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護理學與臨床醫學大全11篇

      時間:2023-10-16 10:23:18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護理學與臨床醫學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篇(1)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隨著現代醫學護理模式的轉變與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命的價值、觀念及尊重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一方面要求護士在維系人的生命與健康的同時,要懂得人、理解人、關懷人,另一方面要求護理教育者加強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1]。

      1醫學人文教育的概念

      醫學人文教育是指在醫學教育過程中對醫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使醫學生在掌握醫學知識的同時擁有人文情懷,讓醫學生具備廣博的專業知識與精湛的醫學技能,擁有敬畏生命、關愛生命的理念來面對患者[2]。醫學人文教育就是針對醫學生培育醫學人文精神、提升醫學人文素質,培養與提高醫學人文執業技能,使其成為具有較高醫學人文素養的醫務工作者的教育形式[3]。

      2醫學人文教育在護理臨床教學中的研究方法

      2.1調查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及統計學工具,了解受培護理群體的人文素養現狀。陳少如[4]運用此方法明確了護士職業價值觀在人文關懷認知與人文關懷能力之間的中介效應,為護理管理者制定系統的人文關懷能力培訓策略、改進臨床護理教學質量提供理論依據。

      2.2通過文獻研究法、觀察法、訪談法構建新的人文教學系統。高晨晨[5]的研究嘗試開發了一套集護理人文關懷敘事素材和配套敘事教學實施方案為一體的護理人文關懷敘事教學系統,為在臨床護理實踐教學中開展人文關懷教學和培訓提供教育資源。

      2.3實驗研究,通過隨機對照方法評價不同教學方法對臨床護理教學對象的人文素養教學的影響。陳藝[6]等通過實驗研究探討人文護理關懷教學模式在護理臨床教學中的開展與效果。

      3醫學人文教育在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教學方法

      3.1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法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最終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以小組討論為主要形式的PBL教學能夠更好地構建醫學生的價值觀,使其認識到臨床醫學需從科學與人文兩個維度考慮[7]。

      3.2混合式教學法(BlendingLearning)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數字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既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張異凡[8]等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學,將護理人文關懷的重點內容貫穿于多種形式的培訓中,對新入職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張璨[9]等的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學法在發揮教師教學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是提高醫學人文課程教學的有效模式。

      3.3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潘曉女等[10]研究表明實施人文護理情景教學,對提高帶教質量有積極意義。

      4醫學人文教育在護理臨床教學的問題探討

      4.1護理臨床教學醫學人文教育應該貫穿于護理受訓人員教學的全過程,包括見習,實習,規培,低年資培訓等的臨床相關過程,相關研究也需要對過程進行全面的研究探索。

      4.2護理臨床教學人員要不拘于形式,不斷嘗試各種教學方法,綜合各個教學方法的優點進行臨床教學,探索最有效的教學途徑。

      篇(2)

      5S管理源自于日本的企業,目前在世界上很多企業得到了廣泛推廣。本論文主要探討在臨床醫學護理中引入5S管理的效果。

      一、臨床護理5S管理的內容

      5S管理是日本企業的一種獨特管理方法,5S是5個日文的簡稱,具體講是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1.整理(1S)。整理的主要內容是將工作場所任何東西區分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現場不放置非必需品,不必要的東西盡快地、果斷地處理掉,消除過多的積壓物品,及時倒掉垃圾,長期不用的物品放倉庫。目的是騰出空間,活用空間,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同時防止誤用、誤送。為此,我實習所在的科室制定了“要”和“不要”的判別基準,要求各科室定時對工作場所進行全面檢查,包括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

      2.整頓(2S)。整頓的主要內容是對整理之后留在現場的必要物品分門別類放置,排列整齊,營造整整齊齊的工作環境。物品的保管要定點、定容、定量。工作區只能放置真正需要的物品,在放置方法上下功夫,原則上做到“四易”―易找、易看到、易取、易歸位。目的是減少尋找物品的時間,要求尋找時間在30秒鐘以內。為此,我們對需要的物品根據使用頻度,決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并對存放物品的箱室實施了顏色管理:綠色―無菌藥品,藍色―清潔物品,黃色―用后物品,紅色―特殊物品(如搶救用物品),桔色―辦公室物品,粉色―庫房物品。我們還采取了地板畫線定位,放置場所貼標識,制定廢棄物處理辦法等措施。

      3.清掃(3S)。清掃的主要內容是將工作場所清掃干凈,消除污源。目的是保持工作場所干凈、亮麗,崗位保持在無垃圾、無灰塵的干凈整潔狀態,為病人和醫護人員提供良好的治療和工作環境。為此,我們建立了清掃基準,制定了以下清掃制度:清掃責任分區制度,誰使用誰清潔(管理)制度;科室每日清掃制度,每月開展一次全科室大清掃制度等。

      4.清潔(4S)。清潔的主要內容是將前面3個S――整理、整頓、清掃實施的做法制度化,規范化,且實施管理的公開化和透明化,這是5S的核心。目的是維持3S的成果。這是成功實施5S的基本保障。為此,我們制定了目視管理的基準,還制定了考評方法和獎懲制度,定期自查制度,定期檢查制度。護士長經常帶頭巡查,帶動全體護理人員重視5S活動。

      5.修養(5S)。修養即素養,主要內容包括:制度化素養,即對于規定了的事,大家都要遵守執行,嚴守標準;業務素養,就是掌握護理基本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情商素養,需要有團隊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精神面貌素養,是要體現積極、認真、慎獨、樂觀的工作態度。為了提高我們科室人員的素養,我們采取了5S管理日常化的措施,主要是在每天的晨會中,增加5S講評:加強教育與訓練,尤其是對新進人員進行5S教育和護理技能培訓,定期邀請本院和兄弟單位專家講課和安排本科室中高資歷護士輪流講業務課;經常開展個人和班組5S與業務工作自評等活動,目的是提升護理人員的素質和人格品質,養成樂觀積極的工作態度和按規定行事的良好工作習慣,從而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

      二、臨床護理5S管理的效果

      1.5S提高工作效率。5S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有素養的工作伙伴,物品擺放有序,易取易歸位,不需要過多的尋找時間,這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搶救病員的時候,效率會更高。同時5S倡導的制度化管理,使新來護士經過培訓后能夠快速適應崗位工作。

      2.5S推進管理制度化。按照5S要求,可以形成人人都是管理者,病區、工作區、治療室等均落實有專人負責管理,每月開展一次5S質量自查工作的制度,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提出整改措施。

      3.5S提高護理人員素質。5S管理有助于護理人員養成嚴謹的個人工作作風和良好的職業素質。引入5S管理以前,我們科室個別護理人員工作懶散,心態浮躁,常常出現丟三拉四的現象,出現了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問題和事故。

      4.5S促進業務培訓常規化。實施5S管理,科室可以形成每月自辦一次業務培訓的慣例,主要由中、高年資的護士輪流介紹主要病種的護理要點和護理經驗,也邀請本單位或兄弟單位專家、醫生和護士作技術培訓。業務培訓的常規化極大地促進了整個科室護理水平的提高,而年輕護士護理業務水平的提高則更為顯著。

      5.5S減少事故發生。護理人員素質的提高,直接提高護理質量,從而可以減少和杜絕了重大醫療事故的發生。

      三、臨床護理5S管理的注意事項

      通過5S管理的推進,護理工作的科學化和制度化水平可以大大提高。但在5S實施和推進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問題。

