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現代城市建設論文大全11篇

      時間:2022-06-21 18:40:57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現代城市建設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現代城市建設論文

      篇(1)

      城市建筑作為城市經濟和文化的集中反映,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形象。現代化的城市建筑必須要注意將城市建筑的各個因素有機結合起來,包括其歷史文化、地域特點、風俗習慣等等,自覺地把建筑融合到城市大環境中去設計,在繼承和深入研究當地建筑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風格創新,推動城市建筑設計的不斷發展,努力創造一個人工環境與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的境地,達到人、建筑、環境三者合一的最高境界。

      一個城市的特色,應該是其地域文化與具體建筑元素完美的結合,使得建筑與人的活動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從這一點講,建筑設計就不僅僅是對建筑物本身的設計,還應該包括對建筑周圍空間環境的設計,對城市建筑傳統文化的設計,而后者的重要性并不亞于對建筑本身的設計。對于建筑設計,如果片面強調建筑設計本身而忽略建筑文化本身,將使建筑收不到好的效果,即使建筑再宏偉、再豪華,造價再高,整個建筑給人留下的印象也將是平淡無奇。在此,就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城市建筑設計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因素。

      1強調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的建筑理念

      城市與建筑的核心是人,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城市建筑中必須遵守的設計法則。在歐洲,大量可見的是與自然山水非常和諧的城市和建筑,這些建筑并非出自大師之手,而建筑的尺度、空間、功能與周圍環境的和諧呼應都堪稱典范。這些建筑并非是一個建筑師的作品,甚至不是同一時代的產物,但它們源自人的需求,源自當地的條件。

      這些建筑都是采用當地非常普通的材料,但同樣滿足了人們居住所需功能,數百年的建筑并沒有影響人們現代化的生活。而一些人不顧國內當地的自然地理氣候等情況,盲目地把西方的建筑形式照搬過來。一定要采用歐洲的大理石,外墻都要貼面磚,因為有了空調就忽視建筑的保溫節能,盲目采用大玻璃窗甚至玻璃幕墻。

      如此發展,將會造成更大的能源浪費。應當說,建筑的意義,不在于是何種設計,采用何種材料,更重要的是其建筑本身適合當地居民的生活需要,符合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承接當地的歷史脈絡,只有這樣的建筑才算得上是當地的特色建筑,這是值得建筑師們繼承和發揚的建筑設計理念。

      2遵循城市與建筑演變規律

      在城市建筑設計中,應注意到新建筑與舊建筑和諧共生,共同滿足城市生活的需要。對于那些大拆大建、不斷制造短命的垃圾建筑,不僅沒有達到積累財富的目的,反而造成了巨大的土地、能源等方面的浪費。這是與提倡可持續發展相違背的,應當注意到,縱觀城市與建筑的演變過程,偶然中有必然的規律,城市與建筑對歷史的超越不是形式上的,而是離不開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背景。

      3堅持整體性設計原則

      城市建筑的整體性,從塑造城市個性、特征的要求出發,結合城市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歷史文化背景以及當地的民俗等等,對城市建筑的色彩,建筑的風格甚至伴隨建筑物的建筑小品等做出總體設計布局與構思。城市建筑設計要根據城市的自然條件和環境特征,確定其色彩、風格、形式等的主要基調,對建筑做出整體性設計。否則將會使其城市建設失去方向,在建筑的歷史長河中隨波逐流。

      4延續歷史性和創新傳統民居特色

      一個城市的歷史性建筑是其歷史文化特色的點睛之筆,在保護歷史性建筑的同時,新的建筑設計應考慮其對周圍歷史古建筑的影響,盡量做到少影響甚至不影響到古建筑。還有,在修建新建筑時要符合當地的歷史文化、民族風俗,在此基礎上力求創新與進步,在追求奇特的同時強調高雅,講究文化品位,追求地方特色。

      5提倡生態建筑,建筑節能設計

      近年來,我國處于建筑業迅速發展時期,大力推進建筑節能也已處于非常緊迫的關鍵時刻。

      目前,生態節能建筑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因此,發展建筑節能具有如下幾方面的意義:

      (1)可以緩解能源的緊張局面。

      (2)建筑節能是減輕大氣污染的需要,建筑采暖是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酸雨、粉塵等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存環境,提倡建筑節能,將有效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5.1關于生態建筑的概念

      所謂生態建筑,即用生態學的理論指導建筑設計。它將建筑作為一個有生命的機體,其自身要形成一個與自然生態相平衡的良性循環體系。它將建筑視為一個生態系統,通過設計、組織建筑內外空間中的各種物態因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筑生態系統內部有序地循環利用,獲得一種高效、低耗、少廢、少污、生態平衡的建筑環境。生態建筑具有以下4個方面的特征:

      (1)節能和利用再生資源。在建筑設計中結合不同的氣候特點,依據太陽的運行規律和風的形成規律,利用太陽光和通風等節能措施達到減少能耗,應用材料的蓄熱和絕熱性能,提高維護結構的保溫和隔熱性能,利用太陽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溫,通過遮陽設施來防止夏季過熱,最終提高室內環境的舒適性。

      (2)材料的再生利用。使用再生或可循環利用的材料和資源。例如,在建筑的建造過程中使用再生的建筑材料,減少建筑垃圾。

      (3)減少廢物排放。避免向外界環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過各種手段在排放之前進行無害化處理。

      5.2生態建筑的設計原則

      在實踐中的生態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注意與自然環境的結合和協作,使人的行為與自然環境的發展取得同等地位。要求建筑師調整自己的心態,正確地認識到建筑作品僅僅是環境中的一份子,以一種謙遜的姿態處理與環境的關系,給予自然環境以更多的關心。

      (2)善于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資源。首先必須建立高效的空間體系,如在地面上建立親和大自然、充滿人情味的低層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態技術建立起機構城市,向地上空間要效益;充分開展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連接為有機協調的立體網絡。其次是力求建筑節能和生態平衡,也就是減少各種資源和材料的消耗。

      (3)減少人工層次,更加注意自然環境設計。要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特點和規律加強重視,確定“整體優先”和“生態優先”的原則,減少人工層次,加強自然環境的利用,使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有機交融。

      5.3生態建筑設計的現代技術

      5.3.1利用太陽能的新技術

      (1)窗戶集熱板系統。由玻璃盒子單元集熱板、蓄熱單元、風扇和空氣導管等組合而成。在盒子里,光能通過集熱板轉換成熱能,并利用空氣做熱媒,加熱的空氣利用風扇驅動,從空氣導管中由集熱單元流向建筑內部的蓄熱單元。

      (2)空氣集熱板系統。該系統是常用的熱空氣供熱系統的補充,效率比高。常用在中庭等大空間,建筑的進風經空氣集熱板加熱后,直接排入中庭,中庭或建筑結構自身蓄積熱量。

      5.3.2新材料

      (1)透明熱阻材料(TIM)組合墻。TIM是一種透明的絕熱塑料,可將它與外墻復合成透明隔熱墻。

      (2)玻璃材料。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在這一領域陸續出現了吸熱玻璃、熱反射玻璃、底輻射玻璃、電敏感玻璃、調光玻璃,電磁波屏蔽玻璃等。設計可將它們組合成復合的構造形式,達到生態建筑的保溫和采光要求。

      5.3.3雨水收集和水的循環利用

      篇(2)

      近幾年,隨著現代通信和計算機等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工程建設管理開始由傳統型的經驗管理逐步轉換為現代化管理。各級工程建設管理部門在抓緊骨干性工程措施建設的同時,注重加強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設,并著手利用通信、計算機、程控交換、圖文視訊和遙測遙控等現代技術,配置相應的硬、軟件設施,先后建立通信傳輸、計算機網絡、信息采集和視頻監控等系統,實現水情、工情信息的實時采集,水工建筑物的自動控制,作業現場的遠程監視,工程視訊異地會商及辦公自動化等。

      二、系統初步解決方案

      工程建設管理雖具有相應的國家管理規定和基本建設程序,但工程建設現代化管理卻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具體標準,也缺少現成的經驗借鑒。如何根據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業務特點,制定臨時(建設期)與永久(運行期)相結合的現代化管理系統的解決方案,是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部門十分關注和急需的課題,也是涉及水利信息化建設戰略實施的關鍵。

      根據長期的工程實踐,我們認識到工程建設管理應以傳統的管理模式為基礎,結合工程建設管理工作中所積累的經驗,并應用現代的先進科學技術,擇優配置相應的硬件設施和軟件系統,構成一個技術先進、性能穩定、質量可靠、系統開放、擴展靈便和實用的綜合業務現代化管理操作控制平臺,提供信息交互、資源共享的網絡服務環境,將是水利工程建設現代化管理的基本發展方向。

      現代化管理系統建設的基本解決方案擬借助于現代的通信、計算機、遙測遙控、圖文視訊等先進技術,建立專用的通信傳輸鏈路、高效的計算機網絡、實時的信息采集網絡、動態的遠程監視監控網絡和實用的專家決策支持系統,配置和研制開發相關的應用軟件系統,實現水情、工情信息的實時監測、水工建筑物的遠程監視監控、水利工程的優化調度、工程建設管理辦公自動化和工程管理視訊異地會商等綜合業務的現代化、信息化、自動化管理。

