人人參與、個個盡責的護理團隊。降低了手術室意外事件和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5年來無一例醫療事故發生,一般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率也明顯降低,患者滿意度均在95%以上,圓滿完成各項護理指標。提高了科室的護理安全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7]。

      3 討論

      醫院安全文化的概念是由Singer等于2003年首先提出的[8],它是醫院文化的一個分支,同屬組織文化的范疇。組織文化是組織內部理念的一種表現,是組織內部人員對人、事物和環境相互關系的一種共同而又根本的理解,這種理解可以使組織內部的每一個員工以一種共同的方式去理解各種不同的情況。因此,患者安全成功的關鍵在于對文化建設達成共識。根據美國醫學會調查顯示:“向更加安全醫療體系轉變的最大挑戰是改變醫院文化,即由醫療差錯歸咎于個體轉變為醫療差錯并不單純地被認為是個人的失敗,而是提高系統避免再次造成患者傷害的機會[9]”。手術室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環境,隨處都可能出現安全隱患,將積極的安全文化與護理管理相結合,才能在風險來臨前提早處理,確保“安全的人員”在“安全的環境”中,執行“安全的醫療”,最大程度的保證患者、環境及物品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Comprehensive Accreditation Manual for Hospitals: The Official Handbook.2002.

      [2] 黃祖瑚,醫療安全與患者安全文化.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7(4): 1-3.

      [3] 史自強 馬永祥 史浩波,醫院管理學[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239.

      [4] 毛喜絨,供應室安全隱患的防范.護理學雜志,2008,23(13): 56-57.

      [5] 陳燕,重視風險評估 加強安全管理.護理管理雜志,2002,2(4): 9-10.

      [6] 黃荔紅 李小京 王紅,建立護理安全管理網絡 提高護理風險干預能力.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9): 67-68.

      [7] 易永紅 胡臘先 葉天惠,安全文化在兒科監護管理中的應用.現代護理,2006,12(14): 1351-1352.

      篇(11)

      1.2統計學方法對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質量比較觀察組發生1例走失等意外事件,發生率為2.17%,未發生護理差錯,對照組發生7例意外事件,發生率為14.00%,5例護理差錯,發生率為10.0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護理人員安全意識將安全文化應用于安全管理之前,護理人員安全意識認知得分為(52.5±3.5)分。經過學習和培訓后得分為(56.0±2.4)分,護理人員安全意識得到明顯提高(P<0.05)。

      3討論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是由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1986年針對核電站的安全問題提出[6]。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素質和態度總和,是為企業在生產、生活、生存活動中提供安全生產的保證。

      2002年中華醫院管理協會針對醫療糾紛和侵權事件的調查發現,我國醫院醫療糾紛發生率高達98.4%。作為一個特殊人群,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殺傾向是普通人群的20倍,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工作任務尤為艱巨,小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重大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av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麻豆| 500av导航大全精品| 免费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欧美高清免费一级在线 |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ⅴ| 午夜精品成年片色多多|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 九九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热这里只精品99re8久|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99久久精品国产毛片|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视频九九九|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99精品视频3|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国产专区日韩精品欧美色|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欧美日韩精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