      1.能流于形式。實施5S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和條條框框上,而要落實到具體的細節上,落實到具體的人和事,5S管理還需不斷深化,尤其是素養還有待更深層次提高。

      2.注意人性化。在嚴格推行5S制度化管理時,也要注意人性化管理。比如,遇到一般病人不愿意穿病員服,不宜勉強,而對于危重病人,護理人員應該耐心說服。在人員工作量的分配上,年輕護士可以多承擔一些事務性工作,高年資的護士多承擔一些組織管理和傳幫帶工作。這樣護理人員的精力充沛,工作質量好,年輕護士進步快,5S也能夠得到更好的貫徹。

      3.注重細節。每天下班前應將護士站桌椅擺放整齊,清理桌面,物品歸類放還原處,檢查當班工作是否全部完成,檢查次日工作是否準備妥當,關好電腦開關和電源等。對于工作區域的清潔應該落實到專人負責監督管理,并由總務護士和護士長進行日常檢查,每周通報一次清潔管理情況。

      篇(3)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的節奏不斷加快,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也不斷的加大,如果負面情緒或者壓力不能得到有效的緩解和釋放,極容易引起人民心里上的疾病的產生,嚴重影響到患者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心理科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得越來越重要。心理科在我院屬于特色的科室,主要是面向社會為存在有各類心理障礙以及輕度的精神障礙的人提供治療以及幫助。精神科的患者不同與其他科室的患者,他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2]。精神上的疾病使患者在思維、意志、行為甚至是情感上不同于常人,經常會出現意識的障礙、缺乏自知能力、精神上一過性的精神興奮或者意志,有的患者甚至會出現傷人、傷己或者自殺等過激行為。護理工作者在對待這樣的患者群體時,要具備更加高的職業素質,探究心理科的新型的護理模式變得非常的重要。本研究中,在我院的心理科進行了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的實施,通過分析對比患者的滿意度以及危險事件發生的幾率,探究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在心理科的實用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的72名心理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在26到50歲之間,平均年齡(37.5±3.5)歲。住院天數在15到55天之間。其中,有61例患者存在過自殺、傷人、逃跑或者毀壞物品的記錄,這些患者中,抑郁癥患者有23例,焦慮癥患者有14例,器質性精神障礙患者有11例,狂躁癥患者有5例,其他患者有2例。

      1.2 方法

      1.2.1 改進病房的管理制度 提高病房的環境要求,建設更加安靜、整潔的住院環境,在病房或者走廊內放置一些綠色的植物或者飼養一些魚類、龜類等,刺激患者對生活的熱愛。每個病房內設置兩張床位,只收治一位患者,以減少患者之間的摩擦和其他不良的相互影響。護士要在入口處嚴格把握,對于出入的患者要掌握其去向,并鼓勵家屬陪同患者。

      1.2.2 管理護理人力資源 心理科護理工作較多并且工作繁雜、任務重。經過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的改進,對人員的配備進行了調整,加強了白班護理力量,并靈活的調整護理班次,培訓兩名固定的護工,減少護士人員外出取藥以及結賬等雜物,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照顧患者身上。

      1.2.3 改善護理的理念 ①護理人員一定要加強自己的專業的業務操作水平以及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水平,減少不必要的糾紛和傷害[3]。②規范護理人員的行為禮儀,不僅要有整潔的儀容儀表,更要注意自身的語言以及行為動作,要做到懂禮節、有修養、知禮儀,成為真正的美麗的天使。我科室對護士進行了統一的禮儀培訓和技能培訓,通過樹立現代化的護理服務的理念,打造更好的護理服務的品牌,加持自己的特色,創造一流的服務,讓患者更加容易融入到和諧的隊伍中來。③落實護患之間的責任制,責任護士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動向。④鍛煉護士較強的心理素質,隨時面對突發狀況的發生[4]。⑤突出人文的理念,懷有一顆同情憐憫之心對待患者,理解患者,并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1.3 效果評價標準 分別在實施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之前和之后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不記名式的問卷調查,調查患者對護理模式的滿意度情況。記錄開展新型護理模式之后發生危險事件的幾率,與開展模式之前的資料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到的數據錄入SPSS13.0數據庫,采用X2檢驗或者t檢驗對數據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新型護理模式開展前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分析 見表1。

      結果表明,在心理科實行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實施之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P

      2.2 新型模式實行之前一個月內,患者出現傷人或者自殺等危險事件的有6例,新模式實施之后,患者出現危險事件的例數為0,新模式實施之后,護理工作的安全性明顯的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P

      3 討論

      臨床上在對心理科的患者進行護理的工作當中要結合特殊患者的特殊心理狀況進行更加人性化的護理,減少對患者的刺激和傷害。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能夠增強護士的責任心,提高工作的效率,加強了護士的專業水平,讓患者感受到親切和包容,減少患者的敵對心理以及陌生心里,使得患者對臨床的護理工作更加的配合。

      本研究結果表明,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能夠顯著的提高護理工作的整體的質量,提高患者以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減少了醫療糾紛的發生,也降低了心理科患者出現危險事件的幾率。

      總之,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是心理科的重要的發展方向,應該在臨床上加強應用。

      參考文獻

      [1] 姚云杰.淺談心理科護士應具備的心理素質[J].黑龍江醫藥,2009,22(4):578-580.

      [2] 那萬杰.心理護理與護患關系探討[J].醫學創新研究,2007,4(27):1161.

      篇(4)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情景、協助、會話、意義建構是學習中的“四大要素”,要求在教學模式上,以教學任務、教學目標為出發點,確定護生學習的主題,同時強調護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诮嬛髁x理論,臨床內科護理教學方法創新已有多種模式,如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概念圖教學、教與學角色互換、臨床病例導入法等。這些建構主義教學模式雖方法各異,但都是一種增強教學感染力、提高護生主動性為核心的主動教學法。本文通過臨床護理教學中的一些基于建構主義理論構建的教案實例,提出這種以建構主義理論指導的臨床護理教學創新模式,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符合創新型臨床護理人才的要求。

      1創新臨床護理教學模式需要建構主義理論指導

      創新臨床護理教學模式強調主體作用, 激勵創新精神。護理教學要開展創新教育, 就必須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護生的主體作用, 讓其成為護理知識與技術的探究者[1],還應以護生為主體創設教學情境、設計教學流程、考慮教學環節、構建評價體系,給護生思考、評判及發現護理問題的機會,不斷激勵其以積極的心態主動參與、勇于嘗試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2]。近些年來,創新臨床護理教學模式尤其重視建構主義理論,按照培養創新型臨床護理人才的教學要求,在教學中逐漸將“教師為主體”轉變為“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也稱為結構主義,吸收了杜威的經驗學習論、維果茨基的發展學習論、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奧蘇伯爾的認知同化學習理論以及圖式論等。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的本質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強調學習者的自主性、能動性,強調學習中要主動發現問題,主動收集、分析、整理有關資料,并將所獲得的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經驗建立實質性聯系,進行意義建構。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诮嬛髁x理論的教學法已成為國際上一種十分流行的教學方法,已引起了我國護理臨床教學的高度重視[3]。

