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初中地理教學應用3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引言
為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地理教師也在積極探求新的教學方式,于是多媒體教學被引進了初中地理課堂,多媒體教學能夠讓學生通過直觀化的圖片或者視頻展示,提升對知識點的理解度,突破地理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對此,本文將對多媒體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以促進地理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改善硬件配置,提供多媒體教學環境
硬件設備與教師能力是實現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應用的基礎,對于硬件設備和教師能力的優化,主要從學校和教師兩個方面進行考量。在學校方面,首先,應當加強對多媒體教學的重視,強化對多媒體教學的推廣,引導教師轉變教學理念,鼓勵其使用多媒體進行地理教學;其次,應當增加資金的投入,為多媒體地理教學提供必要的硬件設備,必要時可以探求更多的渠道獲取資金支持;再次,可以建立針對多媒體教學的服務管理機構,當地理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服務管理機構進行解決,而服務管理機構還能夠為教師提供先進技術與創意指導,促進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最后,結合時代的需要,學校還可以組織地理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培訓,讓地理教師皆具有良好的多媒體教學能力[1]。例如,在講解“氣溫的變化與分布”這一章節時,首先,學校應當為多媒體教學的實現提供硬件基礎,必要時可以探求更多的渠道獲取資金支持;其次,學校還應當組織“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的多媒體教學培訓活動,引導地理教師通過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式,來優化自身的教學方式,促進“氣溫的變化與分布”多媒體教學質量的提高。整體而言,多媒體地理教學的實現,不能缺少學校的硬件設備支持以及教師的教學理念支持。為順應教育需求的變化,學校與教師兩個方面都應當進行適當的優化與轉變。
二、轉變教育理念,響應學校多媒體號召
教師作為多媒體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對多媒體教學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對于教師的優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量:首先,應當響應學校與社會的號召,強化對多媒體地理教學的重視,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切實使用多媒體進行地理教學;其次,應當強化自身專業能力,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培訓活動,利用空余時間吸收借鑒其他教師的優秀教學方式,促進自身多媒體教學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講解“氣溫的變化與分布”這一章節時,地理教師應當首先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應用多媒體教學是否必要,對于不需要多媒體教學的內容,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進行教學。對于這一章節,考慮到教學的重點內容在于讓學生了解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特點,以及這一章節本身的抽象性,地理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圖片或視頻直觀地感受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的特點,增強學生對教材文字知識點的理解,同時,還能有效激發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
三、優化課件制作,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
多媒體教學的重要載體是教學課件,對此,地理教師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應當順應社會與學生的需求變化,對制作的課件進行適當的優化,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對于課件的優化,地理教師應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量:一是明確教學目標,課件的制作應當以教學目標為指導,這樣才能避免課件制作中出現重點偏移的問題,此外,地理教師應當注意的是地理教學的目標除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外,還應當挖掘學生潛能,這樣才能夠實現地理教學水平與質量的整體提高;二是提高課件精美度,一般而言,越有美感的課件對學生的吸引力越強,還能夠充分發揮課件營造輕松課堂氛圍的作用,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但地理教師在制作課件時,不能夠過于追求課件的精美度,避免學生注意力發生過度轉移,過于關注課件美觀反而忽略教學主體內容;三是吸收他人優秀作品,一般而言,地理教師在課件制作思路與水平上皆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促進自身課件制作水平的提高,地理教師可以通過借鑒他人優秀作品的方式進行優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借鑒不等于照搬,地理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對課件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更好地貼合班內學生的實際需求;四是課件的使用,在使用課件進行地理教學時,地理教師應當明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適當的思考時間,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通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這一章節為例,地理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可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量:一是教學重點,地理教師首先應當對教材內容進行仔細的研讀,了解這一章節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而教學的目標則是促進對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立足教學重點與教學目標進行課件制作;二是課件制作,除卻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的導向,地理教師還應當結合班內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大部分學生的喜好,對課件的精美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在避免教學重點出現偏移的前提下,盡可能制作出貼合學生喜好的課件;三是借鑒他人課件,若地理教師在制作“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這一章節課件時,不知道具體的落腳點,就可以借鑒參考其他教師的課件,了解課件制作的大致方向。對于課堂的教學流程,在課前導入環節,地理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播放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的相關視頻,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通過視頻對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有大致的了解。在課堂環節,地理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展示的方式,實現教材知識內容的直觀化,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度。
四、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多媒體外部刺激
豐富地理教學內容有利于維持學生對地理課堂教學的興趣。一般而言,設置適當的游戲環節是豐富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比較常用的地理游戲主要包括:角色扮演、競爭游戲等。通過適當的地理游戲能夠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強多媒體地理教學的外部刺激,促進多媒體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教學逐漸成為一種教學的趨勢,對此,地理教師也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積極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針對這一點,學校方面應當為多媒體教學的實現提供必要的設備,為多媒體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基礎。地理教師也應當積極參與相關培訓活動,吸收借鑒其他教師的優秀課件,促進自身多媒體教學能力的提高。
作者:李亞平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文峰初級中學
初中地理教學篇2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有效的教學活動,離不開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為了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就要對教學情境進行優化,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展開探究性學習。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地理教學中,就能夠營造出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實現教學模式由靜態向動態的轉變,實現初中地理教學的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對地理課程的濃厚興趣。在講解《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時,教師可以將新疆的美麗景色以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并將《彈起我的冬不拉》作為背景音樂。悠揚的歌聲、美麗的景色、動聽的解說,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新疆的美,產生向往之情,以最快的速度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這樣視聽一體的課程導入,為學生創設情境,并提出問題,我們怎樣才能去到美麗的新疆?以此來引出交通運輸網絡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外出旅行、物資運輸都離不開交通運輸網絡的支持,突出“交通促進發展”的相關內容,讓學生以愉悅的心情展開學習。借助多媒體技術設置與學生生活相吻合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改變過去被動學習的狀態。
