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學生拓展訓練體會大全11篇

      時間:2023-03-15 14:59:52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學生拓展訓練體會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學生拓展訓練體會

      篇(1)

      什么是拓展訓練?拓展訓練是一種興起于西方,1995年傳入我國,開始主要是服務于工商企業單位,后逐步滲透和延伸到教育領域。由于拓展訓練“先行后知”的體驗式學習模式,獨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戰性和趣味性的戶外活動模式,自2004年在高校教育中刮起了一陣強烈的“流行”風,普遍為大學生所接受。并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訓大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團隊合作精神的有力武器。那么,我們應該想一想拓展訓練為什么短短幾年就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呢?拓展訓練又為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什么作用和啟示呢?

      一、拓展訓練的特點,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拓展訓練提供適應性。

      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擺在重要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削弱。要談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增強學生和群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大學生的健康體魄和良好的心理正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載體。拓展訓練融教育學、心理學、行為學及管理學的精華于一體,充分適應了現代社會及大學生的共同需求,與傳統教育方式相比拓展訓練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綜合活動性。拓展訓練的所有項目都以體能活動為引導,貫穿認知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和交往活動,有明確的目標和過程。使大學生充分體會,情感與意識專注于一件事情是多么的愉快的事,增加身體鍛煉的同時又有認知上的收獲。

      二是挑戰極限。拓展訓練的項目都具有一定的難度,不僅表現在體能上,更表現在心理考驗上,需要學生向自己的能力極限挑戰,跨越“極限”,最大限度地去完成任務。有些時候往往最令人頭痛的是戰勝自己,不自信和過于自信對于大學生成長都是不利的,拓展訓練中就可以充分的了解自己,培養敢于面對困難的精神,提高創新意識。

      三是集體中的個性。拓展訓練實行分組活動,強調團隊協作,力圖使每一名學生竭盡全力為集體爭取榮譽,同時從團隊中汲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體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使得團隊協作和學生個性同時得到展現。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教育大學生個人利于服從集體利于,敢于為集體榮譽奮斗,敢于承擔責任,充分體會理解他人。

      四是自我教育。拓展教師只是在課前把課程的內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事項向學生講清楚,活動一般不進行講述,也不參與討論,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即使在課后的總結中,教師只是點到為止,主要讓學生自己來講,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拓展訓練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拓展訓練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以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為宗旨,產生了令人難以預料的教育功效,特別是在對參訓人員的健康心理、合作意識和進取精神的培養上,效果非常突出。

      (一)開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

      當前大學生表現出種種心理沖突,主要歸納為五個方面:閉鎖與交往的沖突,獨立與依賴的沖突,求職與識別的沖突,情感與理智的沖突,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就需要足夠的求生能力和堅強的心理素質,否則將無法勝任將來的社會角色。對此,積極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成為各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開展素質拓展訓練是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更是貫徹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實踐表現。

      (二)注重挖掘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

      拓展訓練所設置的項目和障礙,對人的心理、智能和體力形成了一定的甚至是嚴峻的考驗。受訓者在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信念驅使下,自身的潛能被充分挖掘出來,創造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這也使得受訓者在經歷之后才發現自己還有某方面的才能,從而增強了自信心。

      (三)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現在的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社會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所以人們在工作學習中面臨的環境和情況也極其復雜。很多時候單憑個人的力量難以完成,或者說是非常低效,這就需要組成團體,并要求成員之間相互協作。有句俗話這樣說:“一只螞蟻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走;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只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里”。從中也不難理解成功需要合作,需要團隊中每一個成員積極默契的相互配合。拓展訓練中有很多需要團隊協作才能完成的項目,例如野外生存、過電網、攀巖、信任背捧、萬里長城、勝利墻等項目。這些游戲能讓大學生深刻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不知不覺受到了團隊精神的洗禮。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當融入團隊后,如果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那么整個團隊就能發揮1+1≥2的力量,完成個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三、拓展訓練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啟示

      一是拓展訓練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善于把握時代脈搏,緊貼實際,因勢利導,以不斷滿足和適應廣大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因此,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須要善于抓住和把握大學生的這一心理變化,適時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迅速占領大學生的精神文化陣地。否則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想就會乘虛而入,與我們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爭奪地盤。

      二是拓展訓練中堅持尊重人、理解人、啟發人、關心人、激勵人的基本原則。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反映在大學生的意識形態上,就是他們的平等觀念、民主意識、參與意識大大增強了。他們思想解放不盲從,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不歡迎那種我說你聽的教育方式,對那些喜歡訓人、批人的教師尤為反感。把被教育者置于對立面的作法,不僅不會達到教育人的目的,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損害師生關系,最終達不到培養目標。因此,做好新時期的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民主精神貫穿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全過程,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交流,使思想教育工作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培養合格的人才。

      綜上所述,拓展訓練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可行和必要的方法,注重讓學生主動去體會解決問題,注重大學生身心發展以適應社會。從而提高大學生綜合能力,更好的完善素質教育,其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劍峰.高校開展拓展訓練課程的必要性、可行性[J].體育科研

      篇(2)

      一、拓展訓練在高校中的運用

      (一)體驗感受

      在訓練的最初階段,每個學員在團隊建設中都承擔著不同的任務和角色。真正的做到自己親身體驗每個難關。這些難關都能給學員帶來心理上的壓力,有了壓力,有了學員們互相的支持和鼓勵,才會有動力。這不僅僅純粹的是尋求刺激和冒險,而是能夠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釋放自己的心理壓力,并得到自信心。挑戰自我,激發斗志。

      (二)分享交流

      進過前期的訓練,自身的體驗感受,在老師的指導下,每個參與的大學生進行分析交流。這是拓展訓練的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若沒有這樣的交流,前期的訓練也就只能是流于形式,達不到更佳的效果。這需要老師積極引導,對于一些不善言辭,不喜歡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學生也是一種考驗和挑戰。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地產生情感上的共識,才會讓大學生們得到深入的思考。反思今后的生活,這是訓練的價值所在。

      (三)激發潛能

      拓展訓練最終是要將訓練的體會和收獲運用到今后的生活中,經過前一階段的交流和體會,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吸取別人的長處。將自己在訓練中所收獲的良好品質運用到學習和今后的工作中,拓展訓練的真正目的也就達到了。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現狀

      經過調查顯示,1980年心理存在問題的大學生達到了兩成左右,并且數據不斷上升,最近的一些大學存在這樣問題的學生已經達到了三成。在給10萬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時發現,有20%的學生存在不同類型的心理問題。