      2提高臨床護理學教學質量要求采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知識的建構,是新舊經驗的相互作用,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和接受。內科護理學是護生在經過幾年的基礎醫學理論學習后開設的臨床課程,所涉及的科目及內容繁多,是護生由理論學習向臨床實踐過渡的橋梁。在我國傳統臨床護理教學模式長期采用“灌輸式”或“填鴨式”教學方法,教師講,學生等待接受,形成了接受教學模式,即使在實戰性較強的實習階段,也重視不夠,形成教師“帶”,護生被動“看”的帶教。教學缺少開發性、綜合性,壓制了護生本身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其結果,造成護生在學習時死記硬背,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嚴重脫節。如何引導、啟發和指導護生將既往學到的基礎知識聯系到對某一特定疾病的發病機制、診療要點和護理原則的主動理解,這在內科護理教學中非常重要。正確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引導,不僅能使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對基礎知識溫故知新,同時可結合對各種疾病特征的了解,歸納疾病的護理要點,從而使復雜的課程變得易于理解,容易掌握,而且能激發護生的積極性,啟發護生臨床思維能力,融會貫通,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情景、協助、會話、意義建構是學習中的“四大要素”。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模式上,圍繞“四大要素”作出設計,并在護理教學中運用,以教學任務、教學目標為出發點,分析教學目標,確定護生學習的主題,同時強調護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為獲取較好的教學效果,須設計適合護生能力與知識水平的學習問題,在此基礎上,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富有挑戰性的情景,及時呈現需解決的問題,護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情景啟發思維,通過討論、協作,對問題的解決,最后達到“意義的建構”。建構主義具有知識的建構性、學習的自主性和教學的開放性特征,因此基于建構主義理論,臨床內科護理教學方法創新已有多種模式,如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概念圖教學法、教與學角色互換法、臨床病例導入法等。這些建構主義教學模式雖方法各異,但都是一種增強教學感染力、提高護生主動性為核心的主動教學法,通過引起注意、感到關心、增強信心、獲得滿足等教學策略,達到使護生主動學習的目的[4]。

      3內科護理教學中應用建構主義理論的教學模式舉例

      3.1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在教師指導下,以護生為主體,應用以問題為基礎的討論式教學方法[5]。例如,在肝硬化的護理教學中,教師首先引導出疾病的基本概念和關鍵點:肝硬化使肝臟的變小、變硬,然后提出問題:為什么肝臟會變小、變硬?正常肝細胞減少、假小葉形成,形態上表現為肝臟變??;纖維組織增生表現為肝臟變硬。肝臟會變小、變硬可引伸出哪些該病的臨床特點,護理上應注意哪些重點?肝臟變小為肝細胞減少,貯備功能降低,因而肝細胞合成白蛋白、凝血酶減少,臨床可發生腹水(白蛋白降低)、出血(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肝昏迷(解毒功能障礙)等。針對上述情況,護理上要重點關注腹水,注意記錄24 h尿量、腹圍等;注意觀察皮膚、結膜有無出血點;病人出現語言或行為異常,要注意是否發生了肝性腦病等。從“肝臟變硬”引導護生復習及聯想提出問題:纖維組織增生替代正常的肝細胞,臨床上會出現什么表現?纖維組織大量增生,由于可壓迫其內穿行的膽管及血管,因此可造成膽管閉塞(表現為黃疸)、血管閉塞(門脈高壓癥)。患者若出現黃疸、門脈高壓癥,護理上要注意哪些問題?黃疸要注意觀察皮膚、鞏膜的變化。由于門脈高壓可引起食管靜脈曲張,要囑病人注意進食的安全,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避免食管靜脈破裂出血。一旦發現嘔血、便血,要嚴格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護理常規進行救治。此種教學方法強調把學習置于真實的問題情境中,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通過小組合作,在分析問題,探究問題,最終獲得隱含于問題背后的基本護理知識。

      3.2概念圖教學是一種能夠形象表達命題網絡中一系列概念含義及其關系的圖解,由節點、連線和連接詞組成。節點即概念, 可以用

      關鍵詞 表達。教學時可根據中心概念,選擇

      關鍵詞 將其圈起來, 然后通過連線或箭頭將其與其他相關理論和概念連接起來形成聯想[6]。例如在消化性潰瘍的教學中,潰瘍的形成雖然與胃酸有關,但關鍵是致病因素與黏膜保護的失平衡。因此可以將“致病因素”與“黏膜屏障”圈起來作為概念的節點,劃出致病因素:(1)幽門螺桿菌感染。(2)非甾類抗炎藥。(3)過多的胃酸分泌,如胃泌素瘤。(4)其他,如吸煙、應激、膽汁反流等。黏膜屏障的因素:(1)胃表層的黏液。(2)胃上皮細胞的緊密連接。(3)胃上皮的修復。(4)黏膜內豐富的血液循環等。“胃酸”圈起來,可劃出胃酸是哪里產生的,胃酸分泌有什么特點:(1)胃分為胃底、胃體、幽門和賁門四部分。(2)胃體和胃底是泌酸區。(3)胃酸是胃黏膜內壁細胞分泌。(4)胃酸分泌可分為基礎酸排量、夜間酸排量和最大酸排量,后者在進餐后分泌量最大。(5)進餐后的大量食物如豬肉、牛肉會消化得無影無蹤主要是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通過上述的基礎知識引伸到臨床對疾病理解的開放式思維討論方式,將護生的被動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式學習,有利于提高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與護生一起應用自己掌握的基礎知識對消化性潰瘍進行總結歸納,其護理要點包括指導患者避免致病因素,因胃酸在餐后分泌量最大,故指導患者抑酸藥要餐前半小時服用效果更好等。

      3.3互動教學是教師與護生之間、護生與護生之間、課內與課外之間,互相活動、互相討論、互相觀摩、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7]。該法尤其適合技能操作要求較高的護理課程。在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中,主張情境教學,教師圍繞教學目標,為護生的學習創設一個與現實環境相似的背景,并提出相應的問題,護生在教學情境中感受到問題的真實性,此時教師再直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使護生覺得更具有挑戰性。例如,上消化道大出血為臨床急診,應分秒必爭采取積極措施進行搶救,需要護生配合醫師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流程。為更好掌握救治護理特點,可采用情景模擬護理教學[8],在示教室模擬病房,護生分別扮演患者、病區護士,老師則對教學內容進行分解并充分互動:要求制定患者的搶救流程、快速準確找到急救物品、如何記錄護理單、如何應對搶救過程中患者病情變化等。例如:(1)大出血病人出現嘔吐需采取什么。(2)如何保持呼吸道通暢。(3)如何迅速建立靜脈通道。(4)如何配合醫師迅速實施輸血、輸液等。在教學中讓護生對操作參與提問和點評,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討論、會話、講評達成共識,實現新知識的建構?;咏虒W法常用的方式有答問式、問答式、討論式等。要鼓勵護生積極提問,將護生的提問水平作為護生考試成績的一個重要評定依據,以調動護生提問的積極性。也可采用教與學角色互換法,讓護生走上講臺,體驗教師的角色,從而引發護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學習興趣[9]。教學中也可引入臨床病例進行討論,提高教學的真實性和實戰性,提高學習興趣[10]。

      上述實例中,由于在臨床內科護理教學中采用了建構主義理論,提供了護生主動性思考、討論和分析病例的開放式學習平臺,引導了護生主動將既往掌握的醫學基礎知識生動地應用到臨床病例分析,提高了護生學習、復習基礎知識的熱情。這種以建構主義理論指導的臨床護理教學創新模式,可以提高教學質量,符合培養創新型臨床護理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韓金鳳,王玚,李書梅,等. 我國護理教學評價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護理研究,2013,27(6A):1547-1548.

      [2]徐翠榮,李國宏,魯玲.創新臨床護理教學模式 提高本科護生實習質量[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2):75-76.

