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閱讀課程建設規劃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一、遙感課實施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1.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
隨著中國加入WTO,加速走向國際化、現代化的進程,我們與外界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密切,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英語,便成為人們交流的工具和載體。精通漢語和漢語文化,又通曉外語和外國文化的雙語人才,必將成為中國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開拓者。
2.技術人才培養的需要
遙感課程實行雙語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改變傳統的單純以漢語為載體的教學方式,將英語的口語講授和漢語的補充解釋運用在教學過程中,相互補充滲透,形成以英語講授為主、漢語解釋為輔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全面提高學生外語的專業應用能力和綜合索質,而且能夠適應國際、國內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3.課程教學改革的需要
我國高校都開設有公共英語教學課程,并且對其重視程度也相當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很高。但是對許多學生學習英語來講,只是為了獲得英語水平證書,增加就業砝碼,忽略了英語學習的真正目的,即學以致用。長期以來,高校專業課程幾乎都是母語授課,專業課程的教學和學生外語素養的提高相分離。隨著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許多英文版的教材、實用軟件已經步入大學校園,尤其是像遙感課程,很多書籍、軟件、國外的最新研究成果都是英文,學生的英語不好往往影響其學習及工作效率。開展雙語教學可以很好地解決使用英語的問題,使學生將專業知識的掌握和外語素養的提高融為一體,重視學生使用外語工具應用專業知識進行交流的能力的培養,遙感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遙感課雙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適應國際、國內形勢,我校也積極鼓勵開展雙語教學。筆者于2006年承擔城市遙感課程雙語教學任務。結合自己
雙語教學的體會,提出目前高校開展雙語教學的一些問題。
1.教學目標模糊不清
根據調查,到目前為止,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學管理人員、甚至是教師,認為雙語教學不過是多教會學生幾個英文單詞和專業術語,外加一些翻譯方法,使學生能夠把英文文獻譯成漢語,然后理解,就萬事大吉了。簡而言之,雙語課似乎只是內容稍微專業一點的英語閱讀課而已。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必然會帶來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失誤,最終導致雙語教學的實際效果背離我們的初衷。
2.缺乏具有雙語教學能力的師資
雙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以兩種語言作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向學生傳道授業,讓學生能兼用兩種語言掌握遙感學科概念、理論和方法,并能進行思維和表達。目前一些高校,尤其是非重點院校的一些雙語教學只是使用了外文教材而已,講授、板書、作業、考試等全都使用中文;或者在實施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列舉一些專業英語詞匯,將主要內容以標題的形式用英文列出,這種形式的雙語教學可以視為雙語教學的預備階段。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合格的雙語教師。
3.學生外語水平良莠不齊
在大學里,雙語教學是建立在基礎英語教學和學科專業英語教學之上的,學生的英語水平是決定雙語教學成敗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學生英語功底不同,教師無法按照標準的雙語授課模式進行。同時,原版教材固有的專業術語多、信息量大等特點要求學生課外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來消化,這對英語水平不高或有惰性的學生而言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4.缺乏合適的雙語教學教材
雙語教學必須使用英文原版的教材,沒有原版教材,雙語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就目前而言,國內出版的原版教材相對比較缺乏且價格偏高,可選擇的種類也有限,且在內容上還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同時有些原版遙感教材的專業術語多、信息量大,學生對首次雙語課程就使用原版教材會產生畏懼心理,影響雙語教學的正常開展。
三、促進遙感課雙語教學改革的措施
1.鼓勵雙語教學的政策措施
雙語教學對任課教師是一個挑戰,教師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研究教材,編寫教輔材料。這些工作對于沒有留學背景的教師困難可能會更大。同樣的課程,雙語教學需要教師付出數倍的時間與精力,如用同樣的時間充實研究寫論文或出版專著可能更容易出成果,而很少有學校把雙語教學和職稱評定掛鉤,于是有些教師即使具備雙語教學能力也不愿付出精力嘗試。因此,高校必須采取措施出臺導向性政策扶持雙語教學,為從事雙語教學的教師積極創造條件。如定期或不定期派遣任課教師進修或出國培訓相關課程;重視雙語課的課程建設,把雙語教學作為教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采用英文教材、英語或雙語授課教師給予資料費及工作量補貼。同時,將雙語課程建設納入學校精品課程建設規劃,為各院系教師在課程建設中所取得的教學研究成果、教材建設成果計入工作量。在學校加強雙語教學政策的激勵下,高校教師進行雙語教學的積極性將會不斷提高。
2.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師資問題是決定雙語教學成敗的主要環節。雙語教學對任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英語水平要求很高。學校一方面要采取措施鼓勵具備這兩方面能力的留學歸國教師或高學歷教師積極開展雙語教學;另一方面,應該有計劃地培養一批雙語教學教師。要加大對課程教師的培養力度,鼓勵和支持教師通過參加遙感國際學術會議、出國進修等全方位提高課程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不定期組織課程教研活動,就課程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進行研討,組織課程教學公開課,相互聽課取長補短。同時鼓勵教師加強與國內外遙感科研機構和學術團體合作,積極申報參與教學科研項目,進而提高課程教學和學術影響。有條件的話邀請國外教師(專家)來校承擔遙感課程的短期授課或邀請相關專家來校訪問并做與課程方向相關的報告。另一方面,還應制定扶持政策,使教師能夠專注于雙語教學,刻苦鉆研業務,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雙語教學網絡平臺的建設
網絡新技術的發展有助于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在數字化校園中的網絡教學平臺上,遙感課程的教學資料,學生通過網絡共享教學資源,可以更好地進行主動學習和課后復習。利用網絡教學努力實現同步教學、異步教學、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等多種模式。通過網絡平臺交流教學課件,并通過該平臺進行輔導答疑、提交/批改作業、模擬考試等。
4.雙語教學教材資源的建設
毫無疑問雙語教學應盡量采用最新的原版教材。原版教材語言地道,能提供最新科技動態,啟發性強,信息量大。在選擇原版教材時不僅要重視知識的準確性,先進性,還要注重語言的適宜性,使學生在接受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比較容易地突破語言難關。有些遙感原版教材在內容的編排上不一定適合我國讀者,教師在實施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對原版教材做些增刪,盡可能做到“本地化”。由于原版教材一般價格昂貴,同時并不是所有課程都有相應的原版教材可供利用,因此組織具備較高專業水平和英語水平的教師在參考相關教材的基礎上編寫適宜的講義也未嘗不可。
參考文獻
[1]郭夢秋.高校雙語教學的教師培訓策略.中國成人教育,2007(3).
[2]張同利.加強高校雙語教學的探討.中國高教研究,2007(5).
[3]郭聰叢等.淺談“地理信息系統”課程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科技信息,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