      鑒于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業務特點,系統中通信傳輸鏈路的建設擬采用有線、無線兼容,多鏈路迂回的基本原則,其骨干性傳輸鏈路擬選擇技術先進成熟、性能穩定可靠的光纖、衛星或數字微波等通信方式,以確保通信暢通、傳輸可靠和安全運行。計算機網絡的建設擬根據工程建設管理體制的實際情況,配置相應的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客戶終端和網絡管理等硬件和應用軟件,并研制開發相關的工程建設管理專用軟件,完成工程建設管理局域網絡的建設,在此基礎上,做好與上級業務主管部門計算機網絡的匯聯,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工程建設管理廣域網絡。信息采集網絡的建設擬選擇無線擴頻、數字超短波等通信方式,建立區域性信息傳輸專用通信鏈路,配置相關的VHF數傳電臺、RCU遙測控制終端、SCADA應用軟件和水情、工情遙測傳感器,由此構成一個基本的實時信息采集網絡。遠程監視監控網絡的建設擬采用4C技術(即:控制Control、通訊Communication、計算機Computer、圖形顯示CRT),集影像、語音等視訊和遠程水工建筑物控制于一體,借助于有線無線傳輸媒體,配置相關的攝像、錄像、數字解壓縮、信號切換、圖像顯示和遠程控制等設備,實現對工程建設管理范圍內水工建筑物和作業現場的遠程監視監控。專家決策支持系統的建設主要完成相關的專用工程建設管理應用軟件的研制開發,預報分析水情、工情動態趨勢,建立各類工程建設管理模型,制定相應的優化管理和調度方案,提供工程建設管理業務辦公、計劃財務、材料物資、工程合同、施工監理、政策法規、技術文檔等管理自動化的服務環境,滿足建設、監理、施工和管理等單位網上辦公、資源共享的需要。

      通過上述各網絡或系統的建設,由此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工程建設現代智能型自動化管理控制系統,具有一定的先進性、成熟性和實用性,也是一個較為實際且可行的解決方案。三、系統基本技術特性

      1、雙向全雙工自動或手動撥號通信,實時數據傳輸及圖文交互。

      2、水情、工情信息實時自動采集、分類、處理、打印、顯示、查詢、存貯、檢索、轉發和語音報信等。

      3、系統信息共享,數據庫數據調用、、、預報和自動裝載等。

      4、非自動測量參數人工置數輸入和編程設置。

      5、水情、工情狀態實時圖形動態顯示。

      6、故障越限報警及自動數據保護。

      7、本地Intranet互聯。

      8、技術文檔、圖文編輯、公務郵件、分析預報、調度決策、計劃控制、質量監督、數字統計和報表生成等業務計算機辦公自動化。

      9、水情、工情動態監視和近場或遠程自動控制。

      四、系統建設一般模式

      以某水利工程為例談一下關于水利工程系統模式的建設情況:水利工程建設樞紐化管理系統由通信傳輸、計算機、視頻監控管理等3個子系統組成,計算機網絡和視頻監控子系統的拓撲結構。

      通信傳輸子系統由程控交換、無線通信和綜合布線等部分組成,主要為工程建設管理通信和計算機網絡、視頻監控子系統提供專用傳輸鏈路。計算機網絡子系統在局域網絡建設的基礎上,集數據庫管理、郵件、多媒體通信和網絡互聯等技術于一體,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統。該樞紐工地在網計算機及各類網端設備已達40多臺套,與常規文檔同步建立的電子文檔已成檔1000M。視頻監控管理子系統主要由前端設備、傳輸設備、控制設備和顯示記錄設備等4個部分組成。

      1、前端設備:作為圖像和數據信號采集處理設備,由安裝在現場的高分辨率的彩色攝像機、全方位云臺、三可變鏡頭、室外專業防護設備等組成。系統根據工程施工、管理范圍的特點,分別在立交地涵的東北、西北、東南、西南4個角和工程建設處院內各設置1套日本松下公司WV-CP430高分辨率彩色全方位攝像機,通過配置日本Computar公司H16Z7516AMS型16倍兩可變鏡頭和美國AD公司AD1240型或利凌公司PIH-301型全方位多功能室外云臺等設備,其視覺范圍基本可以覆蓋地涵全部,以及該樞紐國道橋全線施工范圍,工程建設處院內的前端設備則可覆蓋項目業主和立交地涵、國道橋兩個監理部的辦公區等范圍,在無遮擋的情況下可實現對半徑300m范圍內進行監視。前端設備至工程建設處監控中心的最遠直線距離達3km。

      2、傳輸設備:作為圖像和數據信號傳輸媒體,即:前端設備與集中控制設備匯聯專用傳輸鏈路。系統除工程建設處院內前端設備采用有線同軸電纜傳輸方式外,其余4個監控點則通過深圳科衛泰公司的無線通信設備進行傳輸。

      3、集中控制設備:作為前端設備旋轉方位、角度、焦距調諧和視頻切換,以及圖像檢索、處理等專用控制設備。前端設備中全方位云臺、兩可變自動光圈鏡頭的控制信號通過深圳亞奧新YA100-PTM云臺鏡頭解碼器的RS-485總線傳輸。系統監控中心則根據泰州引江河高港樞紐工程的實踐經驗,并結合該樞紐視頻監控實際需求,另配置圖像控制主機、YA100-AVSU視頻切換矩陣、9畫面分割器和長延時錄像機各1臺,主要用于視像信號的控制管理和畫面切換、圖像存儲、多畫面分割的控制等。

      篇(3)

      中圖分類號: TV87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在城市建設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人們居住的方便、舒適和愜意,還應該考慮到自然災害(如圖1)情況下的應對措施。尤其是針對洪澇災害時,城市規劃應該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加以應對,以盡量降低損害。然而,目前我國城市防洪設施還比較薄弱,城市防洪設施建設沒有跟上城市建設的發展步伐,與城市的重要地位不相適應。為了確保城市發展和防洪的安全,我們必須要做好城市防洪的規劃工作。

      圖1杭州洪澇災害

      當前我國城市防洪減災的現狀分析

      (一)城市防洪標準低

      城市的防洪標準和現有的城市規模和經濟地位不對等,使得當遭遇洪水災害的時候,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財產的損失較大。另外我國目前無城市排澇標準,針對城市防洪排澇規劃設計還缺乏規范依據。

      (二)城市調蓄雨洪能力減弱,城市內澇問題越來越突出

      由于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城市建筑和硬質鋪裝必然會侵占城市的綠地和水域。從而導致城市地區的湖泊和洼地面積減少,致使城市調蓄雨洪的能力降低。當出現較大的洪水災害的時候,城市內部的雨水得不到有效的排出,使得城市內積水排向河道的時間加長,易造成內澇。此外,有些城市的排水管網的建設相對比較滯后,或者對于城市管網的維護不到位,使得很多排水管網的排水能力不夠、排水的標準相對較低。

      (三)城市防洪排澇技術落后

      城市的防洪減災除了需要不斷加強城市防洪基礎設施的建設之外,還應該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管理的手段。比如說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洪水預報、預警系統、3S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GPS衛星定位系統)等。然而,在目前我國城市防洪排澇過程中,對于新技術的運用還不夠,特別是對城市老管網的布設、搶險、探測還缺乏預先防范的手段和措施。

      (四)城市防洪排澇應急管理體系不完備,補償機制未建立

      我國南方城市在夏季容易發生大規模的洪澇災害,因此,我國防汛減災應急管理部門在法律法規法律法規、組織體系、防洪預案、指揮系統、搶險隊伍和防汛物資儲備等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管理體系,各級的地方政府也建立了相應的防汛減災指揮部。然而,防汛體制的信息溝通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各級政府以及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和聯動機制還是比較薄弱,預報的預警信息不準確、不及時等問題。此外,受我國經濟和技術等條件的限制,城市防洪工程的設防標準也十分的有限。在遭遇特大洪水災害的時候,目前尚未考慮在遭遇大洪水時城市中可以被淹沒的區域及設施,受淹后又缺乏補償機制。

      (五)城市居民防洪排澇減災常識貧乏、防災減災意識淡薄

      洪水等自然災害是我們無法去抗拒的,但是我們卻可以盡量去降低損失。首先就必須樹立起防洪的思想意識。然而,由于我國地理位置和氣候的特點,南方城市相對于北方城市更容易出現洪水災害。加之城市防洪宣傳的不到位,導致很多居民對于防洪意識淡薄,直到發生洪水災害的時候缺乏防洪減災的技能,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澇災害時往往束手無策,在洪澇災害發生的過程中不但不能成為防洪減災的積極因素,反而成為防洪減災救助的對象。

      現代城市防洪減災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正確合理的城市防洪標尺

      在城市防洪減災標準的制定過程中,并不是說標準制定的越高越好。再設計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歷史上城市洪災的情況,參照地理位置、氣候、環境、經濟、社會以及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制定出合理的防洪標準。

      (二)確定合理科學的防洪設施

      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的時候,就應該把城市防洪設施納入到設計當中去。需要根據城市的氣象、水文、地理、自然等各種狀況,擬訂一套合理的、科學的抗洪設施。在城區的主要河道的兩旁所建設的建筑必須設置防洪墻和防洪堤,并且設置重要的出水口和排水設施。抗洪設備的具體情況應該根據當地的水文情況來制定:一般而言,抗洪墻與堤壩的頂部高度應該是:歷史記錄的最高水位加上超出高度 1.0~1.5m 的高度建設抵擋洪水的墻,然后再設置安全的超出高度。此外,還需要加強城市排水設施的建設。市政建設相關部門需要按照城區發展設計和城市抗洪設計的標準,合理的設置管道的位置、管徑以及坡度,從而起到排洪的作用。如果是在一些地勢相對較低的地方,不能夠進行重力的排水的情況下,應該設置泵站,合理設置管道,使用強行的排水方法解決低洼地區的排水問題。

      在設計排水管網的時候,需要掌握雨季時候最大的下雨流量、徑流系數高、路面滲透系數低、建筑物稠密等情況,計算抗洪的系數。

      (三)推進和諧生態美麗城市防洪設施建設

      除了加強城市排水設施的建設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特點,將易于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變為生態園區。從而把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當做抗洪的主要目的。依據歷史上城區中最容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以及發生的頻率和次數等,將危險區域的建筑物實行改遷,重建河道洪水斷面,并且將危險地區改造成為林地、湖泊或者公園等生態區。這樣不僅可以解決洪水災害帶來的嚴重損失,還可以美化城市的環境,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