      [3]饒艷.建構主義理論在《護理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3B):1-4.

      [4]賈秀英,徐錕,柳忠燕,等.護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合作能力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6):41-42.

      [5]聶維娟,謝曉芬.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7A):1807-1808.

      [6]吳晨曦,高靜.概念圖在護理教學中的研究現狀及進展[J].全科護理,2011,9(17):1572-1575.

      [7]李琦.互動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6):77-78.

      [8]滕玲紅,俞益君,胡劍華,等.情景模擬護理教學在急診科配合搶救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0):57-58.

      [9]郝玉梅,劉如月.教與學角色互換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實施[J].護理學雜志,2007,22(7):12-13.

      篇(5)

      1、臨床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兒科收治新生兒低血糖癥38例,均符合新生兒低血糖診斷標準[1]。男20例,女18例;年齡50分鐘至16天,平均3.2±2.9天;胎齡42周5例;體重﹤1 000g 1例,1 001~1 500g 6例,1 501~2 500g 18例,2 501~4 000g 8例,﹥4 000g 5例;入院時疾病診斷:早產兒12例,新生兒敗血癥6例,新生兒低血糖癥5例,新生兒肺透明膜病4例,新生兒窒息8例,新生兒溶血病3例。

      1.2方法 所有新生兒于入院后30分鐘內測末梢血糖,采足跟末梢血0.1ml,用美國強生公司生產的one touchⅡ型血糖儀及相應試紙測試,使用前均矯正定標。診斷標準參照邵肖梅等主編的第4版《實用新生兒學》。

      2、護理

      2.1 加強喂養:新生兒出生后盡早開奶,在疾病允許下生后30分鐘試喂或鼻飼10%葡萄糖,若無喂養不耐受,每3小時一次,連續3次后改喂母乳或配方奶;嚴重低血糖者,在未建立靜脈通道前立即腸道內供給奶或糖水;對持續性低血糖者,在靜脈補糖及藥物治療同時亦應加強喂養,可增加喂奶頻率或適當增加奶中糖的濃度,以便逐漸撤藥及減少補液量;在此應注意以下幾點:患兒無腸內喂養禁忌癥;喂養量必須根據患兒消化能力調整;不同胎齡、體重的新生兒喂養奶品不同,母乳為首選,但在兩次母乳間應加喂糖水;因低血糖導致吃奶差的患兒應立即予以鼻飼。

      2.2 密切觀察臨床表現:新生兒低血糖癥大多為無癥狀性,本文占47%,況且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缺乏特異性,如下表

      表1 38例低血糖新生兒臨床表現構成比

      2.3密切監測血糖:對初篩血糖2.5mmol/L,每1h復查1次,直至血糖穩定于2.8mmol/L以上;可延至每4小時測血糖1次,連續3次血糖正常,改6小時1次,漸延至12h、24h;

      2.4 靜脈補糖:根據低血糖程度決定輸糖速度及濃度,維持靜脈血糖正常,外周靜脈其輸糖濃度不能超過12.5%,頑固性低血糖,需提高輸糖濃度者,應建立中心靜脈置管;

      2.5 保暖: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出生時由于體表水分蒸發,體溫迅速下降,使棕色脂肪消耗增多,寒冷刺激可造成新生兒低血糖。調節室內溫度,保持新生兒處于中性溫度的環境。必要時將新生兒置于暖箱或輻射臺保暖。使新生兒體溫保持在36.2℃~37.0℃。減少糖原耗竭。

      2.6人文關懷:初生嬰兒生病,做父母的無比焦慮,況且對無癥狀低血糖者仍需密切監測血糖,頻繁針刺帶給患兒的痛苦,做父母的怎能理解呢?這就需要詳細告知家屬低血糖可能導致的后果,它有哪些可能的原因,需要做哪些實驗室檢查,目前主要任務是維持血糖正常,防止腦損傷發生,同時尋找低血糖原因,以便對因治療。大多數低血糖為暫時性或一過性,經積極開奶,充足腸內喂養即可治愈,以便解除家長焦慮,取得更好配合。

      2.7 對因治療:抗感染、阻斷溶血、適當氧療、糾正酸中毒等。

      2.8 藥物治療:糖皮質激素治療:氫化考的松5-10mg/kg.d,Q8h或Q12h,強的松1-2mg/kg.d Tid;二氮嗪、胰高血糖素。

      3、結果

      38例患兒治療結果如下表;

      表2 38例患兒低血糖分類、病因及治療結果

      4、討論

      新生兒低血糖癥(Hypoglycemia,以下簡稱低血糖癥)多為無癥狀性或暫時性,即使有癥狀亦為非特異性[2.3],臨床癥狀與原發病密切相關,可表現為反應低下、體溫偏低、嗜睡、喂養困難、呼吸暫停、蒼白、陣發性紫紺或多汗,易激惹、震顫、眼球異常運動、肌張力異常或驚厥等,往往難以區分是低血糖所致還是原發病所致。本文38例患兒,無癥狀占47%,有癥狀性低血糖中以呼吸暫停或呼吸不規則占首位,其次是反應差、拒乳、表情淡漠等,都是沒有特異性的,在許多新生兒疾病中都會出現,與文獻報道相符。新生兒低血糖需邊治療邊查因,維持血糖于正常范圍,防止低血糖腦病。本文38例患兒經精心護理及治療后97%痊愈,暫時低血糖占92%,治愈率100%,且不易發生低血糖性腦病。

      常規篩查血糖是發現低血糖癥的主要方法,鑒于其無癥狀性及癥狀無特異性,對生后72h內入院的新生兒進行常規低血糖篩查,均在高危新生兒低血糖篩查常規[4]范圍內。因造成腦損傷的低血糖閾值不明確,頻繁發生低血糖者,不論有無癥狀,均可能引起腦損傷,腦干誘發電位和腦MRI檢查[5]證實。一旦診斷立即給予積極護理措施。本文亦證實護理、治療積極,后遺癥發生率較低。

      總之,在護理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1)嚴格執行高危新生兒低血糖篩查常規;(2)密切觀察臨床表現;(3)一旦診斷立即予以相應護理及治療。

      參考文獻:

      [1]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 使用新生兒學(M),第四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755.

      [2]Straussman S,Levitsky LL.Neonatal hypoglycemia.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2010,17(1):20-24.

      篇(6)

      原發性高血壓(essentialhypertension,EH)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并發癥等特點[1],是我國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也是需終身治療的疾病。長期持續服藥存在依從性差、經濟負擔重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高血壓的治療要配合以細致入微的護理手段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因此高血壓患者的個體化護理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中醫特色綜合護理充分發揮中醫特色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中的獨特優勢,堅持中西醫并重,對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有著明顯改善。文章旨在探討中醫特色綜合護理干預對于高血壓的臨床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9年1—11月就診于醫院門診的高血壓患者78例,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各39例,對照組女28例,男11例,年齡34~76歲,平均年齡(57.23±7.87)歲;病程7個月~7年,平均病程(5.07±2.10)年;觀察組女27例,男12例;年齡36~77歲,平均年齡(56.22±7.60)歲;病程8個月~7年,平均病程(4.98±1.8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均符合2018年新修訂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合并心、腦、肝、腎等嚴重臟器疾病者;2)合并惡性腫瘤、重癥感染、精神類疾病者;3)繼發性高血壓;4)高過敏體質。

