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探究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作為一名會計教師,如何演繹“精彩課堂”的好戲,唱好每節45分鐘的“獨角戲”,把自己的所學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茁壯的成長顯得尤為重要。本人對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進行了思考,希望能夠為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提供參考。
一、建立體系,規范教學
根據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職業生涯發展,建立一體化的課程體系,在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法,建成具有普適性、可拓展的標志性教學資源庫,帶動會計專業“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和行動導向教學方法的改革。同時,理論要聯系實際,學校要和企業合作,學生要下企業實習,把所學內容運用到實踐中去。從而形成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及自主成長的整體解決方案,整體提升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
二、緊貼實際,創新理念
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進行理實結合,規范操作,體現技能;在教學中要以教師為中心的“教中學”,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中做”,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的“做中學”,建立教學做測系統。要依托合作企業,充分利用資源庫開展在職培訓和學習。同時,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課、證、崗”三者相互融通、進階式的安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明晰思路,規范教學
教師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統籌安排,一環扣一環。比如:教學準備—復習提問—新課講授—課堂反饋—課堂小結—布置作業—板書設計—課后拓展—教學反思。教學策略如下:
1.設計思路每單元設計兩條主線:一條是教師引領,另一條是學生交流討論。在授課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主動發展能力,充分展現現代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位”價值取向,從而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在教學中,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通過學與做,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教學目標。
2.教法設計(1)課程準備階段:在班級群里放一些視頻,采用信息化教學方法,體現翻轉課堂理念。(2)導入:創設情境法、案例分析法。(3)教學重難點: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因材施教法等。(4)課程結束后:建設一個平臺,創建教師空間,在教師空間里播放教師錄制的微課,要求學生在上課時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時鼓勵學生課后進行實戰演練。
3.學法設計在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自我探究、小組合作等方法,實現教學目標。
4.資源整合有效的教學,離不開資源的整合。其實我覺得課程資源應該以教材為核心,著重體現知識性與實踐性。我在充分利用教學資料的同時,發動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補充和整合。(1)通過點播教學課件和教學錄像鞏固所學的知識,通過瀏覽學習資源庫拓展所學知識的廣度,通過網上測試檢查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2)建立班級QQ群,用于討論,解決學生在預習和完成練習時中遇到的問題。(3)課后利用教師平臺讓學生學習教師網站上的微課,在線模擬系統。從而加深知識的掌握。
四、教好會計,要有被喜歡的元素
會計受到社會重視與學生喜歡會計,這不是一回事。如何讓同學們真正喜歡上自己的課,必須有“被喜歡”的元素,才能學生靈感,調動學生心靈的音符。一塵不變的板書、“填鴨式”的教育很難吸引力21世紀的學生一代,因此要經常性的采用觀看企業會計實操短片、學生實訓模擬,這樣學生才會沉浸在會計世界里,享受著學會計的快樂。“實踐體驗、互動交流、人文滲透”,激發了學生學會計的興趣。比如在會計基礎教學中,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式展開教學。首先用一個案例,表達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經濟事件,讓大家思考經濟生活中的事件如何用文字和數字表示,其次利用圖表方式,向學生展開知識結構,效果直觀,易于學生掌握;最后要運用大量例題總結,再次闡述本節重點。