二、提高教學質量
在初中地理課程中有些知識較為抽象,屬于教學的難點,完全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理解。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讓這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它能以更加形象直觀的形式將難點展現出來,實現抽象知識的具體化,學生會對知識點掌握得更加扎實。此外,教師還能夠利用多媒體技術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加快知識的內化,將重、難點知識全部擊破,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海陸的變遷》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內容,“大陸漂移假說”屬于教學重點,這一理論是這節課程的重點,同時又是教學難點,這就需要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解決這一教學難點。在具體教學中,可以利用flash動畫以故事的形式將教材中的閱讀材料進行展示,讓學生通過觀看故事,對大陸漂移假說理論有初步了解。之后利用媒體將書中所附的插圖向學生進行展示,并向學生提出問題:“將南美大陸與非洲大陸拼合在一起之后,為什么古老地層會有很高的相似度?”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就能夠將這些重點難點一一破解,讓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難度降低,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三、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在傳統的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主要是借助掛圖、課本插圖,完成地理知識的講解。由于無法直觀地看到地理事物所發生的運動,這就使得學生對一些抽象性的知識很難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融入多媒體技術,就能夠將靜態圖片轉化為動畫,以生動形象的方式進行演示,讓學生能夠清晰地觀察到整個地理活動變化過程,學生還能夠在觀察的過程中展開思考與討論,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學生探索式學習的展開。學生的分析能力同樣是地理教學中重要的目標,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主動進行分析。例如在學習《河流和湖泊》時,有涉及黃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黃河中游水土流失的相關視頻,之后借助動畫演示“地上河”是怎樣形成的。學生在了解地上河的成因之后,也能夠通過思考分析出黃河下游支流減少的原因。因此借助直觀的圖像影視展開教學,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初中地理學科素養。
四、培養學生讀圖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學生學習地理需要掌握讀圖技能。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形象思維,強化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例如在學習《地圖》時,有涉及地形圖的判讀,教師就可以將身邊的地理事物作為切入點對地形圖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到山谷、緩坡等地形的特征。利用多媒體技術,還能夠對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進行演示,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等高線。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簡化課堂講解內容,突出教學重點,彌補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在學習地形圖繪制相關內容時,可以用動畫形式突出表現山頂、山谷等位置,讓學生對事物的空間分布有直觀認識,加深對相關概念的理解。綜上所述,傳統初中地理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對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嚴重限制,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就能夠彌補傳統教學中的短板,讓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強化學生地理知識應用能力。
作者:唐菲 單位:乾安縣鱗字鄉中學
初中地理教學篇3
本文結合我國初中地理教學現狀,對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做具體闡述。
一、應用意義
首先,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合理應用改進了教學方法,轉換了課堂教學方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欲望,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在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可以更多地為學生補充課外知識。其次,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合理應用還可以不斷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新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從而通過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的各種用于學習的新元素,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二、應用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地理學科中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點較多,所以在學習該類知識時,學生難免感到枯燥乏味,同時也很難激發學習興趣。對于學生而言,要想真正地學好某一學科,首先應該對該學科產生充足的興趣。因此,應該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構建活躍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保證抽象化的地理知識能夠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直觀。在學習一些需要記憶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其進行匯總,通過視頻、圖像等方式傳遞給學生,從而保證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地理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二)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多媒體教學模式較傳統教學模式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多媒體技術手段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更加形象直觀的感覺,所以,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將課本知識轉化為視頻、音頻等形式,從而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聽覺和視覺來完成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初中是學生學習地理的開端,所以對許多學生而言,會感到地理知識有些抽象難懂,只通過教師的講述往往很難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學生也難以對所學知識有形象的了解。而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合理轉化,則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對其進行理解掌握。為此,多媒體教學模式下,教師應精心組織教學,從而保證教學內容能夠更加形象直觀,從而更好地完成對地理知識的掌握。
(三)協調課堂教學與學習的關系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不能將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完全摒除,教師應該對多媒體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掌握好使用度。首先,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要充分協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在進行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以及對地理學習的實際需求,進而充分考慮學生對教學模式的意見。其次,還應該充分考慮多媒體本身與多媒體設備之間的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只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不能摒棄教材,而應該綜合多方面因素,為學生打造更加科學合理的地理學習模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不僅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此,現階段教師應該合理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惠祥瑞.分析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的運用[J].成功(教育),2012(16).
[2]李玉華.淺談多媒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6).
作者:王長紅 單位:山東省濟寧市豐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