      (四)城市設施建設與防洪設施建設并舉

      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促進了城市建筑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加劇了對城市環境的破壞力度。因此,我們在進行城市建設的時候,還應該考慮環境的因素。我們可以重點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廢土和廢渣,一定要嚴禁將此類廢土和廢渣傾倒到河道中。第二,在地產開發和城市建設的時候,不能侵占原有的河道,不能破壞原有的圩堤溝河;第三,沿河道路的建設以及舊城的改造一定要抬高地基從而起到抗洪的作用;第四,對于河道上面的違章建筑一定要嚴厲打擊,發現后一律拆除,確保河道干凈整潔,促使河道流水的功能加強;

      (五)生態型河道治理

      對于城市防洪抗災來說,河道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一定要保持河道排洪的能力,減少對河流生態環境的影響。對于河道治理而言,政府需要頒布相應的法規政策,對于侵占河道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同時河道的治理不僅僅以單一的防洪為主要目標,應該以生態為主線,綜合環境保護、休閑及感知需求進行治理。從而降低洪水的發生的概率,也就變相的解決了洪水災害問題。

      在當前,生態型河道治理已經成為一種潮流,體現了河道防洪工程由以往的改造自然轉變為回歸自然、順應自然的治理理念。

      (六)城市防洪工程設計應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創新意識

      隨著社會技術的不斷進步,新材料的廣泛應用,必將為城市防洪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新的契機。因此,在進行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一定要積極發揮出人類的餓聰明才智,不斷創新技術、新設備,以提高城市防洪的能力。這就要求廣大的城市規劃設計人員結合現代城市的可持續生態發展觀念,既要有長遠的觀念。創新是一個產業、一項工程的精髓,是技術進步的動力。我們需要鼓勵因地制宜的采用新技術和新材料。從長遠來看,還需要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制定出相應的政策支持。同時也需要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之間加強溝通和協調,加強技術融合以及信息反饋的速度,從而帶動整體設計水平的提高。

      總之,人類無法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但是卻可以憑借自身的力量,盡量降低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影響。針對洪水這種自然災害,在進行規劃建設的時候,就應該從管道的設計、地下水排放、城市防洪排水設施的建設入手;另外,需要對于河道進行相應的整治,以確保洪水發生時河道可以起到排洪的重要作用。人們應該依靠自身的聰明才智,提高自身承受洪水風險的能力,從而實現社會經濟的

      可持續發展以及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篇(4)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由于城市建設和園林綠化施工的需要,在很多配套設施建設工程中,園林綠化施工打破了原有的季節限制,都需要在夏季進行綠化施工。夏季施工過程中,苗木的成活的主要內部條件是要保持樹勢的平衡,就在正常的溫度、濕度情況下,確保植株的根部能夠吸收水分、肥料,植株的地上部分能夠進行呼吸、光合作用,達到蒸騰消耗的平衡。夏季栽種成活率低,為了確保工程質量,要最大程度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二、夏季種植苗木的特點及必要性

      夏季種植苗木,是苗木的反季節種植,是在不適宜綠化的季節中來種植苗木。夏季種植苗木的主要特點是苗木的成活率較低、其形態復狀較慢,綠化施工及苗木養護難度較大。園林綠化施工主要是苗木的種植過程,而苗木的成活內部條件則主要是生長勢平衡。夏季種植苗木是在苗木的休眠期進行,導致苗木枯死的最大原因是由于植株根部吸收營養物質和水分、而植物由于莖葉的生長蒸騰量大,需要營養物質和水分來長期維持收支失衡所導致的。通常情況下,適宜苗木種植的月份是2月下旬至4月上旬,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之間,而在其他時間段內進行苗木種植,就需要采取帶土坨包裝等措施來進行施工。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城鎮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各地開始大興土木,新建、擴建、改建城市的建設工作開展的如火如荼。同時,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改善生態環境的意識越來越強,為了提高城市品味,需要科學設置園林綠化,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創造良好的居住條件。城市建設不分季節,園林綠化施工同樣也需要面臨在非正常種植季節來施工。夏季種植苗木是園林綠化工程中無法避免的,在園林綠化工作中,唯一要考慮的是如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如何確保園林綠化工程質量。另外,由于我國許多城市在努力創建園林城市,部分城市將創建生態城市、森林城市和園林城市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將園林綠化作為加快現代化城市建設的大事來抓。為了滿足國家相關標準和要求,各地要盡快加大園林綠化的建設進度,通過綠化種植技術,來體現園林綠化校園,營造自然的生態環境和景觀效果,為了實現園林綠化建設目標,僅僅是在正常季節的施工和種植,遠遠無法滿足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目標。由于城市建設規劃和綠化任務的加大,迫使園林綠化部門需要加大施工力度,要打破常規,在夏季機進行苗木種植、園林綠化施工,來為加快城市建設部分,爭取更多有力時機。

      三、夏季苗木種植技術

      1、起苗。要選擇樹形優美、長勢良好、無病蟲害的苗木。根據運輸成本、設計要求,結合夏季特殊環境要求,來決定截干、骨架、全冠,針對所選擇的的樹種要求,在不影響觀賞要求的前提下,對其進行樹枝抽枝,保證骨架枝條,對一些弱枝、小枝進行梳理。通常情況下,需要帶土球的樹種,其土球直徑約為樹干胸徑的8倍左右,避免過大造成運輸成本增加。采用土球進行草繩包裝時,要確保包裝密實、結實。苗木從起挖到裝車的時間,要控制在12小時之內,在堆放時,要做好加濕、覆蓋、沾漿處理,以防土球松散、開裂,造成根系外露,影響苗木的成活。

      2、運輸。裝載帶土球的苗木時,要盡量選用吊車來進行裝車,裝車過程中要輕起輕放,要排列嚴密,避免過擠造成土球破壞,同時又要避免過松造成土球散坨、松動。裝車時,要有規律的排放,避免人員踐踏苗木。運輸前,要在苗木上加蓋草席來進行隔熱,用篷布來完整覆蓋,并進行適當的加濕處理,避免苗木透風失水。要盡量縮短運輸距離,確保苗木的新鮮度。

      3、種植。苗木種植前,要先挖好孔穴,要確保孔穴具有合理的大小和深度。苗木的孔穴直徑要比土球大樹干胸徑的3至4倍距離,其深度比土球高度大2倍樹干胸徑距離。在種植前,要墊1.5倍的樹干胸徑深度,周邊風化土壤埋植并進行適當的搗實。搗實操作要注意,過松澆水時容易積水、過實又不利于植株根莖透氣。在種植完后,土球的位置一般要低于地表5cm左右,超過5cm時埋置較深,容易造成根部不透氣,導致苗木窒息死亡。種植深度要根據苗木的類型來選擇。合歡、雪松、銀杏、廣玉蘭等類型的種植深度應稍淺,由于植株屬于淺根系,耐水性和耐濕性差,特別是在透氣性較差的土壤中種植更要注意。法桐、龍柏、柳樹等植株的種植深度要稍深,對一些特殊苗木或根部較大的苗木,在種植前要對土球和根部進行噴灑,澆灌生根劑、火力劑等輔助措施。由于深根系植物的喜水性和喜濕性,其蒸騰水分量較大,在種植后要及時做好樹堰,并盡快澆灑定根水,及時纏繞草繩進行保濕處理。對排水不良的栽植穴,要在穴底鋪上10cm至15cm的沙礫或鋪設滲水管,并架設盲溝,進行排水,之后在進行種植。

      4、種植后的技術。種植較大的苗木后,要采用通直的竹竿、木桿設置支撐物進行固定,支撐物的高度根據苗木高度來定,一般要能支撐到苗木的1/3-1/2的位置處,支撐物基部埋入地下約20cm-30cm。常用的支撐方式可選擇三支式、雙支式、單支式三種。在苗木和支撐物的接觸位置進行捆綁,捆綁力度要適中,既要捆緊,又要避免日后搖動損害干皮。大型苗木種植后,要在略大于種植孔穴直徑的周圍修筑高度為15cm至20cm的灌水圍堰,圍堰不得漏水。種植當日要灌透第一遍水,在三日內連續三次灌水,在一周之后,進行第四次透水。同時要結合當地氣候特點、苗木根系喜水、植株需水、土壤保水等情況,適量適時澆水,促進苗木生根生長。苗木灌水前要檢查土壤的含水量,修筑圍堰時不得損壞植株根系。灌水時要防止因為水流過急造成圍堰沖毀,避免造成漏水。在澆水之后,如果出現土壤塌陷,導致苗木傾斜時,要及時扶正并進行培土。夏季中雨水較多,要注意植株的積水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為了防止出現澇災致土壤形成孔洞,要采用埋管、開溝、打孔等手段進行排水排澇。大型植株栽種后,要搭設遮蔭棚,防治陽光的直曬造成植株損傷,同時適時采用草繩來包裹大枝和樹干,在早晚時間段,對樹冠噴射抗蒸騰劑和噴霧,保濕降溫,減少水分蒸發。

      四、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苗木夏季的技術分析,我們對苗木的夏季栽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這為我們夏季的苗木栽植提供了很好的理論知識,希望在今后加強對這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劉倫東園林綠化施工中苗木夏季種植技術[期刊論文]《上海農業科技》-2006年3期

      [2]魏修祥夏季大苗移栽技術[期刊論文]《林業調查規劃》ISTIC-2006年z1期

      [3]唐景和夏季苗木移栽與管理[期刊論文]《養殖技術顧問》-2010年6期

      篇(5)