      1.3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健康宣教,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并每天固定時間記錄患者血壓。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中醫特色綜合護理。具體如下:生活方式指導:戒煙限酒,忌生冷油膩,調整好自身情緒。在血壓平穩期間,減少食鹽攝入量,每天控制在6g以內,適當的增加含鉀及含鈣食物的攝取量,增加蛋白質和新鮮蔬果量[3-4]。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以增強免疫力,并可以指導患者使用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多種運動方式[5]。中醫特色輔助療法:指導培訓患者及其家屬有關足浴、溫灸、耳穴貼敷、降壓操等輔以降壓,優化患者整體狀況。中藥天麻、鉤藤、夏枯草、益母草、杜仲、等煎藥藥汁足浴,每晚睡前足浴1次,時間20~30min[6]。溫灸以足三里、涌泉、百會、曲池穴等穴為主,以穴位周圍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7]。耳穴貼敷法選取王不留行仔按壓于雙側心、肝、神門、降壓溝、交感、內分泌等耳部穴位,按壓至耳廓局部有酸脹痛感為宜[8]。降壓操選穴太陽、風池、百會、足三里、內關等,按揉時力度要均勻,以局部出現酸、麻、脹和(或)發熱為準[9]?;颊呖山Y合自身情況選擇適宜自己的輔助療法。

      1.4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包括治療前后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反復測量3次取平均值。8周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10]進行評價:顯效:DBP降低幅度≥10mmHg(1mmHg=0.133kPa),且降至正常范圍,或DBP未降至正常范圍但其降幅>20mmHg;有效:DBP降低幅度≤10mmHg但降至正常范圍,或DBP未降至正常范圍但其降幅為10~20mmHg,或收縮壓降幅>30mmHg;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者。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

      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篇(7)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37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2)12-0151-02

      高血壓和糖代謝異常是目前危害人類健康、造成沉重社會經濟負擔的兩大公共衛生問題。原發性高血壓與糖尿?。―M)存在共同的發病基礎。有臨床研究顯示,胰島素抵抗可能是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高血壓人群發生糖尿病的危險為非高血壓人群的2~4倍,而伴發糖代謝異常后,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并發癥的危險可增加2~3倍。DM是一種心身疾病,迄今為止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心理社會因素,社會支持及患者個性特征在其發病及血糖水平的控制中起重要作用。高血壓患者合并糖代謝異常,除已知的發病基礎和生活方式外,在個性特征和應對方式上是否有相關,目前尚無報道。為探討兩者關系,筆者調查了100例高血壓患者的個性特征和應對方式,茲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符合原發性高血壓診斷標準的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齡18~84歲,平均年齡53.2±12.3歲。

      1.2 方法。

      1.2.1 根據入院后檢查有否合并糖尿病,將其分為2組。單純高血壓組(下稱“高血壓組”),高血壓合并糖代謝異常組(下稱“合并組”)。

      1.2.2 入組后由接受過心理培訓的專職護士對患者進行艾森克個性問卷(EPQ),及特質應對方式問卷調查。

      1.2.3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11.5軟件進行分析,率的比較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合并組神經質(N)量表分和精神質(P)量表分明顯高于高血壓組,內外向(E)量表分合并組明顯低于高血壓組,掩飾(L)分無顯著差異。

      2.2 合并代謝異常組其特質性應對方式以消極應對為主,高血壓組以積極應對方式為多。

      3 討論

      3.1 重視高血壓患者的個性心理特征:本研究結果提示合并組的N、P均低于高血壓組。其中E量表分數低表示人格內向,富于內省,不喜歡刺激,喜歡有序的生活方式。N量表分數高表示焦慮,憂心沖沖,常郁郁不樂。P量表分數高可能孤獨、不關心他人,難以適應外部環境,與別人不友好。這部分患者以內向性性格、憂郁型氣質及黏液質為主。這些個性心理特征使個體在認知、情感、行為、適應等方面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因此,我們要從生理、心理、社會多層面來關注高血壓患者的身心健康。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選用不同的方案,對郁郁寡歡的患者可采用支持安慰或心理動力學的治療,醫護人員主動關心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評估患者個人、家庭及社會方面的信息,提高對社會支持系統的利用度,鼓勵患者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著重消除自碑心理,增強信心。對焦慮緊張的患者可適當采用生物反饋法或系統脫敏法。教會患者掌握放松技術,如回想快樂往事或連續計算100-7等,再把引起焦慮緊張劃分等級,讓患者想象引起焦慮的情景同時做放松練習。

      3.2 提高高血壓患者的應對方式:應對作為應激和健康的中介機制,對身心健康的保護具有重要作用。積極應對有助于緩解壓力和緊張,幫助個體最終成功地解決問題;消極應對往往采取回避和發泄的方式,不能建設性的解決問題。本次調查顯示單純高血壓組患者與高血壓合并糖代謝異常組患者的應對方式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合并組的患者更傾向于采取退避、幻想、自責等這些消極、被動的應對方式。因此,護理人員應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心理測量技術,提高對高血壓合并糖代謝異常人群的識別能力。對存在消極應對的高血壓患者,要給予充分的重視,深入地評估了解患者的認知和行為,幫助其調整,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積極鼓勵患者面對現實,主動尋求醫療保健和心理衛生知識,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及情緒的改善,從而消除消極的應對方式。

      篇(8)

      關鍵詞: 實體瘤;干細胞移植;護理

      0 引言

      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有效方法[1,2] ,但化療藥物的骨髓毒性限制了藥物劑量的提高.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PBSCT)能迅速重建造血免疫功能,在治療惡性腫瘤方面前景良好,護理在PBSCT中起重要作用.我科2000-12/2001-04共對6例惡性實體瘤患者采取了PBSCT療法,取得了滿意療效,其護理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本組患者6(男2,女4)例,年齡35~60(平均年齡46)歲.其中轉移性乳腺癌3例,轉移性卵巢癌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①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的動員:采用大劑量化療加HGF,常選用泰素240mg,24h持續靜脈滴注,或CG方案CTX4g d1~d2靜脈滴注,患者化療后白細胞總數降至1.6×10 9 ?L-1 以下時給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d-1 ,sc,至完成采集[3] ;②干細胞采集,凍存及回輸:動員后每日查血常規至WBC開始回升時觀察CD 34 細胞的變化,待WBC>10×109 ?L-1 ,外周血CD34 細胞>0.5%~1%(正常值0.2%~0.1%),單核細胞中CD34 細胞占1.68時,通過高速血細胞分離機進行分離采集.選擇正中靜脈或大隱靜脈,用ARROW雙向導管插管完成分離采集.干細胞用CP-1保存,行單個核細胞計數,CD34 細胞檢查,CFU-GM培養,放入-80℃冰箱保存備用.休息2wk后開始預處理,在移植日解凍回輸.