      在北京的七所大學中,調查的學生有27%具有心理問題。其中,因為心理原因而退學的占總數的65%,因為心理原因而休學的占總數的38%。大學生當中,女生的心理問題要普遍的差于男生,而高年級的學生心理問題要普遍的好于低年級的學生,同樣,來自農村偏遠地區的學生心理問題也要比城市里的學生差。近幾年報道大學生因為瑣事而自殺或者傷害他人的事件屢見不鮮,心理問題是大學生教育需要重視的。

      (一)心理意志薄弱

      大學生和高中生之間的教育最本質的區別在于從硬性教育過度到自我的管理學習的方式,這種教育方式的變化讓學生很難適應。這就需要學校和老師的引導。現在大學生的心理意志非常薄弱。尤其是現在高校提倡大學生戀愛,出現的問題會逐漸增多。在面對困難時,大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解決,更容易走向極端。這樣的心理意志很難適應日益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

      (二)缺乏團隊合作精神

      在如今的社會團隊精神至關重要。但是當代大學生中,很多的學生都屬于獨生子女,往往都沒有團隊意識,以自我為中心,將自己的利益擺在首位,不會全面地為大家為全局著想。再加上大學活動中集體活動也相對較少,更多的是給學生們自由分配時間。所以團隊意識也非常薄弱。這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非常吃虧的。

      (三)缺少自我挑戰精神

      現如今的大學生遇到問題不能勇敢地面對解決,缺少這樣的自我挑戰的精神,沒有勇氣迎接未知和挑戰,這是非常致命的弱點。因為大學生都處在一個安逸的環境中,不想嘗試更多的新鮮事物,也就缺少挑戰的精神。

      三、拓展訓練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一)認識信任

      信任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相處很重要的因素,大學生在不久之后就會接觸社會,但是他們之間的相處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信任對他們的合作意識,集體精神,人際交往的和諧建設有顯著的幫助。

      在訓練的過程當中,大學生首先需要相互了解,彼此之間敞開自己的心扉,完全的相信和信任彼此,同樣也需要默契配合,尤其是在前期的階段,大家都還沒能夠彼此的磨合,這是團隊建設非常重要的階段。比如在一個信任背摔的環節,就是要充分地信任自己的同學,真實地感受同學的存在價值。類似這樣的活動就是在慢慢地培養信任感和互相的依賴。

      (二)學會合作

      在當今的社會,合作意識必不可少。但有很多的調查顯示,大學生們普遍反映合作意識很差,更多的是希望突出自己的價值,并不會更多地為團隊著想。但是只突出個人價值,而忽略團隊意識,任何的企?I都不需要這樣的人才,即使是學歷很高,也不會很好地融入社會和集體當中。所以團隊建設至關重要。拓展訓練也正是針對了大學生這樣的心理問題展開全方面的培訓。

      (三)激發潛能

      拓展訓練需要不斷地挑戰自己,是對自身各方面的考驗。在這樣緊張充滿刺激挑戰的環境中更能激發自己潛在的能力。拓展訓練就是要讓大學生們挑戰不可能,不斷地克服心理障礙,完成任務,不斷突破自己。每當他們完成自己原本認為很困難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就會有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這種不畏艱難的品質有利于成就一個更加完美的自己,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四)適應社會

      心理學的研究表示,人在很大程度上行為方式取決于自己的心理狀態和能力。拓展訓練就是使大學生在整個訓練過程中,能夠不斷地溝通,互相配合,團結合作,互相信任,努力朝著目標前進,學會面對困難解決問題,這些特征都是在社會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有了這樣的提升訓練,在今后的社會生活中,相處融入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五)完善人格

      拓展訓練需要學員自己親身去參加體會的訓練方式,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不斷地感受體會,在訓練結束后,學生們需要總結這次訓練所帶來的成果和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這需要學員們不斷地交流心得。正是這樣的交流方式,才能不斷的認識自己的價值,反思自身的不足,控制自己的不當情緒。這樣才是人格的不斷完善。人格的完善情商才能得到提高。大學不僅僅是只注重智商,情商往往被人忽視。情商的提升是展現更完美人格的體現。

      (六)建立自信

      在特殊的環境中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一種適應的能力,在拓展訓練中,很多環節充滿了壓力和挑戰,這些壓力是良性壓力,大家都說挑戰是克服心理問題的有效途徑。當學生克服了拓展訓練中所帶來的壓力也就會獲得自信,這樣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所能代替的。這是經過自己努力取得的自信。這樣的成就感能夠一直伴隨你。在今后遇到困難時也能夠像拓展訓練一樣自信從容地克服一切困難。這是拓展訓練所帶來的自信心的提升。

      (七)啟發創造力和想象力

      拓展訓練不像傳統訓練那樣單一,枯燥。他突破了傳統模式觀念的束縛,將教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更加開闊。這種方式培養學生們主動地探索尋找未知的樂趣。這樣更加有效的鍛煉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當今的中國需要創造型人才。不斷地解決一個又一個未知的難題。這樣社會才會不斷進步,大學生才能與時俱進。

      四、拓展訓練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應用中的思考

      第一,高校應該重視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問題,將素質拓展課程納入選修課程或者必修課程。根據不同年級的不同心理狀況開設不同的教學模式,擬定教學大綱,確定教學目的。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拓展訓練,將心理教育的方式更加多樣化。

      第二,可將拓展訓練跟體能教學體育課程相結合,互相吸取各自的優勢。拓展訓練對場地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的高校都有這樣的能力建設這種訓練的場地。其實一般的拓展訓練可以利用很多自然的條件來完成。現在高校建設,環境都很好,廣場、草坪這些地方都可以進行。

      第三,其實拓展訓練的最關鍵核心人物就是訓練中的指導老師,指導老師必須要積極組織,引導學生,具備各個方面的教學能力,比如領導能力,管理能力。要懂得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以及醫學的一些常識,防止學生在訓練中發生突發狀況,懂得合理采取措施去處理。所以,對于拓展訓練的老師來說,這也是一種挑戰。因此,應該將訓練的老師進行相關的培訓,才能確保課程的順利高效的進行。

      篇(3)

      一、引入有趣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不竭的學習動力,引趣基于學生心理和文本內涵的挖掘,六年級學生具有鮮明探究心理,對地球知之甚少,感到神秘莫測。課前設置導學案,以導學案為拐杖引導文本自學,課外閱讀,上網查找有關地球的資料顯得自覺主動有興趣。揭題引課時,借助多媒體動畫展現地球的秘密(借用品社課本上大地的重負視頻引入),感悟地球上洪水、泥石流、地震、土地龜裂、濫砍濫伐等各種重負、災難,激起思考和閱讀期待,在老師敦促下進入自主學習境界,在感悟與閱讀中享受閱讀的快樂,學習的熱情自然就激發了。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自然會從內心深處親近老師,喜歡老師所教學科,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二、探究有深度