      一:引言

      隨著城市人不斷增加,城市日益發展所帶來的有關居住環境與生活設施等方面的問題,確實是現代生活城市建設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目前已經出現的矛盾;一個是現代城市人口驚人的增長,與有限的城市田地的矛盾:一個是現代城市的發展要求,與落后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設施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些矛盾,就必須對有限的城市用地進行更有深度的開發和利用,有效地組織生活。 由此商住樓就成了節省資源,實現利益的首選。

      商住樓,顧名思義,就是底部商業營業廳與住宅組成的建筑,是住宅觀念的一種延伸。它屬于住宅,但同時又融入寫字樓的許多硬件設施,使居住者在居住的同時又能從事商業活動。商住樓的雛形可追溯到商業繁榮和里坊制瓦解的北宋,其主要模式有前店后宅和下店上宅兩種模式。既商且住 ,互相便利。在北宋張澤端《清明上河圖》里均可見前店后宅的建筑模式。老舍著名話劇《茶館》的主要場景也是前宅后店的模式,而現在的明清兩代的不少建筑則采用了下店上宅的模式。隨著城市的發展,近年來大中小城市不斷涌現此類建筑,城市的主次干道比比皆是 商住樓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史無前例。

      比較好的商住形式是在一個項目內,商用和住宅兩部分截然分開,各為獨立的建筑體,有各自的區域,井水不犯河水,彼此互不干擾。此外,商用與住宅各自實行不同的標準。這種形式的商住項目,對居住的影響并不大,只要商、住兩個區域的管理嚴格區分就可以了。還有一種形式是在同一棟樓內,商與住按樓層分開,把商用限制在固定的低樓層內,商與住各有各的電梯與通道,把兩者的交通沖突減至最少。這種商住樓對樓內居住的影響不大,但是對綠地、配套等外部公用設施可能還存在著“共享”的問題

      二:商住樓存在的問題

      商住樓樓房大多位于城區主次道路和公共場所周圍,一樓或二樓為商業經營用房,二樓或二樓以上為市民居住房。由于一樓或二樓的商業經營用房經營所產生的噪音、油煙等,因而造成了住戶與商業經營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本文僅從結構設計和環境設計兩方面分析商住樓存在的問題。

      2.1結構設計

      商業部分要求有較大的靈活性,要求盡可能少的墻體落地,柱跨也要盡可能的大。而居住多為墻體承重(剪力墻或磚墻),抗震剛度較大。這樣就造成了整個建筑頭重腳輕,實乃抗震之大忌。

      2.2環境設計

      對于商住樓的居民而言,沿街住宅的環境品質差強人意,因為街道上的污染無法規避

      由于路面的反射作用,機動車輛的噪聲向水平方向和高處傳播,對高處住宅直接造成噪音污染,噪聲污染是臨街住宅居民面臨的首要問題。一般來說,即便是位于一般道路旁的居民樓,居民也能感受到汽車,非機動車的噪聲一天到晚不絕于耳,難于忍受。

      越來越多的汽車還帶來大量汽車尾氣的排放,現已成為影響中國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道路灰塵和餐飲油煙直接飄向高處住宅,并在空氣流動差的街巷中長時間聚集,沿街住宅的居住品質和商業的繁榮明顯呈反比關系。

      商住混用的問題

      (1)人員太雜。商住混用人員太雜,辦公的、推銷的、聯系業務的、送盒飯的、搬家的、往來的人比走親戚看朋友的人多多了,也雜多了。單元防盜門和保安登記核查基本形同虛設,選房時看到的寧靜、恬淡的居住氛圍完全沒有了。

      (2)裝修擾民。一個家可能會住上幾十年,但是公司卻待不了那么久,今天這個公司開張,明天那個公司搬家。新來的公司要裝修,于是公司常開,裝修常干,樓里戶無寧日。

      (3)電梯難用。商住樓電梯是按居住的人員數設計的,但公司的出現使樓內多了無數人,搬家具、運貨、上下班、聯系業務,電梯里永遠是滿滿的,等梯的時間很長,梯內很擠,電梯的運輸量經常是超負荷的,因而折舊、損壞的速度很快。

      (4)環保指數下降。公司多了,人也多了,垃圾數量和汽車尾氣多了;綠地少了,健身娛樂、休息的地方少了,新鮮空氣和寧靜居住氣氛也少了,住宅區內不那么清靜了。

      (5)車位難覓。商住樓車來人往,熱熱鬧鬧,車位常常是滿滿的,很難停車。即使你買了車位,也很難保證不會被別的車搶占了。而且,人太雜,車的安全指數也大大下降,車被盜、被碰、被劃、被刮的危險性大大增加。

      (6)樓內干擾強烈。 公司多了,作息時間各不相同。你想早睡早起,公司鄰居加班到半夜;你想睡個痛快,公司的人8點來上班了。

      (7)安全隱患。人多手雜,亂扔煙頭,亂接電線,放置易燃易爆物品,遮擋前防栓,安全隱患增多。

      參考文獻

      1.盧閩軍高層商住樓的設計[期刊論文]-工程建設與設計2002(3)

      2.王學鋒淺析高層商住樓的設計[期刊論文]-中國科技博覽2011(25)

      3.譚晶晶商住樓建筑設計論析[期刊論文]-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6)

      4.郝俊文.HAO Jun-wen淺談商住樓建筑設計[期刊論文]-山西建筑2005,31(24)

      5.尹冬霞商住樓小區設計中的幾點基本思路[期刊論文]-科技致富向導2011(13)

      6.賴慶文高層商住樓結構設計問題探討[期刊論文]-工業建筑1998,28(8)

      篇(6)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2)05-0156-5

      1 理論建設

      1.1語言學基礎

      語料庫建設、語料庫數據檢索與處理已形成了一套獨到的理論體系、技術手段和研究方法,“語料庫語言學”也作為一個學科而出現。語料庫語言學不屬于語言自身某個側面的研究,而是一種以語料庫為基礎的語言研究方法。大量的真實語言使用實例和統計學理論及方法是語料庫語言學的支撐點。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自然語料進行加工標注;二是用已經標注好的語料進行語言研究和應用開發。語料庫語言學的數據不同于以往研究中采用的“內省數據”和“誘導數據”,它使用“真實數據”對實際使用中的語言事實進行定量分析和定性的功能性解釋,使研究更具全面性、科學性和準確性。

      1.2國內外研究現狀與項目創新點

      語料庫具有“大規模”和“真實性”的特點,是客觀性的語言知識資源,是直接服務于語言文字信息處理等領域的基礎工程。近幾十年來,許多國家都相繼建立了大規模的語料庫。如: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世界上最先建立的BROWN語料庫是代表當代美國英語的語料庫;在英國以蘭卡斯特大學為倡導的LOB語料庫是代表當代英國英語用法的語料庫;1975年建成的倫敦-朗德語料庫LLC則是英語口語語料庫,這三大語料庫成為經典語料庫,為現代語料庫語言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辛克萊教授(Sinclair)主持建成的柯林斯-伯明翰大學國際語料庫COBUILD于2003年擴容到五億詞次,堪稱當今最大的語料庫。90年代建成的具有代表性的語料庫為英國國家語料庫BNC和國際英語語料庫ICE等。在我國建成的英語語料庫有:上海交通大學科技英語語料庫JDEST、國際學習者英語語料庫ICLE中國子語料庫、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LEC、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語料庫COLSEC、中國學生英語口筆語語料庫SWECCL、中國大學生英漢漢英口筆譯語料庫PACCEL、英語專業學習者語料庫CEM、中國英語語料庫CEC等。

      前期調研發現,國內外建成的語料庫大多針對普通英語和學習者英語,和英語教學有著緊密的聯系,而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卻并不多見。在語料庫這一強有力的語言學習研究工具在各個專業英語領域都應被積極利用的環境下,城市建設相關領域的英語語料庫的建設和開發卻是一片空白。如何建立這種有專業、語體和語篇特色的語料庫以及如何對這些語料庫進行深層次的開發與研究是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目前我國很多院校開設了城市建設相關領域專業英語課程,但專業英語教學和研究工具卻相對單一,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師生們都苦于缺乏有效的工具。在大量建筑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和應用城市建設英語的形勢下,開發這一領域的特色語料庫具有很大的創新性。

      1.3開發城市建設領域專業英語語料庫的意義

      (1)能夠積極促進外語學科建設,完善外語教學改革

      語料庫是英語語言學與語言教學研究方向的重點之一,其內容緊密結合了建設“城市文化”的要求。通過語料比較、統計和篩選等方法,可提供城市建設領域相關專業英語的應用信息和量化數據,并為制定適合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提供決策依據。

      (2)能夠為城市建設相關專業人員學習和研究語言提供嶄新途徑,實現《大學英語教學要求》對教學模式的有效改革

      語料庫可以提供大量可靠性高的參照數據和新鮮實例,使語言研究更具概括性和說服力。教師可以通過分析統計城市建設英語語料,加強對這一領域英語的語言、篇章、文體等特點的描述,以減少實際使用與課堂教學的差距。該語料庫可以為教師提供創造空間,有利于教法改進,設計更富創造性的教學活動,開展基于語料庫或語料庫驅動的科學研究。通過對該語料庫的使用,困擾語言學習的“真實材料”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外語學習將更富交互性和人性化。寫作科技論文時,學習者擁有第一手資料用于熟悉相關專業句型、科技詞匯和文體格式,并可通過類聯接等技術手段判斷關鍵詞搭配,以此來模仿造句等。

      (3)能夠豐富補充校園電子教育資源

      通過相關技術手段,語料庫可提供網絡電子教育資源,師生可以得到大量的語料資源和在線幫助,學生的外語接觸和語言輸入將突破以往的限制。英語語料庫是豐富的語言知識資源,其可擴展性和開放性的特點使有益的新鮮語料可以隨時被補充到庫內。學生通過語料學習對比找到英語差距,有助于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目標。