      2 護理

      2.1 造血干細胞動員和采集期間的護理

      ①注意超敏反應發生,泰素滴注期間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低血壓和粘膜炎是Vp-16的主要副作用,CTX動員注意水化堿化尿液;②采集PBSC前10min測量患者的血壓、脈搏,患者對血細胞分離易產生神秘感和恐懼感,要耐心向其講解,做好心理護理,以保證采集的順利進行;③采集過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精神狀態及血壓變化,保證其臥位舒適,血流通暢.口服100g?L-1 葡萄糖酸鈣10~30mL以糾正抗凝劑引起的低血鈣;④采集結束后按壓針眼處10min,避免局部淤血,靜脈穿刺點局部加壓包扎,測量患者血壓、脈搏,待血壓平穩后送回病房. 轉貼于

      2.2 預處理期間的護理

      ①預處理中化療藥物劑量為常規劑量的5~8倍,尤其是大劑量CTX在肝中代謝后50%~70%由尿排出,對腎臟及膀胱有一定刺激性,可致出血性膀胱炎,發生率為5%~10%,因此,預防出血性膀胱炎至關重要;②大劑量補液同時應鼓勵患者多飲水,每小時排尿1次,使尿量在150~200mL?h -1 ,使膀胱無潴留,保持排空狀態以減少刺激;③CTX可增加血清及尿中尿酸,應堿化尿液,使尿液pH值保持在7~8,同時觀察患者有無下肢、腰和胃的疼痛. 2.3 造血干細胞回輸時的護理 ①輸注程序同輸血,要嚴格執行;②通常選用鎖骨下靜脈或頸靜脈穿刺,局部每日用20g?L-1 碘酊和750mL?L-1 乙醇消毒,更換無菌敷料,輸液管與硅膠管接頭處用無菌紗布包裹.輸注PBSC在30min內輸完,以減少PBSC防凍液中二甲基亞砜對造血干細胞的損傷[4] ;③回輸前iv地塞米松5mg,預防過敏反應,輸注前后均用生理沖洗輸液器,防止干細胞粘附及保持細胞正常形態.

      3 預防感染

      ①層流室無菌化:入室前3d對壁面,家具清水沖凈后用強效消毒液擦拭,床上用品,隔離衣等高壓滅菌.密封無菌室,按每平方米甲醛10mL加高錳酸鉀5g,熏蒸24h后通風1~2d,作空氣培養.患者入室前,開啟空調及風機通風;②基礎護理:患者入層流室前剃去全身毛發,清潔淋浴后用1∶2000洗必泰藥浴,更無菌衣褲后進入100級層流室.五官用抗菌眼藥水,漱口水及滴鼻劑消毒.醫護人員同步實行無菌化后穿戴無菌口罩、衣帽和隔離衣后對患者進行護理;③胃腸道護理:給患者口服腸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如制霉菌素、新霉素、預防內源性感染;④口腔護理:口腔潰瘍最常見,每日3次洗必泰棉球口腔護理,用慶大霉素稀釋液行咽頰部噴霧及霧化吸入,用軟毛牙刷早、晚刷牙,每餐前后用5g?L-1 洗必泰液和40g?L-1 碳酸氫鈉漱口.同時對外耳道、鼻孔和陰道等部位外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本組患者無1例發生并發癥;⑤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肝腎功能受損等.

      參考文獻

      [1]侯麗宏,孫秉中,喬慶大.GM-CSF對惡性血液病患者化療后骨髓造血抑制的治療作用[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1998;19(5):584-585.

      篇(9)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inical training for undergraduate nurs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learn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Method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employed to survey 342 undergraduate nurses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The survey included four dimensions: teachers, students, organization and results. Results The overall equipartition was 3.37±0.40; the dimension equipartition of teacher was 3.27±0.56; that of students, 3.52±0.51; that of organization, 3.08±0.46; and that of the result of clinical learning on the job, 3.58±0.46.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quipartition for different gender, and different places for training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501-3.161,F=8.071-28.049,q=3.64-4.12,P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 constructivism; data collection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科學,護理教育很大程度上體現在臨床教育過程中[1]。臨床見習是護生接觸臨床的開始,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也是護生能夠順利融入職業角色不可缺少的環節。如何更好地組織臨床見習、提高見習質量成為護理教育不斷研究的課題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們對健康的關注,高水平的護理人才需求量增加,護理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使得醫療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病人維權意識提高,對見習的配合度呈下降趨勢,給見習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臨床帶教老師往往同時肩負大量臨床工作,時間和精力不足,以上原因使臨床見習教學工作受到一定影響。本文調查分析臨床見習對本科護生知識構建的作用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臨床見習教學提出建議。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9年6月, 對山東省3所醫學院校結束臨床專業課理論學習和臨床見習、尚未進入臨床實習階段的2005級護理本科生342人進行了調查,學生年齡21~25歲,平均23歲;男生15人,女生327人。其見習模式屬課間見習;見習醫院包括附屬醫院、教學醫院和其他醫療單位;帶教老師有護理學院老師、臨床護士和醫生。

      1.2 方法

      1.2.1 調查內容及方法 經參閱有關文獻、進行護生訪談和護理教育專家咨詢,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自行編制了護理本科生見習現狀調查問卷。問卷經過專家教授函詢修改后進行預實驗,內部一致性系數α=0.902,重測信度r=0.797,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問卷分為4個維度:老師維度(包括老師

      272青 島 大 學 醫 學 院 學 報46卷

      的引導性與職責性),學生維度(包括學生的主動性與守紀性),組織維度(見習組織狀況:見習安排、教學方式、病人配合情況等),效果維度(見習對學生原有知識的理解、累積、深化情況,病情評估技能及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職業情感的培養等)。問卷用LIKERT等級評分法,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劃分為5個等級,分別賦予1、2、3、4、5分。

      1.2.2 資料收集與處理 發放調查問卷342份,收回有效問卷310份,有效率90.64%。資料整理將反向題目重新計分并用統計軟件SPSS 13.0進行數據處理。數據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

      2 結 果

      2.1 護生自評見習現狀

      問卷總體均分(3.37±0.40)分,老師維度均分(3.27±0.56)分,學生維度均分(3.52±0.51)分,組織維度均分(3.08±0.46)分,效果維度均分(3.58±0.46)分。不同性別護生各維度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501~3.161,P

      2.2 各維度與效果的相關性

      老師、學生、組織3個維度均與效果呈正相關(r=0.649、0.652、0.666,P

      2.3 見習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影響護生見習效果的老師、學生、組織各維度得分為自變量,見習效果平均得分為應變量,引入回歸方程,標準化回歸方程Y=8.175+0.342X1+0.392X2+0.344X3,對其進行方差分析顯示,F=245.276,P=0.000,回歸方程有統計學意義。調整R2=0.703。3個維度變量與見習效果存在復相關,其聯合解釋變異量為0.703,即表中3個變量能聯合預測見習效果70.3%的變異量。其中以組織層面的預測效果最佳,其調整R2=0.442,解釋變異量為44.2%。見表3。

      以影響護生見習效果因素各維度中層面得分為自變量,見習效果得分為應變量,引入回歸方程,標準化回歸方程Y=11.328+0.363X1+0.246X2+0.338X3+0.203X4,對其進行方差分析顯示,F=187.514,P=0.000,回歸方程有統計學意義。調整R2=0.707。4個層面變量與見習效果存在復相關,其聯合解釋變異量為0.707,即表中4個變量能聯合預測見習效果70.7%的變異量。其中以老師維度引導性層面的預測力最佳,其調整R2=0.447,解釋變異量為44.7%。見表4。表3 護生見習效果維度相關因素回歸分析變量βSEBetatP常數表4 護生見習效果層面相關因素回歸分析變量βSEBetatP常數

      3 討 論

      3.1 護生見習現狀表現

      本文的調查結果顯示,問卷所有條目總體得分(3.37±0.40)分,效果維度得分(3.58±0.46)分,是總問卷維度中得分最高者。說明護生對見習現狀和效果基本滿意。不同性別、不同見習地點的護生見習現狀平均得分差異有顯著性,男護生的見習現狀自我評價比女護生好,可能與男女生的性別心理差異有關。曹威麟等[2]的研究指出,女生的自我期望值及對老師的期望值都明顯高于男生,而實際履行師生心里契約責任的情況相對于較高期望值反不如男生,即期望值高而積極行為表現低。本文問卷調查結果與其一致。另一方面可能與男女生在自信心方面存在差異有關,大多數研究表明,女大學生的自我估計分數往往低于男大學生[3]。