      本課是單元的精讀課文,承載著“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目標,把單元目標,課時目標一一呈現,目標導讀,旨在引領學生明確目標,緊扣目標讀書,做到綱舉目張,有的放失,有效閱讀。學生在“先學”基礎上還需教師“后教”引領與提升,此環節的探究教師應在“設問”層面上下功夫,促進學生閱讀有深度,把書讀厚,又能把文本內涵讀薄,提升學生言語的理解與概括能力。如第2自然段的研究性閱讀,師設問可分三個層次:1問:你讀懂什么?此問在于找準文句中的詞、句理解段意;2問:你還有什么疑問?此問在于引導學生拓展性閱讀,讀出文字背后的意思,讀出文本外延的意思,把書讀厚,提高學生語言理解能力,3問:從哪里感受到地球的美麗,旨在引領學生用精準的語言概括文本內涵,把書讀薄,提升語言的概括能力。如研讀第一段緊扣“地球是人類的母親,大地的搖籃。”進行拓展閱讀對話。

      師:人,是母親養育的,地球拿什么養育我們呢?

      生:地球用水養育人們。生:地球用土壤養育我們(學生笑……)

      生:地球用土壤生長的糧食養育我們。

      生:地球用草藥養育著我們

      生:地球上獵食的動物養育著我們。

      生:地球上的礦產資源養育著我們。

      師:是呀,地球如母親:養育之恩!

      師:地球又是搖籃,怎么理解?

      生:地球上有人類居住的空氣,

      生:地球上距太陽很遠,有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

      生:地球上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水分和水。

      生:地球隨太陽自轉,有白天黑夜,人才有生息規律。

      生:地球離太陽遠,才有適宜人類生存的冷熱氣候。

      生:地球上有很多資源,人類才得以開采和利用,才有了建房居住的空間。

      師:是啊!地球像母親,具有養育之恩;地球如搖籃,像成長的溫床。

      師:難怪作者呼議:人類要像保護“母親”一樣保護(學生說)“地球”。像愛護(學生說)“母親”一樣愛護“地球”。

      至此,拓展性閱讀對話,對地球的理性認識不言而喻。“地球對人類貢獻之大,功不可沒。沒有地球人類就無法生存,人類要保護地球。宇宙間只有一個地球,保護地球刻不容緩!”的情感激發油然而生。這樣設問導讀,拓展對話,既理解了文本內涵,又體會到用詞的精準,提升學生語言的理解與概括能力。

      篇(4)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4-0297-02

      拓展訓練從在中國出現發展到現在,其理論體系及相關研究已越來越完善。拓展訓練中體現出來的體驗式教育思想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這種教學方法更加關注學生作為人的發展,使學生在非傳統課堂教學的環境中親身的去學習和感受,得到提高。這樣的教育思想早在中國古代教育思想中就已有所體現。

      一、拓展培訓的概念

      1.拓展培訓的概念。拓展培訓源于英文Outword-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的挑戰。拓展培訓是體驗式培訓方式,是素質教育的一個分支,它與傳統的灌輸式的教育培訓方式有著很大區別。拓展培訓利用復雜的自然環境,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項目,讓參訓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達到“磨煉意志、完善人格、挑戰自我、熔煉團隊”的目的。

      2.拓展培訓起源。拓展培訓起源于二戰。在二戰中,英國大西洋商務船隊屢遭德國人襲擊,許多年輕海員葬身海底。通過觀察,人們發現能夠逃生回來的海員都意志堅強、求生欲望強烈且協作能力強。經過戰爭中的經歷、思索,德國人庫爾特?漢斯創立了“阿伯德威海上學校”,利用一些自然條件及人工設施,訓練年輕海員的海上生存能力和船遇險后的求生技巧,使他們的身體和意志都得到鍛煉。這是拓展培訓的雛形。

      二戰結束后,這種訓練方法和創意為大多數人所接受,人們認為,這種訓練方式可以延續下來并引用到其他領域。于是拓展訓練的獨特創意和訓練方式被推廣開來,訓練對象由最初的海員擴大到學生、軍人、企業職工、國家公務員等群體,訓練目標也由體能訓練發展到人格訓練、心理訓練、管理訓練等。

      中國香港于1970年成立了香港外展學校。1995年,戶外體驗式培訓由北京的“人眾人”拓展訓練公司(現在的“人眾人”教育集團)引入中國。“拓展訓練”一詞是最早將其引入國內的“人眾人”培訓機構對其的命名,也是“人眾人”的注冊商標。

      二、拓展培訓的應用范圍及理論基礎

      隨著拓展培訓的不斷發展完善,除了作為戶外運動的分支,拓展培訓還與許多別的學科交叉聯系,例如心理學、管理學、教育學、哲學等等。這些已經發展成熟的學科在拓展培訓中加以運用發揮,將拓展培訓的運用范圍大大擴大,從簡單的軍事生存訓練發展到管理培訓、教育培訓、心理培訓等等范圍,參訓人員也得到增多,涉及各行各業。

      提及拓展培訓的理論基礎,首先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體驗”一般用來表示人們在獲取經驗和產生行為過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體驗、認知頓悟、反省內化等心理活動。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將管理的理論,運用于拓展培訓。關于管理學中的“溝通”、計劃制訂、領導、組織、控制等理論,都在項目中有所體現。

      1.作用。拓展培訓的作用,在于他與常規教學的不同的情景設置,給參訓者帶來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拓展培訓自然、“險峻”的情景設置,滿足了人們的冒險的需求,讓參訓者可以再安全的前提下去冒險去體驗,以從中感悟到各種理論,發掘自身潛能。有學者說:“拓展訓練創造了一種非常態的情景,從這樣的情景可發現自身平時意識不到的缺陷、盲點和潛力,使人強烈的體驗到個人奮斗的成就感和集體作戰的愉,這對以后的工作和學習將起著正遷移的作用,使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將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的生活。”(于振峰、王晨宇《關于將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理論》)

      2.優點、好處。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社會文明程度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拓展培訓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研究拓展培訓,我們發現拓展培訓極大的激發了參訓者的個人潛能,使人身上最出色的部分得到升華。總結來說,拓展培訓有如下好處:(1)有利于幫助參訓者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2)有利于培養參訓者挑戰自我、不畏困難的能力。(3)有利于培養參訓者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4)有利于強化團結協作意識。

      三、中國古代的教育思想中拓展培訓的體現

      (一)儒家的教育思想

      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溫故知新”、“身體力行”都是儒家一貫的教育主張。“溫故知新”是說,溫習舊的知識,能得到新的體會。也是說回憶過去,能更好的認識現在。“身體力行”是說親身體驗,努力實踐。