      2 城市建設領域專業英語語料庫的總體方案設計

      2.1原則

      城市建設專業領域英語語料庫建設應基于一定的語言學標準,建立一套嚴格的語料抽樣原則和相應的技術規范,并應強調抽樣的隨機性、各種語料間的平衡、與同類語料庫的可比性、整體語料的代表性等。語料庫以科學地反映城市建設領域的英語用語全貌為特色,以該領域英語語言信息處理、英語語言規范和標準的制定、英語語言的學術研究、專業特色英語教育和英語語言的社會應用為主要服務目標,旨在滿足具有城市建設相關專業特色的英語教研需求。

      2.2類型

      專用語料庫,即采集城市建設領域的英語語料樣本建成的語料庫。

      書面語語料庫,即采集的語料均為文本形式。

      2.3規模

      庫容初步設計為千萬詞次,基本可以滿足城市建設領域相關專業英語教學及語言研究的需要,這樣既便于操作,又可以積累經驗,以利于語料庫以后的擴容。

      2.4結構

      結構分為語料庫本體(即語料庫電子文本)和語料庫引擎(即語料庫分析程序)兩部分。

      2.5代表性和平衡性

      為了使在語料分析基礎上得出的結論可靠,語料庫必須具有代表性。代表性對于同類語料所組成的語料庫(如城市建設領域專業英語語料庫)并不造成多大問題,盡量通過兼顧取樣過程中語料的多樣性、比例和語料量的大小來解決。平衡性與時間分布領域分布等因素相關,它指選材有足夠的時間跨度,語料抽樣合理,分布均勻,體裁比例適當,能夠比較科學地反映城市建設領域的英語用語全貌。

      2.6技術規范

      語料庫開發遵循國內外信息處理領域通用的語料庫技術路線和流程,重視為語言學教研服務,采用機助人校的加工方式,并利用最新流行的開發語料庫切分標注和文本分析等軟件工具來提高加工精度,控制使用質量。涉及的相關技術概念包括多次序列、搭配和類聯接、索引和索引行、正則表達式、詞性賦碼等。

      3 城市建設領域專業英語語料庫的本體開發

      3.1語料采集

      (1)語料來源

      本語料庫所收錄的語料均取自“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ASCE”(省略)所發表的英文學術期刊論文。ASCE(The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成立于1852年,是歷史最久的國家專業工程師學會,其出版的期刊被SCI、EI收錄,具有較高的用語規范性和學術權威性。

      (2)語料庫取樣及分布

      為了反映城市建設領域的英語書面用語全貌,本語料庫根據城市建設領域的專業細分,收錄了15種ASCE學術期刊所涉及的專業領域,包括建筑工程、橋梁工程、城建工程領域的計算機技術應用、建設施工管理、工程機械、公共基礎設施、建筑施工相關法律與仲裁、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材料、建筑物性能、管道工程、結構工程、交通工程、城市規劃與開發、結構設計與施工等。為了保證語料具有代表性,本語料庫盡量保證每一個專業分支的語料數量都在100篇以上。

      為了充分反映科技文體的特點,本語料庫收錄了科技期刊論文的全文(包括論文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及附錄等)作為語料,方便使用者根據需要進行查找。采集整個文本是很好的收集方法,這種方法不需要擔心原始文本中各個段落之間的語言差異。語料庫中的每個樣本都是一個完整的文本,可以提供更廣泛的語言研究,而且不必擔心采樣方案的合理性。

      為了反映城市建設領域的學術熱點及英語用語最新特點,本語料庫所選的論文均為2006年以來發表的論文。此外,選材年限及密度的抽樣是由學科的整體發展決定的。各個學科專業的發展在不同的年代并不是齊頭并進的,因此本語料庫綜合考慮語料文本的數量而設定了不同的時間跨度。

      綜合來看,本語料庫的語料取樣兼顧了學科領域、文體特點及時間跨度等因素,語料數量比例分配合理,能夠如實地反映近年來城市建設領域專業英語的橫向和縱向發展趨勢。

      (3)語料庫容量

      本語料庫收錄了2834篇學術期刊論文,總字符數達1900萬字(針對生語料進行統計,包括字母、數字、標點符號等)。

      3.2語料整理清潔

      (1)文檔重命名

      最初從ASCE網站下載的期刊論文均為Adobe PDF文檔格式,且都是以英文字母加數字的方式命名(如“QAE000018”),不能直接反映出論文的標題內容。為解決這一問題,項目組使用文檔重命名軟件“PaperRenamer0.82”對PDF文檔進行重命名處理。“PaperRenamer0.62”軟件可以自動識別并提取PDF文檔的正文標題內容(即論文標題),然后批量替換PDF文檔的文件名。如果論文標題過長(超過2行),“PaperRenamer0.62”軟件將無法正確識別并自動替換文件名。由于科技論文的標題大都很長,因此使用軟件只能對50%左右的論文進行自動更名,其余論文需要人工選取論文標題再重命名。將重命名的PDF文檔按期刊種類分別建立文件夾保存,可以利用主流的PDF文檔瀏覽器(如PDF-XChange Viewer或Adobe Reader)對PDF文檔進行檢索。

      (2)文檔格式轉換

      目前主流的語料庫分析軟件(如Wordsmith、AntConc等)只能對純文本格式(Plain Text)的語料進行分析。因此,為了使用專業的語料庫分析軟件對語料進行深度挖掘,還需要將PDF格式的語料轉換為純文本格式(文件后綴為“.txt”)。項目組選擇文檔格式轉換軟件(Ailt.PDF.to.All.Document.Converter.v5.4)將PDF文檔批量轉換為純文本格式文檔。

      (3)文檔清理

      文檔格式轉換軟件(Ailt.PDF.to.All.Document.Converter.v5.4)無法轉換PDF文檔中的圖片、表格及公式等內容,這部分內容會在純文本格式文檔中對應生成空格、亂碼等內容。另外,PDF文檔保留了論文的排版格式,在進行文檔格式轉換時,會產生很多空格和回車,甚至會打亂上下文的順序。此外,論文原文中的關鍵詞、注釋、頁碼、參考書目等部分屬于論文正文的附屬部分,對于語料庫研究作用不大。這些原因導致文檔中存在許多無效的字符,降低了文檔的可讀性,因此需要對純文本格式文檔的內容進行清潔整理。

      為了提高文檔清理的工作效率,項目組選用PowerGREP和“文本整理器軟件”對文檔進行批量處理。對于較為雜亂的文檔,采用Microsoft Word軟件進行單獨清理。清理好的純文本格式文檔成為干凈的生語料,然后按期刊種類分別建立文件夾保存,可以利用Wordsmith和AntConc等軟件進行分析研究。

      (4)詞性賦碼處理

      為了對語料進行詞性和句法結構等方面的深度研究,還需要對生文本語料進行詞語切分和詞性賦碼標注。經過標注賦碼的語料庫數據分析更加系統精確,也便于對特殊數據信息的提取和處理。標注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從語法的角度進行標注叫“語法標注”,主要是對詞類(parts of speech,POS)標注。經過比選,項目組選用了比較成熟的CLAWS4詞性賦碼軟件。CLAWS4軟件是由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計算機語料庫研究中心研制并開發的自動詞性賦碼軟件,它可以根據概率的原則,用計算機來進行自動化處理,曾用于“英國國家語料庫(BNC)”的詞性賦碼處理,是目前最權威的英語語料賦碼軟件之一,詞性賦碼準確率可高達96-97%。

      課題組利用java平臺下的單機版CLAWS4軟件將生文本語料批量轉化為詞性賦碼語料(Tagged Texts)。具體方法是:先根據生文本的編碼格式(本語料庫的生文本都是ASCIi編碼格式)選擇對應的編碼格式,然后從CLAWS4軟件的JClaws菜單中選擇“Tag Text in File(s)-Horizontal Format”,再選擇需要進行詞性賦碼標注的生文本。點擊“打開”后,CLAWS4軟件會自動對生文本進行詞性標注,并生成后綴為“.cls”的同名詞性賦碼文本以區別于生文本。CLAWS4軟件生成的后綴為“.cls”的文本仍然是純文本格式,可以用記事本打開閱讀,新建文件夾另外存放。

      目前常用的語料庫分析軟件只能識別并分析后綴為“.txt”的文本,項目組使用“文件后綴批量修改器v1.0”將“.cls”后綴文件批量修改為“.txt”后綴文件。修改后的詞性賦碼文本就成為“詞性賦碼文本語料庫(Tagged Texts)”的語料部分,可以用BFSU Colligator或PatCount等軟件進行類聯接和句法結構等方面的分析。

      4 語料庫引擎——分析工具

      在數據提取階段,既有工具的軟件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且能滿足語料庫的需要。根據研究問題的性質,可在同一任務中用到某一工具或幾種工具的組合,因此不需自行開發工具。最基本的語料庫工具如下:

      4.1索引程序

      城市建設領域專業英語語料庫具有可索引性。索引是一種強有力的文本分析研究工具,在文本分析中的應用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項目組采用技術較為成熟的語料庫索引軟件AntConc作為語料庫的索引程序,可為語言學研究和語言教學提供有力支持。AntConc是日本早稻田大學學者Laurence Anthony博士開發的語料庫分析軟件,適用于通用格式的語料庫,尤其是無標注或只進行了詞性標注或其他簡單標注的語料庫。用戶可以從Laurence Anthony博士的主頁(antlab.sci.waseda.ac.jp)下載該軟件并免費使用。該軟件的版本還在不斷更新。

