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高職院校教學中微課的運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一、微課概述
微課主要指的是以圖像視頻作為主要載體,采用PPT軟件進行及時支持,對教師對某一教學環節或知識點來進行設計的一個完整、剪短的教學過程,其是一項對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進行支持的新型課程資源。其中課堂教學視頻是其核心內容,同時還含括了有關的教學設計、練習測試、教學反思、教師點評以及學生反饋等教學資源。一般情況下,微課主要是由音頻材料以及和課程內容有關的素材資源,如PPT、圖片、測試以及練習題等資源。教師通過有效結合音頻與優秀的素材便能夠制作出優秀的微課,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微課便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微課具有簡短精悍、學習方式多元化、碎片化、可以循環使用、較強互動性等特點。
(一)微課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取的是講授的方法來傳授課程知識,而將微課當做一種教學資源應用到傳統課堂教學當中,結合具體教學的知識點、能力點以及技能點實施教學,則能夠在課堂中播放對于該知識點的微課,隨后開展相應的提問,組織學生根據此知識點來組織小組討論活動。將微課運用到傳統課堂教學當中,能夠讓學生體驗到多元化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學生探討相關問題過程中,還能夠更為牢固的理解、掌握與運用有關知識。
(二)微課在慕課(MOOC)中的應用
因為慕課(MOOC)具有開放性的特征,所以實際授課對象較多,這和傳統課堂教學存在較大的差別。其中在慕課(MOOC)較為重要的概念在于“微課、小測驗、在線實時解答”。所以大部分慕課都是通過微視頻或微課的方式來展示給學生,并且與某些知識點小測試相結合來對學習者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實時解答。
(三)微課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建構主義等教學理論為指導開展的,其主要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技術,組織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能夠將轉化為系統的知識架構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開展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前將相關學習資源提供,如微課視頻資源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開展學習。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基于微課的學習來實現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有效提升。
(四)微課在混合教學中的應用
混合教學主要指的是結合現場教學和在線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其通過有效結合網絡化學習的優勢和傳統學習的優勢來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微課屬于一種網絡化教學重要資源,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與現場教學相結合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微課在學歷繼續教育中的應用
在學歷繼續教育中運用微課過程中,切不可過于精簡微課,而是要堅持一次課的學習完成一個“完整學習過程”的原則,盡可能控制學歷繼續教育的微課時間不超過30min。將微課應用到學歷繼續教育當中,應當是通過學習者每次學習可以完成一個完整學習過程即“導入———學習———檢測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三、提高微課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的策略
第一,應當要科學選擇教學內容,將教學重難點知識突出。微課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播放有關的知識點,所以實際選擇的教學內容務必要簡短且精悍,需要能夠將教學重點難點知識凸顯出來,而不可要全部涉及到教學所學內容,防止教學效果受到影響。第二,突出教學主題,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由于微課時間較短,所以要求教學能夠在短時間內對課程導入環節進行科學設計,凸顯教學主題,讓學生能夠一目了然。不僅如此,教師還應當要能夠全面掌握微課特征,在實際教學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一方面能夠豐富教師的教學方式,一方面能夠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第三,微課教學需要注重循序漸進,重視教學的邏輯性和條理性。雖然微課時間較短,不過在對微課進行制作過程中,教師實際采取的教學資源和方式務必要圍繞著教學內容,且在講解相應知識點時也需循序漸進來進行,凸顯知識點的關聯性與條理性,以便于學生能夠準確掌握教學重點內容。第四,靈活運用微課,重視教學的系統性。在高職院校教學中應用微課的目標在于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因此要求教師能夠重視微課和課程間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課中教學、課后復習以及難點解惑等環節靈活運用微課資源。微課不單單是一個微視頻用來對教學難點內容進行詮釋,更應該是一項系統的課程。教師在建立起某一科學的微課視頻庫過程中,需要將相應章節標注來更好的共享教學資源。微課教學的系統性應當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與積累,所以教師在制作微課時需要不斷的更新與完善。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科技時代,在高職院校教學中應用微課不但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而且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所以需要相關教師能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效應用微課開展教學,切實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鄭小斌.高職院校微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3):88-90.
[2]賀志涵.高職院校微課教學實踐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9):135-136.
[3]吳燕.淺談對高職院校微課教學的幾點認識[J].科技視界,2014(28):223.
作者:龍佳佳 單位:貴州凱里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