      在拓展培訓中,培訓師會不斷地誘導參訓者去身體力行地完成培訓項目。在分享過程中,溫故知新的方法也是時刻存在的。培訓師不斷地引導參訓者回顧項目進行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用簡單的、大家熟知的道理進行分析,使參訓者得到新的體驗和感受,從而得到提高。

      1.孔子的教育思想。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是說給他一條魚,不如教授他打漁的方法。同樣在教學中應當啟發學生主動思考,主動鉆研,使學生充分領悟知識。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認為老師應當循循善誘,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獲取知識。

      孔子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對于這句話,東漢鄭玄的解釋比較確切,他說:“孔子與人言,必待其人心憤憤,口悱悱,乃后啟發為說之;如此,則識思之深也。說則舉一隅以語之,其人不思其類,則不復重教之。”(何晏《論語集釋》引鄭玄注)這就是說,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讓學生主動來思考,只有在學生處于想懂卻懂不了,想說卻說不出的狀態時給以誘發引導,這樣教學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以這樣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好的學習。

      這種老師對學生不斷誘導,啟發其學習的方法在拓展培訓中有很大的運用。培訓師在培訓過程中對參訓者不斷啟發誘導,讓參訓者在培訓過程中領悟到要學習到的知識。

      在教學方式上,孔子多采用對話方式,提倡內省。在《論語?八佾》中記載: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在對話中,孔子沒有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予子夏,而是用比喻的方法表明自己的觀點,令子夏自己去體會。《論語?公冶長》記載了另一段對話: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在這段對話中,孔子并不先表明自己的觀點,而是在弟子們闡述完自己的觀點后,不對弟子觀點進行評說,只表明自己的觀點,讓弟子自己去思考。

      這樣的教學方法在拓展培訓的分享過程中得到了體現。拓展師在完成項目過程后對參訓者進行分享的過程,讓每位參訓者都發表出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再點明培訓項目中的知識點,讓參訓者得到最深刻的知識體驗,以達到最好的培訓目標。

      2.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曾說過:“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孟子?離婁下》)這句話是說,君子深造要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要求他自覺的追求而得到。自覺追求而得到的知識,會掌握的比較牢固,掌握的牢固,就會積蓄的很深,積蓄的深,就會取之不盡,左右逢源。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孟子主張學習的深化,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要獨立的思考。

      在拓展培訓中,處處體現著要參訓者自己學習知識,在項目過程中自己體會到團結協作、勇于面對等素質,通過這種深刻的體會將這些素質轉化成參訓者的自身素質。

      (二)墨家的教育思想

      1.墨子的教育思想。《經上》曾經指出:“知、聞、說、親。”《經說上》有解釋說:“知:傳授之,聞也;方不障,說也;身觀焉,親也。”這是說,人的知識來源有三種:一是親知,就是親身經歷得到的知識;二是聞知,就是傳授得來的知識;三是說知,就是推論得來的知識。在這三種知識來源之中,“行是知之始”。親知是一切知識的根本,聞知與說知在親知的基礎上發揮作用。

      親身經歷以得到知識,是拓展培訓的精華所在。參訓者親身參與到各種培訓項目中來,在各種環境和各種條件下不斷地經歷、體驗,以得到關于事物的親身感受和見解,從中感悟到培訓項目要達到的教育目標,學習和提高自身素質。

      2.莊子的教育思想。莊子的思想中表現出了三種認知方法和途徑:感知、思辨和體悟。從教育方面來考慮,這說明學生學習知識是逐步發展的。在這一認識途徑中,有很重視學生的認知過程,重視個人思考。

      莊子的思想中有效法自然的自然美育觀。他認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者,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圣人無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知北游》)

      莊子的這句話,這種效法自然的方法從教育方面來理解可以說學習不是單一的讀書,環境對學習的影響很大。這種方法引導學生走出書房,在實踐中學習,并且對于他們對自然的觀察、獨立思考,努力從觀察到的自然現象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在拓展培訓中,正是運用這種效法自然的方法讓參訓者走出教室、走出辦公室,在自然環境中進行各種培訓項目,使得參訓者在自然環境中感悟到知識和哲理。

      四、結束語

      拓展訓練尊重生命、關懷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蘊涵著極高的生命價值和意義。拓展訓練不光注重學生能學習到的知識內容,更注重學生以什么樣的方式去學習。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古代教育思想中有很多拓展訓練思想、方式的體現。將古代教育思想中觀點和拓展訓練結合,豐富了拓展訓練的理論體系,可以更好地發展中國的拓展訓練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邱椿.古代教育思想論叢[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5.

      [2]錢永健.拓展訓練[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

      [3]于振峰,王晨宇.關于將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理論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3).

      篇(5)

      1.2拓展訓練拓展訓練是培訓師通過精心設計的培訓載體(項目),對受訓者進行體驗式的一種培訓。這個培訓的過程可以說是相當復雜,過程中受訓者會遇到設定的種種困難和挫折,會感覺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種不適,因此會暴露出隱藏在受訓者身上的一些問題(如膽小恐懼、團隊協作意識差、缺乏責任心等等),然后受訓者會在培訓師或者教練的引導、控制以及隊友的幫助和鼓勵下順利完成挑戰,克服困難和挫折。最后培訓師通過對活動的評價和總結讓受訓者有深刻的體會和難忘的經歷。

      1.3高職院校拓展課程的設置

      1.3.1拓展訓練課程項目的選定拓展課程項目的選擇方面主要根據場地器材條件和培訓師實際情況而定。設定過程中應當要以團隊合作項目為主,個人挑戰項目為輔。可以在高校開展的團隊合作項目有很多,包括:“破冰”、“求生墻”、“盲人方陣”、“生死電網”、“七巧板”、“雷區取水”、“突破雷陣”、“無軌電車”、“風火輪”、“極速60秒”、“挑戰五分鐘”、“卓越圈”、“交通堵塞”、“過河”、“激情傳遞”等等;個人挑戰項目包括:“信任背摔”、“攀巖”“、空中抓杠”等高空項目。以上團隊協作項目中大多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操作也比較方便,可實施性強。

      1.3.2拓展訓練課程的教學實踐以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拓展訓練課程設置為例,上課年級為大一新生,上課周期為一學期9次課,每次課2課時,共18課時。