      AntConc可實現基本功能,包括簡單索引、索引定位、文件查看、詞表生成、語篇統計、帶語境關鍵詞(KWIC)索引、排序、搭配詞統計、詞語型式統計、主題詞提取、詞叢統計、聯想詞統計及重組、詞圖統計、使用通配符輔助檢索、基于文件的檢索以及利用正則表達式進行復雜檢索等。

      4.2其他文本分析程序

      目前通用的其他高效的特色文本分析軟件如:搭配分析專用工具BFSU Collocator,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設計;類聯接分析專用工具BFSU Colligator,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設計;文本檢索工具PowerGREP,可用于語料庫查詢和語言特征提取;文本特征分析軟件Patcount,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設計等。具體的用法可查看軟件說明,這里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篇(7)

      主管單位:天津市教委

      主辦單位: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6-6853

      國內刊號:12-1258/TU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5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篇(8)

       

      0.引言

      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市場經濟,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我國城市雕塑如雨后春筍般的快速發展起來,其優秀的雕塑作品對美化城市,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樹立城市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城市欣賞雕塑,懷念歷史,感受當代,展望未來,已經成了一些城市群眾生活的重要內容;雕塑也體現著各自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平庸的作品,這些作品雖然占據了城市空間,運用現代的金屬材質,配有現代光電設備,但 效果則相反,群眾為之一片否定聲。城市雕塑具有公共性質,其作品只能為城市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否則就會帶來相應的損害。

      藝術都是在傳承和創新中發展的,雕塑藝術也不例外。回顧雕塑藝術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從考古的實物中看到,不同時代作品的相似之處,便是傳承;因社會發展需要而變化的不同之處,便是創新。雕塑藝術沿著傳承和創新的創作途徑走到了今天,還要走向明天,因為這是一條科學的、規律性的正確途徑。那么,當代城市為什么會有平庸的雕塑作品出現呢?這是當代城市雕塑創作中的焦點問題。“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通過考古實物,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實在而普遍的現象,就是雕塑作品都具有形、意為內含的藝術美,都具有其欣賞性的使用價值。如與封建皇帝相關的龍形雕塑,其作品所表現的思想意志、情感在于使天下百姓意識皇權的神圣、至尊,威嚴不可冒犯。歷史上的雕塑作品承載著歷史發展的時空、內容、情感,是歷史的載體,其豐富性不容一一舉例,但不表達思想情感,沒有藝術性使用價值的雕塑作品是不存在的。將考古現象同當代城市雕塑創作中存在的問題相比較,產生平庸、無用的城市雕塑的原因在于創作脫離了城市的實際需要,創作的作品起不到城市雕塑應有的作用。

      城市不需要的雕塑作品,在浪費相應的公共資源,影響城市形象,影響群眾的視覺以及心理感受。從雕塑發展歷史,當代城市雕塑創作中的現狀以及城市雕塑作品是否有社會價值、文化藝術價值的角度看,城市雕塑創作只有在傳承、創新中符合城市持續發展、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藝術信息交流以及城市雕塑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體現城市的時念、精神、思想、情感,才能避免平庸之作,創作出具有城市雕塑特殊使用價值的優秀作品。

      1.城市持續發展的需要

      城市發展需要雕塑,雕塑在城市發展中得到了發展,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科技論文,傳承。我國疆域遼闊,氣候變化、地理形狀復雜,城市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以及歷史風雨的洗禮中,形成各自具有地方、民族風格的建筑及其布局。城市整體形象雕塑或是散落在城中的局部雕塑,都應該是具有城市個性特征的精神、理念、思想、情感、意志及生活的體現,并從這些方面推動城市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廣州的五羊雕塑,在意識領域永遠引領城市稻谷豐登、豐衣足食。深圳的拓荒牛雕塑,表現了城市發展的時代精神和奮斗理念、信念,是深圳建設奇跡的精神體現。這種城市發展的建設精神信念,是城市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現在是,將來也是,因為理想社會是富有活力的,沒有活力就無法發展。朝鮮平壤市的千里馬雕塑,不只引領一個城市,而是一個國家、民族在向前發展。可見,好的城市雕塑應具有推動城市發展的永恒性特點。科技論文,傳承。

      2.城市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城市群眾是城市的主體,城市發展的動力,也是享受城市物質、文化生活的主體。科技論文,傳承。城市雕塑反映城市歷史文化、現實生活以及思想、意志、情感,讓群眾在欣賞城市雕塑的過程中精神愉悅,受到教育,受到精神鼓舞,使城市群眾在發展城市的生活、工作中,為城市的整體建設貢獻力量。城市的綜合發展,不僅使群眾有了精神愉悅的生活環境,同時提高了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陜西咸陽中華廣場中的秦始皇雕像,西安的“絲綢群雕”等,讓群眾感受到民族歷史的悠久,民族文化的深遠以及現代雕塑的精湛技術。西安大雁塔景區的關中群眾生活群雕,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反映了八百里秦川的群眾生活特點(如圖1),外地旅游者無不為之完美、風趣而驚奇,喜悅;本地群眾則為自己生活中的情景以雕塑形式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富有情趣而喜悅。這種反映生活情趣的雕塑帶給人以喜悅、幸福感,同時從雕塑的角度對生活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還有以新材質,現代科技手段,表現現代精神,展望未來的雕塑作品。這類作品給群眾以現代科技、時代精神同雕塑藝術結合的思想感受,同時啟迪人們奔向未來的意志。城市要繁榮、要發展,群眾享受文化藝術的同時,在思想方面也需要有所啟示,以便在精神方面同城市的進步保持一致。

      圖1大雁塔廣場《母子挑水》雕像

      The statue named 《the mother and the son carrying the water together》of 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Square

      3. 城市文化藝術信息交流的需要

      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使城市的文化藝術信息交流越來越頻繁,交流的速度越來越快。城市需要文化藝術信息交流,文化藝術信息交流能有效地促進城市精神、物質文明建設,推動城市的發展。雕塑以其特殊的藝術形式及信息傳遞功能,在城市文化藝術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因為這一原因,雕塑成了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環節,我國城市發展中才出現了雕塑創作蓬勃發展的態勢。在城市雕塑的信息交流中,首先是雕塑本身主題、題材、思想、情感的傳遞;其次是雕塑標志性特征的相關信息傳遞,即通過雕塑而涉及到城市相關的歷史、人文、自然、社會信息。再次是在城市社會的各種活動中,雕塑信息所產生的功能性效應。生活中,雷鋒雕像會給人以“做好事不留名”的溫馨感,使人在語言、行動方面表現出助人為樂的精神。科技論文,傳承。還有前面提到的五羊雕塑、拓荒牛雕塑(如圖2),蘭州的黃河母親雕塑以及國外城市的自由女神、千里馬、海的女兒等,都在傳遞著城市以及國家、民族的相關信息。

      圖2深圳“拓荒牛”雕塑

      The statuenamed《the bull》of Shenzhen city

      4.城市雕塑自身發展的需要

      雕塑以其獨特的藝術功能性,伴隨著人類從遠古一路走來,并將在社會的發展變化中不斷發展。當代城市雕塑正是在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在促進城市建設中得到發展的。這說明雕塑具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同時說明城市雕塑的產生、發展具有深厚的社會文化藝術根源。城市雕塑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它產生的必要性是由各種社會條件決定的,從這個角度講,城市雕塑創作本身就具有目的性,任務性及不斷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適應性,因此,城市雕塑本身也需要在社會的發展變化中不斷發展。社會、城市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的特殊性因素決定了城市雕塑文化藝術的特點。當前是一個知識、科技、藝術發展迅猛的時代,眾多的藝術流派、創作風格,使藝術創作領域呈現多元化的、豐富多彩的現狀。科技論文,傳承。科技論文,傳承。城市雕塑因各城市的創作因素不同,而呈現出整體性的主題、題材廣泛,思想情感豐富,藝術表現形式多樣的景象。現代高科技手段,新材質的運用,對城市雕塑作品的文化藝術效果具有錦上添花的作用。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中,城市雕塑與城市景觀緊密結合,對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物質、精神文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總之,現代城市雕塑表現的思想性、藝術性、科技性、前瞻性水準在不斷提高,在城市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城市雕塑發展的現狀、趨向性,使城市雕塑不斷向更高水準發展,城市雕塑在創作中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無疑是創作優秀城市雕塑作品的重要因素。

      結語

      城市雕塑是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創作是有規律可循的。當代城市雕塑創作根據城市發展,群眾生活,信息交流以及自身發展需要的途徑,進行有效的傳承、創新,就能創作出優秀的城市雕塑作品,為城市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撫順市雷鋒雕塑——雷鋒公園雕塑tieba.baidu.com/f?kz=291109110

      [2]秦歲明,王榮,郭霖蓉──現代戶外廣告設計創意的多維化途徑[EBOL]包裝工程,2010,7 baidu.com/s?wd=http%3A%2F%2Fp-pack.cn%2Flunwen%2FBZGC201014-26.html[3]深圳市《拓荒牛》雕塑hi.baidu.com/%B4%B4%D4%EC%BF%EC%C0%D6%D3%EB%C4%FA%CD%AC%D4%DA/blog/item/6398e9036c60f282d43f7cf1.html

      [4]李勇.世界雕塑史話[J].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12

      [5]汝信.中國雕塑藝術史[J].寧夏人民出版社, 2000,11;333,334

      [6]胥建國.精神與情感——中西雕塑的文化內涵[J].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8

      [7]范海鵬.留住你,永恒的時空——訴說三維雕塑世界[J].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1

      [8]王少軍.認識雕塑[J].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

      [9]王其鈞.中國古代雕塑精品讀解[J].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8.4

      [10]許正龍.雕塑構造[J].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1

      [11]藺寶鋼,陳雪華.城市雕塑藝術的成型與制作[J].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8.1

      [12]美國自由女神雕像baike.baidu.com/view/7678.htm

      [13]朝鮮千里馬紀念碑baike.baidu.com/view/987363.htm

      篇(9)

      [1]李慧瓊.淺析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2).