      本文結果還顯示,不同見習地點的老師的職責性、引導性和學生的守紀性得分差異有顯著性,老師的職責性、引導性方面附屬醫院的總體效果優于其他教學醫院和機構;學生的守紀性教學醫院得分較高。說明不同見習地點的老師的教學準備與發揮狀況有所不同,附屬醫院教學意識強、教學氛圍好,老師帶教機會多、熟悉帶教過程和規律、有較豐富的帶教經驗。學生的守紀性教學醫院優于附屬醫院,可能與教學醫院對學生管理較好有關。

      3.2 見習效果影響因素

      建構主義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形成于西方的一種認知理論,它是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展[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豐富的學習情境為基礎、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最終達到知識的意義構建。見習教學與一般的課堂教學有所不同,見習教學中學生需要到醫院與病人進行初步接觸,對病房環境進行了解,可以看到病人的實際病況與治療、護理措施,具有比課堂教學更得天獨厚的知識意義構建條件。因為知識的意義構建并不可能憑空產生,它應當以豐富的學習情境為載體[5]。在這種真實的病房環境中學生需要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去理解和認識現實中的各種疾病,從而對原有的認識進行改造與重組,順應認知結構,完成新的知識的意義構建。利用好這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性思維和評估技能有重要意義。

      轉貼于

      3.2.1 見習組織影響見習效果 本文結果顯示,組織對見習效果的解釋變異量最大,為44.4%,是影響見習效果的首要因素。組織維度是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以外的因素,包括見習課時、人數安排、學習過程與方式、學院老師是否同時參與帶教、病人配合情況以及典型案例的準備等。它包括構建學習過程中重要的情境因素,提示在當前見習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的大環境下,學校和見習醫院對見習課的組織安排、質量監控是重要的。在組織維度中有關病人的配合程度的條目均分高于問卷總條目均分,說明雖然病人的維權意識增強,但同時老師在帶教準備過程中也更加注重了與病人關系的協調,取得了大多數病人的配合。但病人的配合在身體評估方面有較大的局限性。另外,在組織維度中有81.9%的學生認為“見習課時安排太少,應該增加”, 82.3%的學生認為“見習過程安排松散,效率低”,84.8%的學生認為“學院老師應同時參與見習課帶教”,還有50.6%的學生認為“根據課程需要應到相應機構如社區等見習”。以上結果表明,護生傾向于見習課時增加并提高效率。吳京玉等[6]在對護生護理健康教育學見習效果評價的調查分析中指出,有必要增加護理健康教育學課間見習的時間,同時改變課間見習方式及方法。學生傾向于學院老師參與帶教,這與王鳳英等[7]指出學生喜歡專人帶教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張麗莉[8]嘗試了新的見習帶教方法,采取護士輔助帶教老師帶教的方法,受到學生好評。

      3.2.2 老師的引導性影響見習效果 本文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老師維度是影響見習效果的重要因素。進一步從層面上進行分析,老師的引導性對見習效果的解釋量最大,為44.7%,超過組織成為層面分析中影響見習效果的首要因素,而老師的職責性并未進入回歸。說明:①在具體的見習教學實施中,老師引導性發揮的作用超過組織的作用。就是說老師良好的引導有可能彌補大環境變化帶來的組織上的不足,從而改善見習的效果。②帶教老師僅僅履行自己的基本職責是不夠的,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善于引導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是最重要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好的老師不是在于教學而是在于能激發學生自己去自主學習;好的老師也并非是把教學內容解釋清楚、闡述明白就足夠了,老師必須要讓學生自己研究知識,獨立思考[9]。老師發揮的是引導作用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老師應創設豐富的信息和多重觀點”,讓學生針對具體情景采用適當策略探索和整合知識,以形成自己對意義的建構[10]。只有老師發揮了引導作用,學生才不會盲目地進行學習,才能使見習指向正確的方向,從而達到見習目的。本次調查顯示,有關老師引導性條目的均分為3.41,大于總條目均分3.37,說明老師對于引導學生學習給予了很大的關注。

      3.2.3 學生的守紀性與主動性影響見習效果 本文結果顯示,學生的主動性是影響見習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老師的引導作用還是學校、醫院及老師的科學、嚴謹的組織安排,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踴躍參與使之真正發揮主體作用,是學生獲得知識意義構建的關鍵環節。

      而學生的守紀性則是保證學習主動性的基本要素。在本次調查中,有關學生主動性的條目均分低于總條目均分。如“會向老師提出自己見習要求”得分為(2.84±1.09)分,“從不放棄問診病人機會”得分為(3.04±0.96)分。說明學生在主動與老師及病人溝通上仍存在問題。部分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利用實踐機會提高自己的知識與技能,仍停留在被動接受知識層面。其原因有可能與學生溝通技巧欠佳,或求知欲低、問診的興趣未激發起來等有關。

      綜上所述,為提高本科護生臨床見習效果,應提高見習教學的組織管理力度,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INFANCE M S. The conflicting roles of nurse and nurse educator[J]. Nursing Outlook, 1986,34(2): 9496.

      [2]曹威麟,諸葛相麗,郭江平. 兩所高校師生心里契約學生性別差異的實證研究[J]. 高校探索, 2009(2):120126.

      [3]李曉雯,李成. 論性別角色差異對女大學生的心理影響[J].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7(3):107108.

      [4]徐輝. 現代西方教育理論[M]. 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6:108.

      [5]李劍萍. 大學教學論[M].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8:6162.

      [6]吳京玉,滕月玲,吳美福,等. 對護生護理健康教育學見習效果評價的調查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 2002,17(6):455456.

      [7]王鳳英,陳勇,江露,等. 護理本科生婦產科見習效果分析[J]. 護理研究, 2007,21(2):552554.

      [8]張麗莉. 護理本科生神經外科見習帶教方法初探[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4,13(7):970.

      篇(10)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原發性高血壓患者240例,均符合中國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修訂版)》原發性高血壓臨床診斷標準[5]。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120例)和干預組(12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及血壓水平等臨床資料方面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高血壓治療及護理;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干預基礎上,加用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護理干預措施,包括:①心理疏導,耐心細致地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疾病相關知識及堅持藥物治療重要性[6],消除疑慮煩躁心理,同時以治療效果滿意病例鼓勵患者,使其保持樂觀心態,積極主動配合臨床治療工作,以提高治療依從性,保證血壓控制在適宜水平。②合理飲食,由專業人員制定食譜,日常飲食以低鹽、低脂、高蛋白、高維生素及高纖維素飲食為主[78],避免暴飲暴食,有效控制體重,注意戒煙戒酒。③運動療法,根據患者年齡、病情等制定個性化的運動鍛煉計劃,遵循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原則,一般每天運動兩次,每次20~30 min,以不疲勞為宜。④藥物指導,對于患者日常用藥進行監督指導,聯合使用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以有效發揮協同治療效果,減少藥物使用量,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保證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控制在145/95 mm Hg以下[9]。