      1.3.3學生對拓展訓練課程的體驗和認知通過對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14個上完拓展模塊的行政班級進行問卷調查,一共602名學生,其中男生260人,女生342人,對團隊協作、溝通、責任感、創造力、心理素質、意志品質、實踐操作、集體感、感恩、積極進取十個維度的能力素質進行授課后的提升認可度的統計分析。每個維度最高得分為5分,最低為1分。發放問卷602份,回收問卷589份,回收率97.8%,其中有效問卷517份,有效率87.8%。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的14個班級學生在上完9次課的拓展模塊課程后,對自身團隊協作等十個能力素質方面提升的認可度最高值為集體感4.9,最低值為創造力3.9,平均值為4.46,均大于3,說明認可度高。

      1.4拓展訓練師資培訓

      1.4.1拓展訓練師資培訓重點拓展訓練師資培訓的重點有三個環節:項目操作—過程控制—結果評價。在以往的培訓中,受訓者往往只重視項目是怎么操作的,因為他們認為應付上課這就足夠了,至于過程的控制只要講好規則就可以,而結果的評價大多都不會。其實拓展訓練的這三個環節是環環相扣的,如果項目操作過程中,培訓師不能控制住全場,對團隊或者個人的一些情緒波動,甚至是一些突發的意外情況做出及時的調整,可能整個項目將無法順利完成。而結果評價能夠讓學生更加明白和懂得這個項目的意義所在,引導學生們進一步的思考和總結,將所感受到的,所學體會到的真正領悟進去。

      1.4.2拓展訓練師資培訓途徑拓展訓練師資的培訓應該采用集體培訓和個人培訓相結合,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以及內部互相學習提升的模式。現在拓展培訓師的培訓有很多,機構也有很多,學校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地方和項目進行培訓,同時也可以將外面的資深培訓師請進學校進行培訓,這樣更具有針對性。

      篇(6)

      一、關于拓展訓練

      作為一種體驗式培訓模式,拓展訓練因其在培訓中的顯著效果正在被廣泛認可,應用在高校班級管理當中,拓展訓練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不同于傳統認知教育的培訓模式,追根溯源,拓展訓練其實是在中國的特定環境中所誕生的一種體驗式教育。最初,它只是一個課程,隨著在中國的發展,形成為一種理念和模式,逐漸被稱之為拓展訓練。拓展訓練這個稱謂的來源實則是中國這個國度對這種體驗式教育的本土化認知。拓展訓練主要是通過設定環境讓參與者在環境中得到體驗,并分享和反思,實現可趨向性目標。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這一訓練模式在中國開始飛速發展,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最初是不少企事業單位選擇運用拓展訓練作為本單位的培訓課程,打造品牌文化,培養員工的創造力和執行力。后來,拓展訓練展現出來自己巨大的潛在價值,在實際培訓中也取得了震撼效果。憑借這兩個因素,拓展訓練吸引了眾多的培訓學校采用。不少咨詢公司、培訓公司甚至戶外俱樂部、旅行社也利用拓展訓練模式來招徠自己的客戶。直到2005年,拓展訓練培訓模式正式被引入高校的體育課堂,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不錯的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國現有的培訓模式中,不止體驗式教育一種。但相對而言,拓展訓練擁有比較完備的理論以及實踐體系,拓展訓練開展的時間也比較長。但毋庸置疑,現在人們對它的認識似乎只停留在生存訓練、戶外游戲、探險旅游以及戶外培訓等項目上,這些項目的開展往往由于器材、培訓人員素質、場地、安全等因素的限制,在學校管理中往往難以全面開展。

      盡管有著這樣的不足,但拓展訓練中也有項目中有相當一部分可以在室內開展,這就是團隊課程,很適合高校班級管理。在高校班級管理的自習課、班團課以及課外活動中開展團隊拓展訓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很適合于高校班級管理。

      二、高校班級管理中應用拓展訓練的優勢

      在大學生四年的學校生活中,班集體建設貫穿始終。從作為新生初入大學校園,之后組建班集體,隨著班級生活進入正軌再到優化、逐步發展直到大學生從學校畢業,可以說,在大學生在大學校園生活中的成長、發展以及成才歷程中,班集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個高校管理中,班級管理無疑是整個高校學生管理體系中的核心。

      促進班集體全體成員在班集體中獲得全面發展,并盡量使之成為有用之才是大學生班集體建設的根本目的。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建設,基本可按三個階段來開展:一,集體組織建設。本階段指在新生入學階段首先盡快組建班委以及團支部,以利于班級建設能更加迅速有序有力地開展。二,集體教育。該階段主要是使班集體產生凝聚力,還要在班集體中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輿論導向,以便于引導班集體成員在班集體中充分發展各自的自主性、能動性及創造性。三,步入正軌。本階段要積極營造一個好的班風環境,便于班集體成員更加自覺地融入班集體,在班集體獲得良好建設的同時實現自身的成長和發展。

      生長篇累牘、不厭其煩的說教而達成的,如此說教的結果不僅不盡如人意,而且很容易激發逆反情緒,效果也會適得其反。而應用拓展訓練開展高校班級管理,其作用往往出人意料。

      與傳統的班主任管理相比,拓展訓練有著很多優勢,其主要表現在:

      1.更貼近學生的心理,學生更容易接受。如今的大學校園,90后已經占據了學生的主體。自我傾向在90 后大學生中普遍存在,這種傾向使得他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普遍表現不太好。在班級中往往暗藏著一些矛盾。在拓展訓練中,學生在玩中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分享并反思。參與、分享和反思有助于有效地緩解矛盾。往往一次看似很小的事情,有了學生的參與就可以在學生的心靈中產生非常大的共鳴,一些平時關系不是很好的同學通過拓展訓練,在競爭和合作中能成為很好的朋友。

      2.拉近師生關系。在拓展訓練中,老師和學生可以完全處在一個平等狀態下。在這樣的狀態中,師生關系在此訓練中間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善。其實,對于學生而言,拓展訓練也是一次更好的了解老師的機會。總的來說,在班集體建設中開展拓展訓練,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而言都是一次換位體驗,教師全身心的做學生,做到對學生心理動態的真切體會。同時,很多平時他們不想也不愿意甚至是不屑關心的問題,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反而能夠體體會到,也可以了解與傳統課堂中無法感知到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相互理解了,師生關系自然就拉近了。

      3.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拓展訓練中,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所獲得的體會往往比聽來或紙上談兵來的更深刻。在反思中,學生也能想通很多他們平時糾結或容易誤解的問題,這對于學生的判斷能力、學習能力、協調能力、適應能力、融合能力以及組織能力等都是一種很好的鍛煉,也有明顯的增進作用。通過拓展訓練,不少性格偏激、內向、孤僻、冷傲的學生放松心態,投入情境,在情境中主動的鍛煉和展示自己更多的能力。在拓展訓練中一些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更是能得到很好的展示、鍛煉及提高。