      [2]鄧月秀.論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的重要性及措施[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3,(12).

      [3]朱玉紅,郭小葉.淺議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對工程質量的影響[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

      [4]徐建梅.淺析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的現狀與發展[J].城市建筑,2014,(6).

      [5]蔣方兵.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管理工作在施工中的重要性分析[J].四川水泥,2016,(1).

      [6]趙月明.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5,(9).

      [7]吳玉峰,張華峰,王文輝.淺析試驗檢測對公路工程質量的重要性

      [8].科技信息,2009(17).

      [9]王向陽.加強試驗檢測提高公路工程質量[J].科技創新導報,2008(51).

      公路工程論文參考文獻:

      [1]曹旭紅.公路工程施工試驗檢測有關問題研究[J].民營科技,2012(07)

      [2]王銘,陳金鏈.公路工程施工試驗檢測相關問題研究[J].中國水運(理論版),2013(05)

      [3]張曉偉.淺析公路工程管理的試驗檢測技術[J].中國科技財富,2013(08)

      [4]王向陽.加強試驗檢測提高公路工程質量[J].科技創新導報,2013(31)

      [5]尉翠蘭,汪河山,陳偉.公路工程管理的試驗檢測技術[J].中國水運(理論版),2013(06)

      [6]韋靈美.公路工程施工試驗檢測[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2(07)

      公路工程論文參考文獻:

      [1]韓娣靜.分析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的必要性及提高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水平的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5:252.

      [2]李偉,郭鵬,汪潁濤.淺析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的必要性及如何提高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水平[J].科技信息,2010,30:733.

      [3]任杰.探析提高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的管理水平[J].科技視界,2014,27:319.

      [4]李廣,尚二永.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要素及公路工程質量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3):4.

      [5]張守梅,隗元喜,石廣森.淺析現代公路建設的施工管理[J].城市建設與商業網點,2009(18):131-132.

      6]陳飛.芻議通過強化試驗檢測提高道路工程質量的措施[J].江西建材,2015,02:128.

      篇(10)

       

      城市地下管線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揮城市功能、確保社會經濟和城市建設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地下管線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城市給排水、燃氣、熱力、強電、弱電等地下管線,就像人體內的“血管”和“經絡”,為城市發展提供強有力地保障,被稱為城市的“生命線”。地下管線一旦損壞,就會危及城市的“生命”。論文格式。

      隨著我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挖斷管線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事例也時常發生,如:縣文化廣場在開發建設中幾次挖斷給水管,造成停水;白巖公園南路在挖路基與排水溝時把國防光纜挖斷,造成百萬元的損失;興田路改建項目在K0+660處設一臨時排水溝,開挖時碰到東南網的光纜,造成大面積電視失去信號,經過一天的搶修才恢復電視信號等等。因此,搞好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地下管線檔案是地下管線工程的重要組成,它真實反映了地下管線的空間位置及其屬性,是鋪設新的管線、改造舊的管線的依據,是保護好城市地下管線、避免挖斷管線事故、保障安全運行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料,是城市防災、抗災、應付突發事件的基礎資料。 為了減少、避免事故的再次發生,搞好地下管線檔案的管理已勢在必行。

      1.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1檔案管理意識淡薄,重視不夠

      1).在我國普遍存在著地下管線檔案收集不全,建設、施工單位“重建設、輕檔案” 的現象就更加突出。2).由于投資體制與管理體制上的原因,造成了地下管線在管理上各自為政的局面,沒有向城建檔案館報送地下管線檔案。3).地下管線檔案的利用意識淡薄。建設單位在工程設計時,很少到城建檔案館查找地下管線現狀資料,作為設計的依據。

      1.2地下管線檔案的管理尚未步入法制化軌道

      目前,城建檔案的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城市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等,一些省、市也先后制定“管理辦法”,為地下管線檔案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由于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的混亂局面由來已久,許多地方、部門沒有認真貫徹執行這些法規,依法管理檔案的意識不強、水平不高,使城建檔案管理工作在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方面大打折扣。

      1.3地下管線工程建設沒有真正納入城市建設集中統一管理

      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失控的首要原因,就是沒有將地下管線工程建設真正納入城市建設集中統一規劃管理的軌道上來,實行工程招投標制的項目不多,且大多數沒有簽訂《建設工程檔案建檔及報送服務合同書》,使城建檔案館不能獲得管線工程項目開、竣工時間、工程進度等信息,從而無法對管線工程的檔案工作進行跟蹤指導管理。有的建設單位只顧眼前的利益,缺乏全局觀念,管線工程未辦理規劃、施工許可證就進行施工,經常見一些道路被“開腸破肚”,挖了填,填了挖,又沒有及時形成有關的檔案材料。既影響市容整潔,又增加了城市安全的隱患。

      1.4地下管線檔案保管分散無法實現資源共享

      就我縣的城建檔案館來看,所收集到的地下管線檔案主要是本系統的部門在建設過程中形成的,而強電、弱電等部門所形成的管線檔案則基本上都由自己管理,檔案多頭保管的現象比較普遍,由于部門利益,地下管線產權單位各自為政,這種分散保管不能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遇事無檔可查。

      1.5檔案管理手段落后不能滿足工作需要

      首先是城市城建檔案部門辦公設備陳舊落后,無法提供高效的服務;其次是管理資金不足與專業性人才緊缺;再次動態管理滯后的問題仍然存在。

      2.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建議

      2.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強化城建檔案管理意識

      搞好地下管線檔案管理要解決認識問題,要在宣傳上狠下功夫,大力宣傳城建檔案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從而使各個部門自覺采取行動,重視和支持城建檔案工作。

      加強地下管線檔案編制和報送的質量意識,城建檔案部門在項目立項之初就應介入,全程跟蹤檔案資料的中間檢查、初驗、驗收過程,特別關注資料編制和報送的質量情況。主要看所編制的檔案資料是否及時、真實、準確和可靠。加強地下管線檔案的利用意識,做好地下管線檔案鑒定、編研工作。歸檔是手段,利用才是目的。

      2.2進一步建立健全法規制度,加大依法治檔力度

      由于當前地方法規不盡完善,沒有一套完整、系統的地下管線檔案管理法規體系,因此出現了有法不依,有法難依的局面。鑒于此,我縣應根據部、省管理辦法精神制定地下管線檔案管理辦法,同時各建設單位也應制定相應的地下管線管理制度、措施。使地下管線檔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設、施工單位也能做到職責明確,獎罰有據,從而保障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逐步邁入法制化軌道。論文格式。發揮法律手段的作用,依法治檔、依法興檔。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從根本上杜絕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現象,為實現地下管線檔案的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創造條件。

      2.3強化管理,理順檔案接收渠道

      在城市建設中規劃管理是龍頭,要徹底改變管線檔案管理不善的局面,首先就要從規劃管理做起。根據《城市規劃法》第三十二條之規定,城建檔案館可以在建設單位辦理規劃審批手續時與建設單位簽訂管線工程檔案移交責任書,明確建設單位檔案編報責任及違約責任,為工程竣工后能接收到齊全、完整的地下管線檔案提供了保障。《城市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第八條之規定,管線工程竣工驗收須有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參加。因此,檔案管理部門要主動介入驗收階段的工作,審查管線檔案是否符合驗收要求并及時提出整改、完善意見,建設單位在驗收前必須向城建檔案館提供齊全、完整的檔案材料,方可組織驗收。涉及地下管網的各行業、各部門要加大檔案資料交換和集中管理力度,加快城建檔案信息化建設步伐,把城建檔案館建設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數據庫和地下管線工程的查詢平臺,更好地實現信息資源社會共享。

      2.4開展地下管線普查工作,加強動態管理。

      地下管線普查普測,是一個城市為解決地下管線資源現狀問題開展的地下管線情況調查、管線探測、管線綜合圖編繪和資料匯集工作,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唯一手段。這是一項綜合性的城市管理工作,需要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城市在發展,管線必然要延伸,有的管線將被改造或廢棄,要加強動態管理,及時編制和報送完整、準確的竣工檔案。由于管線普查只是一種補救措施,它不可能一勞永逸。

      2.5采用現代化手段,加強地下管線檔案的管理

      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迅速發展,地下管線檔案數量隨之增加,傳統的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模式已經很難適應實際需要,要實現地下管線檔案的科學管理和有效利用,就迫切需要尋求一種方便、快捷的途徑——建立地下管線檔案數據信息共享機制。論文格式。

      篇(11)

       

      [前言]園林作為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繼承我國古代園林藝術風格與結合現代西洋藝術的基礎上,,人們越來越普遍的關注城市園林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是否采用生態宜居園林綠化植物物種。在進行科學的富有遼寧地域特點的設計和精心施工的基礎上獲得理想的生態宜居園林效果,是我們從事園林建設追求的根本目標。由于遼寧省處于半干旱地區,氣候復雜多變,園林植物的種類、特性等都存在著很大差別,加之滿漢文化的差異和設計理念的不同,不同城市的園林建設水平不盡相同。遼寧省處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常年平均溫度偏低,氣候半干旱、干旱及寒冷是其基本特征,適用于遼寧省園林綠化的植物種類相對偏少,同南方地區及黃河流域相比,缺乏植物物種資源優勢。論文大全。根據多年的實踐,分析了遼寧地區城市園林綠化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幾點看法。園林建設事業的發展要符合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

      一、城市園林建設難以解決的問題;