      13 觀察指標 患者分別于干預前后進行治療依從性評分,收縮壓、舒張壓指標檢測及生存質量評分等;其中治療依從性評分采用依從性問卷調查量表[10];生存質量評分采用生存質量測評表(QOL)[11],均由經過培訓護理人員進行評分計算。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治療依從性評分比較 對照組患者干預前后治療依從性評分分別為(478±112)分,(373±82)分;實驗組患者干預前后治療依從性評分分別為(475±120)分,(259±68)分;兩組患者干預前治療依從性評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干預后治療依從性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治療依從性評分比較(x±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分) 治療后(分)

      對照組 120 478±112 373±82

      干預組 120 475±120 259±68

      注:P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指標比較 對照組患者干預前后收縮壓值分別為(1637±225)mm Hg,(1462±177)mm Hg;實驗組患者干預前后收縮壓值分別為(1629±241)mm Hg,(1218±124)mm Hg;對照組患者干預前后舒張壓值分別為(991±117)mm Hg,(918±79)mm Hg;實驗組患者干預前后舒張壓值分別為(986±110)mm Hg,(832±65)mm Hg;兩組患者干預前收縮壓、舒張壓水平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指標比較(x±s)

      組別 例數 收縮壓 舒張壓

      干預后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對照組 103 1637±225 1462±177 991±117 918±79

      篇(11)

      摘 要:目的:探討規范化臨床護理教學查房對預防醫院感染的作用.方法:選取2012年~2014年在某院實習護理人員共88名作為研究對象,將護理實習人員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人數為44名,對照組實習護理人員沿用傳統教學查房模式,實驗組實習護理人員采用規范化臨床護理教學查房模式.觀察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效果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評價指標(診斷正確率、措施落實率、效果評價及時率和護理計劃合格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實習護理人員的技能考核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規范化臨床護理教學查房能夠提高護理人員對醫院感染控制的認識,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并提高了實習護理人員在感染方面的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 :規范化;感染;服務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2-0112-02

      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醫院感染預防的管理已經逐漸得到重視,醫院的感染問題是醫院所有工作人員應該注意的問題,醫生與護理人員是干預醫院感染的最直接人員,所以,在各大醫學院校中,針對醫院感染問題開展的護理教學查房十分關鍵,不僅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預防感染能力,還能夠保證日后的護理工作質量.文中對規范化臨床護理教學查房進行了研究探討,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014年在某院實習護理人員共88名作為研究對象,其中選取的44名護理人員在研究前對其進行了規范性臨床護理教學查房短期培訓,培訓時間為1個月.實習護理人員年齡18~24歲,平均年齡(21.25±1.52)歲,均為女性,將參與規范化培訓的44名護理實習人員歸為實驗組,剩余44名實習護理人員歸為對照組,兩組實習人員的年齡、受教育程度、學習成績、實際應用能力以及社會背景等方面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習護理人員沿用傳統教學查房模式,方法如下:

      查房方式:以2周為一周期開展護理教學查房,方式為常規查房,運用已學護理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查房內容:掌握病房患者的疾病類型、有無并發癥,了解疾病的癥狀、病理、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護理等相關知識.

      查房職責:無明確職責.

      1.2.2 實驗組實習護理人員使用新型規范化臨床護理教學查房方式,內容如下:

      查房方式:帶教老師組織實習護士進行護理教學查房,方式多變,在課堂中對查房模式進行集體討論,并應用到實踐中,在查房過程中,帶教老師以個案為例進行實踐觀摩、實踐教學.并在每次查房前需要設定本次教學查房的重點,首次查房重點應以臨床問題為中心,其次為提高護理能力,第三為病理研究,第四為整體護理.帶教老師在帶領過程中要以身示教,查房結束后安排實習人員填寫查房收獲及意見,帶教老師對每位實習人員的收獲、查房感受以及專業護理技能的提升進行點評,最后由各位實習人員進行討論.

      查房內容:帶教老師對查房內容進行規范化管理,在查房前,組織護理人員進行重點病例的護理方法討論,并計劃護理方式,提出護理措施及注意事項,帶教老師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計劃進行點評,掌握護理人員對病房感染、護理職責、護理技能等方面的掌握程度,重點在于感染控制方面.另外,采用現場訓練方式,讓實習護理人員做消毒、無菌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指點不足之處,進行標準化、規范化指導,提高實習護理人員的無菌意識.對操作不合格的方法、消毒不合格的物品進行原因分析,并執行獎罰措施,帶動實習護理人員的認真、積極的工作態度.

      查房職責:將查房人員分組,每組2~3人,護理病房3~6個,明確每位護理人員的職責,并在第二周期的護理過程中將護理人員職責進行調換,這樣有利于護理人員全方位掌握護理技能及控制感染能力.

      1.3 評價指標

      評價兩組護理人員的程序應用能力、綜合技能考核合格率、護理人員對醫院感染知識掌握情況,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

      1.4 評判標準

      根據院方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分標準為:每項10分,共10項.80~100分為十分滿意,60~79分為滿意,40~59為一般,20~39為不滿意,<20分為十分不滿意.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十分滿意+滿意+一般)/總人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程序應用能力比較

      兩組護理人員程序應用能力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2.2 技能考核合格率

      兩組護理人員技能考核合格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表2所示.

      2.3 患者對醫院感染預防的滿意度

      對330例在院或已出院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由實驗組與對照組護理人員護理,實驗組總滿意度為97.57%,對照組總滿意度為88.48%,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表3所示.

      3 討論

      實施規范化護理教學查房后,對醫院的感染預防情況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在于以下三方面:第一,規范化臨床護理教學查房屬于一種現代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將理論知識完全的應用到了實踐中[2-3].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護理人員的程序運用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人員,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對程序運用的提高,也強化了護理人員的流程掌握程度,從診斷、措施掌握、效果評價及護理計劃等方面均有十分大的改善,提高了醫院感染控制成功率.第二,對提高護理人員的醫院感染控制知識與意識的掌握能力有很大的改善,上述數據中顯示,兩組護理人員的技能考核合格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人員必須擁有預防醫院感染醫師,通過實踐工作,提升預防感染的意識,在平時的護理查房過程中,通過帶教老師的強化訓練,規范工作流程和護理內容,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醫院感染控制的知識掌握有很大的提高[4-6].第三,實施了規范化臨床護理教學查房,使患者對醫院感染護理的滿意度有所提高,實驗組總滿意度為97.57%,對照組總滿意度為88.48%,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看出,實施規范化臨床護理教學查房,無論從護理人員方面還是醫院方面,乃至于患者方面均有良好的反應,從以上三方面來看,醫學院校中的規范化臨床護理教學查房在應用于醫院預防感染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也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

      參考文獻:

      〔1〕喬安花,王蓓,岳立萍.PBL聯合CBL教學法在護理本科生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05(03):3950-3952.

      〔2〕梁莉,鄧俊娜,梁艷,等.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聯合以護生為主體的護理教學查房的應用[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4,05(05):603-604.

      〔3〕盧根娣.中華護理學會2014年各??谱o理學術交流會議征文內容[J].中華護理雜志,2014,01(09):122-1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大全| 欧美一卡2卡3卡四卡海外精品| 欧美亚洲成人精品| 欧美精品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 | 麻豆精品三级全部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xxx|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日韩美女18网站久久精品|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四虎精品影院4hutv四虎|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国产精品二区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在线|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 免费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欧美高清免费一级在线 |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蜜国产精品jk白丝AV网站 | 欧美精品香蕉在线观看网| 华人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97精品国产手机| 国产精品91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欧美一卡2卡3卡四卡海外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91在线手机精品超级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