      三、拓展訓練在高校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1.合理、恰當地安排拓展訓練的項目

      將拓展訓練應用到高校班級管理中,合理、恰當地對拓展訓練的項目進行安排是關鍵的一個環節。在高校班級管理中開展拓展訓練,內容基本可以分為兩類,即破冰類和挑戰類。

      破冰也被稱為融冰,顧名思義,即幫助大學生打破在人際交往中的懷疑、猜忌,也打破自己嚴嚴實實的所謂“自我保護”,學會主動、友好地融入班集體中。破冰訓練能幫助大學生們打破初入校的陌生,使他們變得樂于交往、相互信任,進而消除同學間的隔膜。破冰類訓練比較適合新入學新入班集體的大學生們。剛經過緊張的高中階段的學習以及高考,很多大學生會在表現出諸多不好的心理特點,如對大學生活的不適以及逆反于說教等。對剛入校的新生開展拓展訓練,對于來自不同區域的學生來說,可以極大地幫助他們盡快地適應新環境,失落、自卑、孤獨、茫然等消極情緒自然也會減少。

      挑戰類顧名思義即幫助大學生在訓練中更好地展示自己,并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挑戰類拓展訓練中,首先要營造良好的氛圍,因為良好的氛圍有助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卸下防備,在輕松相處中釋放自己,從而在一些也許自己接觸很少的項目中發現并發揮自己的潛能,在潛能的激發中也訓練了自己的冒險能力、應對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2.在拓展訓練中注重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育

      大學生思維活躍,同時又缺乏社會合作經驗。對于90后大學生而言,長期的獨生子女生活及教育使他們普遍缺少缺少最基本的團隊精神和團結協作能力。可當今社會,社會化大生產的形態分工很細而合作性又非常強。如果在大學階段不能培養起大學生的團隊意識,那么他們走出大學校門、邁進社會將會出現就業以后的團隊融合以及社會融入的問題。所以,在班集體建設的拓展訓練中,要有意也可以注重團隊精神的培育。對于團隊教育價值及團隊精神來說,班集體是團隊定向拓展最好的應用和最合適的推廣對象。

      團隊協作拓展訓練正是利用自然環境,專門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訓練項目,以團隊形式參與這些項目的訓練。在這些項目的訓練中,參與者除了經歷心理的挑戰并在其中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此外,還給成員搭建一個互相認識及深入了解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每一個參與者都可以充分體驗個人和整個團隊之間的關系。這種訓練對于增強大學生的集體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非常有利。團隊訓練通過集體應對某項挑戰使學生學會溝通,理解責任以及領導等管理要素,可以達到“行不言之教”的目的,這也是拓展訓練的真正目的所在。

      綜上所述,拓展訓練在高校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正以其切實的成效呈現著自己的優勢。在新的時代,面對特點突出的90后大學生們,在高校班級管理中,高校管理者們應充分利用拓展訓練的優勢,更好地發揮其在高校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董新偉.定向運動拓展項目促進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24

      [2] 江太文.合作學習:關鍵是團隊建設[J]人民教育.2010.19

      [3] 趙麗霞.拓展培訓應用于創建高校和諧班級的思考[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4:158-160.

      篇(7)

      生本課堂的教學原則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時下我校單元四段的教學模式倡導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學生借助助學提示學習是融入生本理念下的單元四段式教學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所進行的目標明確的自主性學習活動。為此,提前為學生設計好助學提示就顯得至關重要。

      通過我們對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口語交際及主題活動課助學提示的設計做了探究與實踐。下面就略讀課文助學提示的設計談一下自己的淺顯認識與想法。

      一、利用好閱讀提示來設計助學提示

      學每篇略讀課文之前,我都要先認真讀讀略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以前我只注重了內容上的理解,忽視了方法的運用。其實細讀這段文字不僅起到由精讀到略讀的過渡,還有針對性地提出本課的學習要求和方法,更好地發揮閱讀訓練、遷移能力的功能。如《全神貫注》一課的閱讀提示:伽利略在探求科學真理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執著、求實的精神。下面這篇課文講的是藝術家羅丹的故事,他在藝術創作中又表現了怎樣的精神呢?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把自己認為最能表現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再聯系實際說說對課文最后一句話的體會。這段話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單元的學習主題中(認準目標不懈努力),又引出了略讀課文學習的內容和方法。所以我就將這一閱讀提示作為本課的助學提示,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課堂上學生既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又鞏固了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抓好閱讀提示,引導生自主學習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圍繞單元訓練重點來設計助學提示

      一節課中可訓練的內容或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有很多,可以是內容上的,也可以是寫法上的。如果我們老師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練,必將是“蜻蜓點水、水過鴨背”,到頭來學生什么都沒學到。所以教師要抓住要點,忽視其枝節。而這個要點必須聯系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來確定。如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的單元訓練重點是通過體會課文中含義較深的詞句,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根據這一訓練點,在《花的勇氣》一課我設計了這樣的助學提示:(1)回憶本組精讀課文中學到的體會含義深刻詞句的方法。(2)從文中找一找作者從“失望”“遺憾”到“驚奇”“心頭怦然一震”情感變化的句子讀一讀,思考引起情感變化的原因;再從中選出自己喜歡的一處,運用學法細細品讀體會,并在小組討論與交流。課堂上學生從具體的詞、句中去獲得情感的體驗。如從“藏”“冒”“鋪滿”想到“他們為什么不是在溫暖的陽光下冒出來,偏偏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呢”“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氣”。尤其在說說生活中哪些事物體現出勇氣時,學生能從5?12大地震中去感受,在災難面前人的生命顯得很脆弱,但在災難中人們所表現出來的頑強意志、不屈精神正是“生命的勇氣”。這樣,一方面通過學過的課文內容加深體會,升華情感;另一方面聯系生活實際加以理解與體驗,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從拓展實踐、積累語言方面設計助學提示

      篇(8)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課標中對第二學段、第三學段略讀的具體要求是:“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略讀課文不等同于略讀,略讀只是一種閱讀方式,是為了獲取相關的信息。而略讀教學是一種教學活動,是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獲取信息的同時,學會略讀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

      新課程教材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有一段流暢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學生的學習由精讀課文過渡到略讀課文,又提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形成一個整體,更好地發揮訓練閱讀、遷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教學實踐中可以按照“提示”引路,課堂結構求“簡”的教學思路,“默讀――思考――交流”的教學程序推進教學。例如:四年級下冊第17課《觸摸春天》是精讀課文,第18課《永生的眼睛》是略讀課文,這篇課文前面就有這樣的一段話:盲姑娘只能用手觸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如果她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默讀下面這篇課文,說說琳達一家人為了讓盲人重見興安盟,他們是怎樣做的。從課文中找出含有“驕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再聯系上下文,討論討論從中體會到了什么。這段話承上啟下,可以引領學生從精讀自然地過度到略讀。