      1、園林植物種類不多,缺乏城市園林建設物種資源 ,植物生存依賴于一定的環境,從植物分布規律的角度看,北方植物種類相對較少,這與北方干旱、寒冷的氣候、海拔有關。長白山植物區系有高等植物1千余種,但是能適用于城市園林綠化的種類不過5百余種,缺乏適宜的常綠植物,大多數種仍處于野生或半野生狀態,很難人工栽培成苗木。低緯度的園林植物在遼寧省栽培都很難適應寒冷的冬季,也適應不了春季較長時間的干旱,引種成功的很少,即便能夠成活,通常也改變了原有的生長特性。城市的園林植物種類少,構成的園林景觀顯得色彩單調,宏觀效果難以達到城市園林設計的高層次需求。以往規劃設計理念不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景觀大同小異內涵不豐富,缺少大型綠地建設。沈陽作為一座中心城市,首先應做好城市建設與發展的總體規劃,在總體規劃的框架內精心設計好每項城市園林工程。雖然受城市建設歷史、經濟發展水平、城市建設理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沈陽老工業基地城市建設正在突破“改造發展型”舊模式。園林綠化規劃設計及施工正擺脫低水平狀態,景觀單調、呆板,觀賞價值不高的狀況已經成為過去;城市的園林綠化面積已經達到城市總面積的60%以上,沈陽市城市的環境質量率先達到了“國家森林城市”及“園林城市”標準,即城市廣場建設要突出以植物造景為主,綠地率達到60%以上,植物配置要喬灌草相結合,建筑小品、城市雕塑要突出城市特色,與周圍環境協調美觀,充分展示城市歷史文化風貌;當然規劃與設計功不可末。

      2、苗木培植質量難以保障

      苗木規格主要體現在胸徑、枝下高、株高、冠幅、分枝數、土球直徑、苗齡(樹齡)等幾個特定指標上。因此,各工程使用的苗木規格不盡相同,綠化效果亦有很大差別。合理的苗木規格在施工結束后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所選用的苗木規格較小,成活率雖然高,但短時期內顯現不出突出的綠化效果。國家重點投資的綠化項目或住宅小區綠化項目,使用的苗木規格較大,綠化效果顯著,但養護管理跟不上則死亡率較高,不得不大量補植,剩余樹木生長勢弱,易感染病蟲害,達不到理想的綠化效果,造成了資金和園林資源的浪費。近幾年來,大樹移栽這種高難的特殊種植技術,過去用于名木古樹或具有一定價值的園林大樹因城市道路拓寬、綠地重新規劃的保護性移栽,隨著如今在初始的綠化工程建設中就使用十幾厘米的大樹。樹齡大其發生新根的能力較弱,新根系不易形成,吸收功能減弱,蒸騰大于吸收,樹木體內水分易失衡,成活率降低, 隨著園林科技的進步,在重點綠化工程還是可以應用大樹移栽技術的。論文大全。但是采用在林區采挖的方法獲得大樹是不可取的。根據經驗交流移植樹木的直徑控制十厘米以下還是可行的。沈陽市園林綠化大樹移栽現象十分普遍,移植樹木的直徑達十幾厘米,隨著園林科技的發展,養護水平的提高,移植樹木的直徑的增加, 短時期內顯現出明顯的綠化效果。2009年5月7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沈陽市為“國家森林城市”及“園林城市”。城市園林綠化大樹科學移栽,精心養護是主要因素。近幾年試點栽種的大喬木類的法桐、國槐、白蠟、千頭椿、速生柳、垂柳、金絲柳、鏝頭柳、欒樹、五角楓、速生楊、107楊、毛白楊、刺槐、香花槐、紅花槐、江南槐、榆樹、合歡、龍爪槐、黃金槐、柏樹、梧桐、復葉棫、龍柳龍桑、火炬、臭椿、桑樹、山楂、山桃、山杏、李子、泡桐、紫穗槐、七葉樹、紅葉椿、云杉、雪松、白皮松、樟子松、油松等品種經過十幾年篩選已經選中一批適合沈陽地區的樹種。沈陽市園林苗圃的數量較少,苗木生產儲備不足,每到園林工程施工的黃金季節,施工單位到處購苗,導致苗源較雜,良莠不齊,苗木質量得不到保證,造成有些苗木的適應性不強,降低了成活率;尤其要注意的是病蟲害檢疫失控,檢疫的覆蓋面減少,針對性檢疫力度不夠,致使病蟲害蔓延流行。建立長期苗木生產及供給基地勢在必行。

      3、種植條件與養護質量

      城市園林植物是在城市生態條件下由人工種植的植物群落,而城市土壤多是被破壞了原生結構的回填土壤,固體建筑垃圾充斥其中,比森林植被土壤條件相差甚遠。城區內新建住宅小區建設過程中, 固體建筑垃圾被當作回填土壤回填在建筑物周圍,深度達數米,根本沒有園林植物生存的條件, 施工單位不得已只得換土,但是只能換表層土壤,不解決根本問題。多數施工單位在種植環節上不規范,種植坑穴尺寸不足,不換土及基本不施底肥,建筑垃圾清理得不徹底;種植時苗木根系沒有舒展開,窩根現象普遍存在,澆水量不夠或不及時,致使成活率降低。另一方面,工程責任期結束后的常年養護管理不到位,持久天旱時不及時澆水;病蟲害預防工作做得不細致,由于樹木生長勢弱,極易感染病蟲害。對感病株與發病枝沒有進行及時清除,既影響了綠化效果,又形成了新的病菌傳染源。

      二、城市園林建設問題解決的辦法

      立足本地鄉土資源,積極慎重引進域外種,促進園林植物多樣性;沈陽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決定了園林植物資源相對缺乏的客觀事實,我們應遵循植物分布規律和植物適應性規律,選擇園林植物的種類,促進城市園林植物的多樣性,為景觀設計提供物質基礎。立足本地鄉土資源選擇園林植物。論文大全。積極慎重引進域外種源,科學利用外地資源。引種是豐富當地植物種類最直接的途徑和手段。沈陽市引種首先要考慮寒冷、干旱這兩個生態因素;其次,應采取逐步有效的人工馴化措施。從距引種地最近的種源區選擇引進苗木,或采取逐步遷移引種的方法,或適當采用防寒措施,以提高引進材料的抗寒性和適應性。例如,銀杏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在沈陽以北不宜栽培,要將其避開風口、種植在建筑物南側即可安全越冬;科學分析引進苗木的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采取的措施得當,有些黃河流域植物還是可以在沈陽落戶的。規劃設計理念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資源雖然有限,但設計空間布局、景物搭配、構圖造型、視覺效果等還是千百萬化的,即用不同的材料,在有限的空間里把山水、花木、建筑融為一體,把自然美、人工美、藝術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我們的設計人員應善于發掘沈陽的地域特色,提高設計水平,多出精品,豐富景觀藝術效果。植物景觀的配置設計應根據綠化材料的特性、綠化場地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具體來說可以列植、群植、孤植,空間結構要合理利用,使喬、灌、花、草搭配錯落有致,給人一種自然群落的視覺。

      統一苗木規格,控制來源,嚴格檢疫;苗木規格直接影響著園林綠化效果,達不到或超過標準的苗木應禁止用于園林綠化。尤其是喬木樹種更應作出硬性規定,超大徑級的大樹移栽嚴格控制,以免浪費資源。筆者認為,大樹定植時的胸高直徑以5~8cm為宜,一般不能超過10 cm。這樣規格定植的材料新根發生較快,緩苗時間短,緩苗后長勢強勁。嚴格控制苗木來源,確實需要從外地調運苗木,則應從生態條件相近的產地調運,凡是調運的苗木均應進行現場檢疫,發現病蟲害時不能調運,帶病蟲害的苗木則應就地銷毀。

      規范種植,精心管護;“三分栽、七分管”,要按技術規范進行種植施工,植苗穴必須符合規格,要精心栽植,不得窩根;若土壤中有較多的建筑垃圾,則必須進行客土;若栽植的材料對立地條件要求苛刻,喜水肥,或土壤十分瘠薄,則應施入適量的有機肥作基肥;無論栽植的是大樹還是小苗,都必須澆足水,如果天旱少雨,則應經常化反復澆水,以確保成活。工程責任期結束后的管護工作要注意的問題,一是旱天的補水,持續干旱應加大補水量和補水次數,二是病蟲害的防治,應加強防控,特別是檢疫的對象,一但發現應即刻就地銷毀,防止其蔓延。此外,要及時清除園林的枯枝及病死株。

      近幾年,隨著城市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區的范圍也在加大。必須做好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綠地的面積應服從規劃設計。應重點解決以下問題,在城市的主干道建設街路樞紐綠地廣場,少建設硬鋪裝廣場,合理布局公園,以方便人們休閑游玩,在大型公園里,建設一定面積的森林植物群落結構的森林景觀,將森林的氣息和元素融入城市。在城市的近郊應建立環城綠色屏障,沈陽市已經建成的環城綠化帶及西北部地區以l28公里長、l公里寬的康平縣遼蒙邊界防護林阻沙帶為主體,延伸至法庫、新民以及遼中縣的沈阜、沈錦邊界,建設了300公里長的沈北第一道生態屏障。

      [結術語]我們要用持續發展全新的理念,來建設我們共同的城市。城市園林雖然只是城市建設的一部分,但他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物質也代替不了的,城市園林事業同樣要跟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精心規劃、設計、建設好生態文明,社會和諧的城市;必須解決城市園林建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和借鑒先進的園林管理方法,將沈陽建設成美麗的大花園、把沈陽融入浩瀚的大森林之中,真正實現生態宜居園林城市。

      [參考文獻]

      [1] 《城市綠化條例》

      [2]《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国自产偷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香蕉|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欧美国产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影视网欧洲精品|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2024国产精品极品色在线| 免费视频成人国产精品网站|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高清观看|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91在线视频精品| 1024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嫩草影院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国内片6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