      綜上所述,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精心設計略讀課文教學流程:

      一、利用提示,自主閱讀

      崔巒先生在《對語文課程和閱讀教學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略讀課教學更要整體把握,不宜肢解課文”因此教學時,務必要求學生先認真讀讀略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這段文字不僅自然地由精讀課文過渡到略讀課文,還有針對性地提出本課的學習要求和方法,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形成一個整體,更好地發揮訓練閱讀、遷移能力和陶冶性情的功能。例如,《找駱駝》一課的閱讀提示: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現。這個故事里的老人,通過觀察,發現了什么呢?讀讀課文,想一想:商人丟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這段話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單元的學習主題中,又引出了略讀課文學習的內容和方法。上課一開始,可讓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主閱讀、思考.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大意:有一位商人丟失了一只駱駝,老人根據自己的觀察,幫助商人找到了丟失的駱駝.了解學習的重點:商人丟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二、圍繞要點,品味語言

      引導學生抓住要點或感興趣的問題,可以是內容上的,也可以是寫法上的,通過討論、交流,掌握閱讀方法。一課中可訓練的內容或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有很多,如果教師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練,必將是“蜻蜓點水、水過鴨背”,到頭來學生什么都沒學到.所以教師要抓住要點,忽視其枝節。而這個要點必須聯系本組教材的訓練點(單元專題)來確定.例如,四年級下冊(人教版課標本)第五組的訓練點是:通過體會課文中含義較深的詞句,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根據這一訓練點,《花的勇氣》一課的教學程序可以預設為:①學法引路。即讓學生回憶本組精讀課文中學到的體會含義深刻詞句的方法。②品味語言。即引導學生先從文中尋找作者為什么會從“失望”、“遺憾”到“驚奇”、“心頭怦然一震”情感變化的句子;再從中選出自己喜歡的一處,運用學法細細品讀體會。③交流感受。即在小組討論與交流中相機點撥,引導學生從具體的詞、句中去獲得情感的體驗.如從“藏”“冒”“鋪滿”想到“他們為什么不是在溫暖的陽光下冒出來,偏偏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呢”,“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氣”。④加深感悟。一方面通過學過的課文內容,加深體會,升華情感;另一方面聯系生活實際加以理解與體驗.如說說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能體現出生命的勇氣。尤其是引導學生從5.12汶川大地震中,去感受:在災難面前人的生命顯得很脆弱,但在災難中人們所表現出來的頑強意志、不屈精神正是“生命的勇氣”。

      三、積累語言,拓展實踐

      略讀課文一般安排在本單元的最后,這樣編排的目的除了遷移精讀課文習得的閱讀方法與人文內涵外,還應該加強課內外的聯系,讓略讀課文發揮向課外延伸的作用。

      (1)閱讀方法的拓展。如學了人教版(課標本)四(下)第五組課文后,可用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閱讀《自讀課本》中的《假如只有三天光明》,閱讀《生命,為美麗一次》,從中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搜集資料,編制一期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手抄報。

      (2)表達方法上的拓展。如人教版(課標本)三(上)第三組教材以秋天為專題,多角度地描寫秋天。教學《聽聽,秋天的聲音》時,可聯系前3篇課文的內容,引導學生從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音響等方面,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體會秋天獨特的風情,并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由此把學習延伸到課外。

      篇(9)

      閱讀教學中“得意忘言”的講解分析代替了學生的自讀感悟,代替了學生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教師更多地關注內容“寫了什么”,忽略或丟棄了語言即“怎么寫的”。語文教學要聚焦于語言形式,著眼于語言文字是怎么把人的情和意在文章中表現出來的。因此,語文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對語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上,還必須憑借語言的內容去體會作者語言表達的形式,要站在寫作的角度來指導學生閱讀,在讀中學習精美的語言,精妙的構思、布局,學習表達運用,要努力引導學生把讀書中的體會、體驗到的東西外化為語言文字,實現認識、情感向口頭語言、書面語言的轉化,內容向形式的延伸,閱讀和寫作的結合,最終使學生學以致用,能說會道,能書善寫,發展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如:一位特級教師在教學《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設計這樣一則小練筆:鼓勵學生將課文中描寫作物自由自在的段落背誦下來,并模仿這樣特殊的表達方式“……愿意……就……;想……就……”寫一寫“我”在院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在這個練筆設計中,學生需要借鑒課文的特殊句式,特別的表達方式在仿寫中進一步加深對“自由、快樂、幸福”的體會。

      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課堂上應給予學生更多的品味語言的時空。如:特級教師王崧舟執教《慈母情深》,緊扣“鼻子一酸”創設精彩的認知沖突,讓語言與精神、學法同時在學生心頭共生共長。王老師抓住文中三處“鼻子一酸”表現慈母情深的重點句段和兩個鏡頭作深度解讀,用作者比照描寫的語言魅力,叩開學生情感的大門,運用朗讀,聯系學生生活體驗,教師評價語言,聯想等策略,使“鼻子一酸”成為有“溫度”的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在與文本的親密接觸中,在與教師、同學的對話中,使文本內容的解讀層層推進,使言語內容與形式達到最佳的契合,達到“意言兼得”的效果,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

      二、依托文本適度拓展,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

      在用好教材的前提下,在深入理解課文的“語言內容”和“語言形式”之后,進行適度的拓展閱讀,來豐富課堂閱讀量,推進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閱讀教學策略之一。《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要“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但是,從實施拓展閱讀過程的現狀看,拓展閱讀環節落實的不好,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有些教師拓展訓練的內容,不是在學生對文本深刻解讀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對文本中的重點詞、句、段還沒有品味,教師就匆忙進行大量的拓展,拓展訓練的時間占一節課的三分之二,這種缺失對課文本體的充分解讀的拓展,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只是把拓展當成解讀分析課文的一種點綴;有些教師的拓展訓練往往在下課之際展示讀物,學生還未來得及閱讀就匆匆收場,教師只是為了體現一下重視拓展閱讀的課改理念,求得課堂教學環節的完整,拓展成了“虛晃一槍”;有些教師的拓展只是推薦課外讀物,課后不再進行后續讀書活動的檢查、指導、反饋,拓展安排形同虛設。可見,要提高拓展閱讀的實效,必須依托文本適時適度地進行。

      1.正確把握拓展訓練的閱讀量。

      語文課標要求:“增加學生閱讀量”“擴大學生閱讀面”。但是,過量地“增加”和“擴大”,勢必會擠掉學生讀文的時間。如果學生不用心讀文,不潛心去品讀文字,理解文本的語言內容和語言形式,過多過濫的進行拓展,學生是無法體會語言是怎樣把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生動表達出來的,是很難全面認識事物的,是很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的。

      2.依托文本適時拓展

      篇(10)

      關鍵詞 高職體育 意義 作用

      眾所周知,體育作為大學階段的必修課程已經成為學生之間增進情感、磨練意志、增強體魄的重要途徑。大學生與中小學生相比較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比較成熟,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拓展訓練,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體育熱情,通過親身體驗來挖掘自己的潛能,從而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拓展訓練的特點分析

      (一)綜合活動性。拓展訓練不同于普通的體育鍛煉,它需要參與者具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并能運用情感、體能進行實地操作和活動,因此體現較強的綜合性。

      (二)挑戰極限性。一般來講,拓展訓練的項目都具有一定的難度,對于參與者而言要突破身體、特別是心理上的考驗才能完成相關的任務,因此具有一定的極限性。

      (三)自我教育性。拓展訓練以親身體驗為主,教員只在課前進行必要的活動說明、注意事項、訓練目標,在實踐過程中一般不再進行指導。因此,在拓展訓練中需要學員自我克服困難、自我體驗和感受實現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團結協作性。雖然參與拓展訓練的是個體,但在訓練過程中往往會以小組對抗賽的形式進行,因此需要參與者充分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系,學會關心,更好融洽的與群體合作。

      二、高職課堂嘗試拓展訓練的意義與作用

      (一)是大學體育課堂教學有益的補充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人的綜合能力提升,這其中就包括人的內心情感與心智的成熟。傳統的體育教學,教師無疑成為課堂的主角,學生的個人體驗是局限的。拓展訓練通過精心設計挑戰項目,能夠使參與者深入其中,更強調體驗式學習,已經成為挖掘自我潛能,豐富內心情感的全新訓練方式和學習方式。拓展訓練場地往往選在戶外,這不僅進一步豐富了高職生與社會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還進一步增強了拓展訓練的目的性,選擇與學校體育相關的一些拓展項目會使得教學過程充滿情趣感和刺激感,達到引人入勝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是高職生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最佳途徑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問題比較多,突出表現在自身心理素質差,如心理上憂郁、恐懼學習、自私自利、行為上吃喝玩樂、上網成癮、對老人頤指氣使、對老師陽奉陰違、屢錯不改、破壞團結、自卑、依賴、孤獨、抗挫力弱、缺乏創造性等;能力培養缺乏,包括生活自理、人際交往、社會適應以及自學等能力。

      拓展訓練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實現“超越自我,熔煉團隊”的目的。體育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因此,拓展訓練對于實現學生社會適應的能力這個目標與體育教學是一致的,而且拓展訓練中所追求的綜合素質也是體育教學所追求的。

      拓展訓練將培訓內容滲透到參與者的行為體驗中,從學生在面臨挑戰時的本能和最現實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的表現入手,通過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指導,完成深刻的觀念轉變和形成更好的行動方案。體育教學也是通過學生不斷重復練習的行為,完成動作技能的學習和相關體育意志品質的培養。

      (三)是高職生融入社會、增強團隊意識的積極嘗試

      高職生畢業后大多數人會直接步入社會,在社會中生存不僅需要知識、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和團隊精神。我們分析每一位成功者,他們無不是微笑面對困難,借助團隊精神實現自我夢想。因此,成功需要合作!

      在拓展訓練中就有很多需要團隊協作才能完成的項目。例如:“求生墻”、“責任報數”、“盲人方陣”等項目,能讓學生在參與中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每次學生完成活動大家經驗分享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團結就是力量”的口號,這一刻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團結,什么是團隊精神,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經過大家共同努力就能獲得成功。學生從一起唱隊歌開始到唱著隊歌結束,課堂里充滿了樂趣!

      (四)是高職生培養創新能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土壤

      拓展訓練中的很多項目都是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而設計的。例如:“孤島求生” 你沒有在書本上學到過這樣的知識,沒有人教你怎么做,要完成這些任務只能靠自己,挖掘你的想象潛能,發揮你的創造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你的想象力是那么豐富,動手能力是那么強!很多學生參加完“雷陣”項目后體會最多的是:突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大膽想象,勇敢地去嘗試才是獲得成功的關鍵。

      三、結束語

      拓展訓練有機地進入體育課不僅是對傳統體育課程內容和形式的改革和補充,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理念上的創新。它豐富了體育課程的內容,增強了體育課程的實用味性和挑戰性,體現了體育課程的多種功能和價值,對深化體育課程的改革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同時,指導教師就必須要先掌握很強的拓展訓練理論、訓練方法、訓練技巧,并總結其過去的經驗技巧。結合本校的場地器材和學生的情況在體育課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拓展訓練課程,讓體育課充滿時代的氣息。

      參考文獻:

      [1] 穆一哲.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訓練的可行性解析與改革[J].神州.2013(18).

      [2] 彭圣堂,宋健,陶宏軍.建設高校大學生拓展訓練基地的可行性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2).

      篇(11)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在閱讀教學中如果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進行拓展學習必將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在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嘗試:

      首先,利用音樂拓展學習情境

      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提出的表面的、抽象的,缺乏思考和創造價值的問題,往往難以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而采用一些情境性的拓展導入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他們熟悉的,呈現現實生活的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到真實的情感。激勵學生在有意義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非常重要。例如:在教學《草原》一課時,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以一首學生們都非常熟悉非常喜歡的歌曲《敖包相會》導入新課,當畫面出現、樂曲響起時,學生們的注意力立刻集中起來,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歌聲和畫面中,學生更多的是感受到了草原的美景,為后續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又如,在教學《再見了親人》時,我把收集到的抗美援朝的資料音樂播放給學生們,讓他們充分了解歷史,為課文學習做好鋪墊。這樣的導入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與生活融為一體,對于引出課題更是水到渠成。

      所以我認為在情境導入中進行拓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下面的閱讀打下了基礎。

      其次,利用文本拓展語言訓練,

      新教材中有很多課文語言優美,是我們學習語言表達的好例子。因此,我們要善于發現教材中可以進行句式訓練的例子加以訓練,讓學生根據課文的表達方式進行模仿說話,這是一種有效的語言積累。如教學《將相和》時,我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運用“因為……所以……”的句式敘述課文中三個故事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拓展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能使學生體會到文章的中心,可為一舉多得。

      再次,利用文本的結尾處拓展引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免费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 男女男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免费看一级毛片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另类精品第一页|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免费短视频软件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偷99|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观看|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乱伦|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国产精品第六页| 国产精品被窝福利一区| 国产精品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1国产精品va欧美精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